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2.
王培珊  周雄铭  程朔 《台声》2013,(7):35-37
六月盛夏,繁花似锦。由全国台联作为指导单位,福建省台办、福建省台联等7家单位共同主办的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暨海峡两岸名家书画交流展,在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副主任、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福建省台联党组书记、台办副主任蔡尔申,以及台湾海西区同乡联谊总会理事长陈士章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海峡两岸的闽台同名村乡亲代表、海峡两岸书画界人士等各界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09,(9):1-1
“社会服务”对大多数民政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因为如此,什么叫“社会服务”。它与“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保障”是什么关系等问题,才成了前不久在东莞召开的“粤港社会服务交流与研讨会”的热门话题。此次东莞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社会服务”引入中国大陆,助推它今后在神州大地星火燎原。  相似文献   

4.
在经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自中国哲学学科建立时起就形成了中国哲学需于经学中求的传统思维定势,并且大多数研究者认同并采用了这种观点。这种定位是奠基在上世纪初对“什么是哲学”和“什么是中国哲学”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西方的学科分类标准对其亦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对“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合法性”等问题的深入反思和对经学地位的重新认识,先前的这种定位需要加以认真思考和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5.
沙蓬 《台声》2000,(6):6-7
时间 :2000年4月27日地点 :深圳蛇口南海酒店问 :大陆对陈水扁提出的政策是“听其言 ,观其行” ,陈水扁已当选一个多月 ,大陆对他一个月来的言行有什么评价 ?大陆对陈水扁的观察期是以“5·20”为止 ,如果是 ,之后会有什么动作 ?如果不是 ,观察期要有多长 ?答 :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讲了很多和缓的字眼 ,如“和平”、“善意”、“和谐” ,但是 ,如果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承认一个中国 ,那我们看来结果就不是和平 ,而是灾难 ;不是和谐 ,而是冲突 ;不是善意 ,而是敌意。1949年以来 ,两岸之间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是有共识的 ;1…  相似文献   

6.
微博上有些什么人呢?有只看不说话的人。王小波所谓“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是旁观者,是围观者,围观推动社会,围观改变中国,其实说的就是这部分人,而不是像我这种整天在微博上喋喋不休的人。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3)
<正>6月12日至16日,第七届海峡论坛"同名(同宗)村·心连心"系列活动先后在厦门、漳州、泉州举行。来自基隆大岞村、台北青山里、台北许厝、新北板桥区、桃园同安里、台南红厝里、台南锦湖里、高雄茄萣区、花莲吉安乡等地的100多位台湾"同名(同宗)村"代表跨海而来,与相对应的大陆"同名(同宗)村"乡亲  相似文献   

8.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关系久悬未定,两岸政治性谈判久拖未启,两岸事务性商谈久停未复,两岸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忧心重重。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台湾当局的说法一变再变,但总是把责任推给大陆方面,先说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是民主制度之争”,后说大陆方面缺乏善意,再后说大陆方面的军事演习等行动恶化了两岸关系气氛,唯独没有从自身搞分裂、搞“台独”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9.
益多 《统一论坛》2012,(6):47-47
11月5日,十四世达赖在日本横滨举行记者会,公然将中国钓鱼岛称作“尖阁列岛”,诬称“中国大陆反日情势高涨”,原因在于“大陆实施反日的极端教育”,“中国大陆社会封闭,加上缺乏资讯,中国许多人仍然将日本人同军国主义连在一起。这也导致在日本将尖阁列岛部分岛屿国有化后,中国的反日情绪爆发”。  相似文献   

10.
许大律师     
刘聪玲 《台声》2011,(9):55-55
“聪玲,我来北京啦。”接到台湾许文彬大律师的电话,一点都不奇怪,他来大陆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我们在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什么时候来台北啊?”这时候,他一定是跟大陆记者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台湾开办大陆快速汇款服务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6月1日起开办“大陆快速汇款服务”,汇款可在四至七天之内送达大陆受款人,并可随到随领人民币。“中信商银”表示,该行新推出的“大陆快汇专案”,将以电汇美金方式处理,但限定以人民币交付,也就是说受款人收到的...  相似文献   

12.
修瑭 《台声》2008,(12):73-76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月初访台期间,到台北之外参访的唯一地点,就是新竹。就像11月4日“陈江会”上陈会长一句“这什么牌子?”让摆在谈判桌的那种矿泉水的生产厂家股票大涨一样,由于他的到访,新竹在大陆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让大陆居民游新竹的兴趣大增。于是,认识新竹,便成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前要做的“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重塑新加坡     
做了多年“亚洲小龙”,仍然在群雄并起的亚洲新势力版图一步不输,不由让人对新加坡赞一句:强!一个在新加坡生活了5年的中国人,在博客上点评新加坡的生活说:“上天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如果这种生活不能称作美好的话,那我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美好了。”  相似文献   

14.
资讯摘登     
《八桂侨刊》2005,(4):79-80
中国大陆移民美国人数超过港台,大陆移民在美获绿卡人数远超港台,大陆新移民冲击美国华埠,中国大陆移民连续七年居加拿大移民之首,日本“硅谷”的中国人学者众多,中国着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应对汉语热  相似文献   

15.
何标 《台声》2014,(1):41-41
在京台北学者陈君与访问大陆学者林君,常相切磋论道,一日,谈及“中国威胁论”,对话如下:奥巴马口吐真言 陈君:西方报刊上“中国威胁论”屡见不鲜。其实中国大陆一向韬光养晦,埋头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物质第一性的时代杨平(北京青年报新闻部主任、特约撰稿人)近日往泰国,在泰国湄楠河边一酒吧饮酒,侍女前来问询:“请问先生何来?”答曰:“从中国来!”侍女问:“香港?”“NO!”“台弯?”“NO!”“新加坡?”“NO!”笔者接着回答:“从北京来!”侍女又问:“北京在什么地方?”笔者哑然,无言以对。若以此事反观目前港、台歌星,港、台文化在大陆的流行,便不觉心中多么不平。因为既然一个泰国的普通吧女不知道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伟大首都北京何在无法受到谴责,那么泰国吧女知道的杏港、台港在时下的北京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便也同样无法谴责。物质是第一性的。唯物论老一直这么说,尽管以往的年代我们总是强调精神、主体、能动性。今天,终于到了“物质第一性”的年代。于是我们看到,如洪水猛兽般的“经商潮”、“拜金潮”席卷而来,而引领着这股潮流最前端的,则是日子过得比我们大陆人好的香港、台湾的各种流行物──从生猛海鲜,到亮丽新款;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到成龙、刘德华、郑少秋。而主张“物质第一性”的人,也终于沉不住气,起而疾呼新的精神文明。然而,问题并不在于港、台文化如洪水猛兽,也不在于尚不富裕的大陆人兜里缺钱无法与港、台文化相抗衡,而在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3,(4):74-74
初到台湾的人,看到菜单上赫然写着“大陆妹”的字样,大都觉得诧异。其实,“大陆妹”就是大陆饭桌上常见的生菜,“大陆妹”的菜名何来?解释不一。一说,“大陆妹”从大陆引进便宜又好吃,跟当时大多数大陆新娘一样,花很少钱娶来却吃苦耐劳、如今,“大陆妹”对台湾人来说,纯粹只是一道菜名.但它多少也道出了早年嫁到台湾、曾经也被称作“大陆妹”的大陆新娘们的境况。  相似文献   

18.
高雅的淮海路有着国际性的前沿时尚文化,是上海城市的名片。它的魅力来自百年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底蕴。 淮海中路作为上海国际时尚商务商业街,是世界品牌的集聚地。不少世界品牌把进人中国大陆第一站选择在准海中路。瑞典的H&M、西班牙的ZARA,作为国际时尚极具人气的品牌,不久前在淮海中路都亮出了“海恩斯莫里斯”、“飒拉”的中英文对照规范店招副牌,这也是这些品牌在中国大陆第一次亮出中文“身份证”。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中国”这个概念自70年代以来,在海外已发展多年了,在台湾学术界也颇为流行。台湾学术界曾就此举行过专门的研讨,也有刊物和出版社出版过有关的专门著作。然而,大陆学术界对此似乎没有什么反响。笔者认为对“文化中国”作出积极的回应,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文化中国”与“一国两制”具有共同点“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文化中国”和这一方针具有相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中国”从文化理念上突出了一个中国,即中国统一的原则。现在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1,(1):35-37
邓小平理论是什么?社会主义是什么?党的领导是什么? 对于朴实的杨箕村村民来说,他们的“好姐”——村总支书记张建好带领大家走出的致富路,就是答案! 张建好,24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她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把一个昔日集体存款只有150元的贫困村建设成年人均收入近4万元赫赫有名的广东第一个“亿元村”,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想在杨箕村的崛起中变为现实! 张建好,这个“亿元村”的领头人,以共产党人的胆识、气魄和无私奉献,在人们心中扬起了一面永不褪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