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当前刑事申诉工作中存在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单位的申诉资格,申诉案件管辖,申诉案件的抗诉程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民事申诉案件中的检察和解,不仅是检察机关开展多元化监督方式的组成部分,更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兴的重要手段,检察和解是通过实践完善了的理论,在实践中还存在理论上的不足,认识上的不统一,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其进行了阐述,力求对实践应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刑事申诉检察反向审视工作有利于增强法律监督效能、规范司法行为和申诉问题的源头治理,最高检早在2014年就提出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中开展反向审视的工作要求。实践中,反向审视工作本身存在程序不规范、开展工作不到位、效果不突出等问题,特别是反向审视工作制度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应该从明确反向审视对象、内容、开展方式、结果运用、确定具体部门等角度细化反向审视工作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石勇 《政治与法律》2007,(2):188-191
检察决定是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对诉讼程序和少数实体问题作出的判定、决断;检察决定要具备可申诉性,需要符合终结性、实体性、书面性三个条件;可申诉的检察决定应包括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和其他刑事处理决定三种;不应将“不批准逮捕决定”列入可申诉的检察决定范围。  相似文献   

5.
申诉服刑人员的减刑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未作出明确的规定,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对申诉服刑人员的减刑问题较难把握。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申诉服刑人员的减刑的正确处理及进行检察监督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强化监狱检察对罪犯申诉权的保障功能,是在深化监狱巡回检察背景下,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维护罪犯合法权益的题中之义,也是发现和纠正冤错案件的重要途径。目前,监狱检察在罪犯申诉权的保障方面还存在对申诉处置简单、观念落后、申诉法制教育和情绪疏导不到位等不足。可通过加强罪犯申诉维权法治教育、完善申诉专项巡回检察制度、建立罪犯申诉大数据分析库、健全获得律师帮助等方式,以能动履职完善监狱检察对罪犯申诉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陈立 《法制与社会》2010,(17):137-138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诉保证金制度的确立将使民行检察工作回归理性有序的轨道。该制度的确立不但有坚实的法理基础,而且有法律依据。该制度的确立对民行检察工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此简要构建了该制度的大致框架。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9.
对于存在较大争议、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刑事申诉案件,申诉人无法定理由或合理原因对检察听证不支持、不配合的,检察机关也应该依法举行听证,主动让刑事申诉案件的办理过程接受社会监督,以回应社会关切,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有效减少涉诉信访。刑事申诉案件检察听证主动启动应选取存在较大争议、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尽最大努力争取申诉人的支持和配合,并更加注重强化听证程序的规范操作,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汪闻锋 《法制与社会》2010,(35):291-291,302
传统相邻关系纠纷日益复杂化,造成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提出申诉的案件也逐年增多。本文是对某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近三年来办理农村相邻关系纠纷申诉案件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学武 《法律科学》2008,26(2):97-103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是以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由检察机关作为(权利主体抽象、或者说缺位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利益的代表,参与民事诉讼,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与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12.
谢小剑 《法学论坛》2005,20(2):117-123
公诉审查程序以防止无根据的追诉和审判,防止国家公诉权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为要.但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犯罪嫌疑人获得迅速审判的权利.因此各国都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省略公诉审查程序.目前我国任何案件进入审判程序都必须经过审查起诉程序.因此,应当规定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的案件,如果证据确实充分且犯罪嫌疑人同意简化公诉审查程序的,经检察机关同意,可以省略审查起诉程序.  相似文献   

13.
冯军  韩文成 《河北法学》2003,21(4):19-23
在刑事诉讼中,我国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是一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刑事诉讼理论一直认为这种关系模式对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有着积极的 保障作用。但是,从这种模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运作效果来看,尚有许多不足和缺陷。有 学者主张建构一体化的检警关系,但是也有学者予以反对。我国目前的司法资源决定了一体化 只能作为检警关系改革的远期目标,而近期应当在坚持原有模式的前提下谋求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刘根菊  唐海娟 《现代法学》2003,25(2):102-106
本文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采用的两种起诉证据标准 ,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立法意图及主要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分析比较其共同点及区别 ,得出了起诉证据标准与诉讼模式及各国法律文化历史传统紧密相关 ,并由其决定 ,但应该低于有罪判决的证据标准这一结论。鉴于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不同诉讼模式之间相互融合、吸收 ,取长补短这一趋势 ,两种起诉证据标准之间的界线也日渐模糊 ,呈现出融合的趋势。通过考察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证据标准的现状 ,分析其利弊 ,认为必须重构我国的起诉证据标准 ,结合我国国情 ,兼采两种起诉证据标准 ,取其之长 ,补其之短 ,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刑事自诉制度重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刑事自诉制度是随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而建立起来的。应当说 ,中国的刑事自诉制度的立法初衷是美好的 ,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操作中 ,这种制度已日见其弊端 ,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司法权力的不合理分配。要解决司法权力的合理分配问题 ,在于加强检察机关由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职能 ,而这一点正是重新构筑新的刑事自诉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牧  张萍 《法学杂志》2018,(3):107-114
核准追诉制度根源于追诉时效制度。追诉时效制度是世界各国刑法普遍规定的一项制度,是现代国家对刑事追诉权的自我约束和限制。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一些超过20年追诉时效期限的刑事案件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由于法律规定得比较宏观原则,且学界对此研究不多,核准追诉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和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希望对司法实务有所裨益,以期推进核准追诉制度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民行公诉制度不仅是民行检察制度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民行公诉制度可以完善民行检察的监督职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免受损害,在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垄断损害等案件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美蓉  甄贞 《法学杂志》2012,33(1):127-1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频繁,特别是受美国制度影响,一直有将检察官行政官化的呼声。但是,从检察制度的历史渊源以及各国检察官类型的比较研究可以得知,纯粹行政官化的检察官并不契合我国社会。我国应将检察官定位为司法官,并仿效大陆法系国家,给予其充分的身份保障。  相似文献   

19.
谢小剑 《法学论坛》2007,22(2):127-131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公诉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公诉一体化有利于高效地追诉犯罪;防范公诉权滥用;防止外部的非法干预;保障被告人权利.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上级检察院的指令权、下级抖检察院的报告义务、公诉政策一体化和公诉人一体化.但是,在公诉一体化的同时应当保障公诉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我国在推进公诉一体化机制改革时,一方面在改革内容上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忽视了保障公诉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应当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公诉证明对象、公诉证据标准和公诉证明方式三个核心问题可以初步构建起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公诉证明对象包括事实、定罪和量刑三方面;公诉证据标准应当与法院定罪标准相一致;公诉证明方式应当吸收故事讲述模式的有益因素,从"故事"的全面性、一致性、独特性的角度衡量是否达到了证明标准,并合理拟定举证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