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申请手续、旁听公民资格、旁听会议范围、旁听公民人数及旁听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等都作了具体的修  相似文献   

2.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简称公民旁听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期间,无法定参与义务的公民凭有效证件,通过自愿申请、组织者邀请等方式,经批准后,参与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各地人大常委会就此做了不少探索,公民旁听就是人大工作向社会公开、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人大制度建设新举措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即新一届人大开展工作一年来 ,公民旁听、设立助理、就职宣誓和代表辞职四项制度的启动 ,给人大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掀起人大的“盖头”来2 0 0 3年 ,公民旁听在北京、河北等 2 0多个省级人大会议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中推开 ,市、县级人大的公民旁听也越来越普遍。有人把公民旁听誉为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亮点”。缕缕阳光洒向高悬国徽的会议室 ,“红盖头”被缓缓掀起 ,人大会议日趋“透明”和公开。1985年 8月 ,公民旁听始于山东潍坊市 ;1998年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规定全体会议设置旁…  相似文献   

4.
张涛 《人大研究》2003,(6):20-21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 ,是近年来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行的一项完善会议制度的新举措。它对于进一步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 ,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监督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 ,扩大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 ,在旁听对象、旁听范围、旁听的发言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存在差异。本文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旁听人员的范围从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来看 ,旁听人员范…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的几个具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了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了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了公民的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了人大常委会的会议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对象的确定、旁听会议的范围、旁听人员的发言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关于旁听对象的确定问题各地确定旁听对象的范围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第二种是年满…  相似文献   

6.
《人大研究》2011,(5):38-39
公民旁听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完善人大会议制度的有效举措。对于进一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代表同群众的关系,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增强公民参政议政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旁听公民能否拥有发言权,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7.
邵建斌 《人大研究》2002,(10):46-46
据法制日报报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为了拓宽民主渠道 ,于 2 0 0 0年 4月出台了《公民旁听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实施办法》 ,允许公民凭个人身份证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申请参加旁听常委会会议。然而 ,出人意料的是 ,旁听制度在镇海区实行一年多来 ,至今的 6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只有 2人申请参加旁听。而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 ,是改进和完善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确…  相似文献   

8.
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按照街道推荐与公民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在日前召开的河东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安排了部分公民旁听。来自中山门、大直沽、富民路、大王庄、唐家口、春华街道的6名公民旁听了这次会议全过程。会后,旁听人员畅谈了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邀请公民旁听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一种有益探索和有效形式。1985年8月,山东潍坊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这是公民旁听活动在地方人大的最早实践。  相似文献   

10.
西山区人大常委会试行公民旁听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始于2002年8月。通过组织公民旁听,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高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反映良好。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拓宽地方人大民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强化人民群众监督职能;有利于动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1.
各地动态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规定普通公民可申请旁听常委会会议2007年起,湖北省公民可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这是日前出台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作出的规定。办法规定,凡符合选民条件的湖北省公民都有资格报名参加旁听,每次会议旁听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范围为常委会会议的全体会议。公民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需持  相似文献   

12.
晨钟 《中国人大》2008,(24):25-26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吉林省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但进一步规范,始自2008年9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3.
蕴洁 《天津人大》2006,(12):43-43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11月6日举行,会议审议《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上两条例正是我所关心的,于是我电话申请报名旁听。每次会议安排15名公民旁听,我是第12个报名者。秘书处当即通知我是此次会议的旁听公民,并通知了旁听的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24日,河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由于首次允许公民旁听而显得特别引入瞩目。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河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更是吸引了旁听公民的目光。因为这一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直接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因为它早在一个多月前就上网、登报征求意见而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15.
退休干部段金殿告诉笔者:郏县人大常委会实行的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很好!老百姓也能走进人大会堂,感受人大常委会会议究竟是咋进行的?听人民的代言人替俺们说些啥?一些群众听了俺的介绍很受鼓舞,希望今后也能有机会旁听几次这样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1,(5):46-47
公民旁听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会议制度的创新之举,目的在于推进人大议事决策的公开透明,在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宽公民知情知政渠道。而旁听公民在会上有没有发言权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地方人大在公民旁听办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旁听会议时无发言权",但有人认为,既然允许公民旁听,就应让他们在会上直接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以便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采纳,改进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吉林省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而为进一步规范这一项工作,9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公民旁听提供了新的法律平台。早在2000年5月26日,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试行)》。实施8年来,对于激发全省广大公民的政治热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人大意识,  相似文献   

18.
各地动态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邀请公民旁听5月31日,包括退休干部、高校师生、企业职工、法律界人士等在内的20位普通公民,应邀旁听了湖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成立27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公民旁听制度是发展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一项具体实践。但对已经实施公民旁听制度的地方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公民自愿报名申请旁听的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各地人大常委会最初开展公民旁听时.公民积极性较高.但往往一阵新鲜过后,逐渐冷淡下来.甚至出现无人报名的现象。为了防止旁听席“冷场”.各地人大常委会依靠商请有关单位推荐人员充数。  相似文献   

20.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旁听条件的不恰当限制影响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公民旁听时应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是旁听名额少。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办法中规定:凡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享有旁听会议的权利(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同时又对每次旁听的名额加以限制,规定每次只允许有限的少量公民旁听,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公民旁听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