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怀印 《西亚非洲》2007,63(6):64-68
肯尼亚宪法自独立以来,历经30多次修改,其宪政制度也经过3次重要变革,最终形成《2005年肯尼亚宪法草案》。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宪法审查委员会代表的名额分配、总统与总理的权力分配,以及宗教法庭的设置等问题,引起肯尼亚全国性的争议与分歧。肯尼亚宪政改革也面临诸多障碍,如各政党之间矛盾、地区主义与部族主义的影响,以及宗教矛盾的困扰。与此同时,该国的宪政改革也存在很多有利的积极因素,如齐贝吉总统的积极推动与支持,国内民主人士、党际议会团的协调,以及市民社会团体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肯尼亚原是非洲经济建设搞得比较出色的少数国家之一。1963年12月独立以来,肯不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1965—1980年,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6.4%;1980—1987年,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在年均3.8%的水平上;1987—1989年,经济年均增长率又恢复到5%左右。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多党民主浪潮的猛烈冲击,肯政局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再加上西方主要国家以减少和中止经援为手段,迫使莫伊政府实行多党民主制,肯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1956年,肯尼亚建立了第一所高等院校--内罗毕皇家技术学院(Royal Technical College,Nairobi).1963年东非大学成立后,皇家技术学院成为东非大学中的一个学院,改名为内罗毕大学学院.  相似文献   

4.
肯尼亚是非洲少数经济建设搞得比较出色的国家之一。去年初,笔者在肯访问期间发现,肯互助合作运动对该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商品经济,尤其是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肯尼亚政党的地方民族主义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民族主义在肯尼亚政党中,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作为大族的基库尤族在肯尼亚民族主义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逐步产生民族优越感,从而与多数小族体的利益产生对立,民族利益冲突反映到党派斗争中。在政党利益和地方民族利益的互动过程中,地方民族主义一方面被作为争取政党和民族利益的特殊工具,同时又成为政党演变和发展的背后动力。肯盟、恢复民主论坛和肯尼亚其他政党的分裂与演变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肯尼亚自1963年12月独立以来,基本上由“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Kenya African National Union,KANU,以下简称“肯盟”)长期实行一党执政。1978年10月接替病逝的开国之父肯雅塔就任肯总统的丹尼尔·阿拉普·莫伊(Daniel Arop Moi)一直牢牢把握政权。然而,在2002年12月举行的第三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7.
肯尼亚独立后,政府一直把纺织业置于重点发展的地位,使其在20世纪60-70年代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小而全的生产方式,生产原料供应不足,以及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又使肯尼亚纺织业在70年代末期后逐步跌入低谷。  相似文献   

8.
我长期从事非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期望能够有机会到非洲进行实地考察,在2007年上半年终于如愿以尝.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大力帮助下,我到肯尼亚肯雅塔大学(Kenyatta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相似文献   

9.
肯尼亚独立后,旅游业经历了初创、发展、调整和振兴4个阶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肯尼亚旅游业形成了旅游产品以观赏野生动物为主、旅游发展模式先国际后国内、客源国较为集中和力推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业不仅给肯尼亚创收经济发展急需的大量外汇,为失业严重的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而且在客观上优化肯尼亚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之所以在肯尼亚获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国内政局长期较稳定、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坚持走有特色的经营之路.肯尼亚发展旅游之路,不仅对于非洲国家,而且对于广大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肯尼亚虽然只有1500多万人口,却有42个部族,还有相当数量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多民族杂居形成肯尼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珠链看年龄这个民族的男男女女都戴用小珠子串成的项链,这种习俗并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还是年龄的标志。年龄越大,挂的珠子就越多。如果见到他们,不用问年龄,只要数数珠子数目就可以知道了。女人的唇饰和纹身根据部落的审美习惯,大部分马孔德女人喜欢在人中处扎一个孔,用来装饰唇坠。开始时,这个孔穿得很小,她们便在孔中插一根小木棍,使小孔慢慢扩大,直到形成一个直径四、五厘米的洞。按照马孔德人的习惯,女人人中上的唇…  相似文献   

12.
肯尼亚地处非洲东部,赤道横贯全国,东南濒临印度洋,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部非洲、中东、欧洲和亚洲的交通联系便利。国土面积58.3万平方公里,略大于法国。人口2830万(1996年),人口增长率为2.9%。 1963年12月独立以来政局一直比较稳定,经济逐步增长。特别是自1993年起政府加大了经济改革的力度,积极鼓励国内外企业和私人投资,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非洲一些国家如卢旺达、布隆迪、索马里、苏丹等战乱不止、政局动荡,特别是今年5月中非大国扎伊尔政权发生重大更迭。然而,有"东非屋脊"之称的肯尼亚则政局一直相对稳定,堪称"动荡沙漠中的绿洲"。1992年12月肯举行了首次多党选举,莫伊总统及其领导的肯尼亚非洲联盟(简称肯盟)以微弱优势获胜。大选后,莫伊注重加强组织建设,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稳定经济,执政地位得到巩固。今年12月,肯将举行第二次全国多党大选。随着大选日期的临近,肯国内政治不断升温,经济发展稳中有忧,局势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以及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亚非四国。胡主席最后一站访问的肯尼亚不仅是东非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也是英联邦内以及整个非洲的重要国家。历史上,肯尼亚曾于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震惊非洲以至全球反对殖民主义统治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肯尼亚政治危机的导火线是奥廷加及其领导的"橙色民主运动"对总统选举结果强烈不满.当年的"全国彩色同盟"解体,分裂为"全国团结党"和"橙运"两大派,是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奥廷加的崛起除得益于肯尼亚盛行的族性政治外,同他的改革派面貌和建立小族--地区联合阵线的主张与宣传活动有关.这次危机的解决和大联合政府的成立归因于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非盟和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挥了关键性的调停作用.大联合政府面临宪法改革、土改等诸多问题,但双方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取得进一步的妥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肯尼亚社会保障制度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基点,分析了肯尼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结合其内在机理,对社会保障实际运行的绩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要评析,并简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 2月 3 0日 ,肯尼亚新当选总统姆瓦伊·基巴基 (MwaiKibaki)在内罗毕独立公园宣誓就职 ,成为肯独立 3 9年来第三位总统。姆瓦伊·基巴基是在同年 1 2月 2 7日总统选举中击败执政党总统候选人乌胡鲁·肯雅塔而成为肯尼亚新一任总统的。与此同时 ,由他领导的肯反对党联盟“全国彩虹同盟”在 2 1 0个直接选举的国民议会议席选举中获得 1 2 4个席位 ,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这次大选是肯尼亚自 1 991年实行多党制以来的第三次选举 ,也是肯 1 963年获得独立以来最激烈的一次选举。前两次均是执政党肯盟获胜。基巴基 1 93 1年 1 1月 1 5日…  相似文献   

18.
肯尼亚自独立伊始就重视吸引外资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在20世纪70年代,肯尼亚曾是东非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但90年代后,肯尼亚吸引外资能力减弱,外资流入明显减少,这主要缘于国际政治环境改变,以及肯尼亚国内诸如基础设施滞后、有关领域存在腐败及治安恶化等原因。为此,肯尼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肯尼亚国家艾滋病控制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肯尼亚艾滋病感染率逐年下降,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4%降至目前的5.9%。  相似文献   

20.
肯尼亚2007年大选,总统齐贝基宣称获胜连任,反对派认为大选有舞弊行为,从而引发社会动乱。大选其实只是动乱的诱因,根本原因则是传统部族主义造成社会分裂,多党政治还不够成熟,经济发展没有给百姓带来实惠。经过两个月的政治危机,在国内外压力下,对立双方达成分享权力的妥协,动乱暂告平息,但和平究竟能维持多久,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