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1999年的南亚地区形势称得上是多事之秋 ,呈现出政局动荡、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局面。尤其是印巴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不仅促使两国关系激化 ,还打破了南亚地区的均衡发展战略。继 1998年 5月印巴两国针锋相对地进行地下核试验后 ,南亚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党派斗争激烈 ,政局频频告急1999年 ,南亚各国政局不稳 ,是十分动荡和混乱的一年 :印度人民党被迫下台 ,三年内进行第三次大选 ;尼泊尔政权更迭 ,被迫进行大选 ;巴基斯坦发生军事政交 ,引起国际社会极度关注 ;孟加拉国纷争四起 ,政府地位岌岌可危 ;斯…  相似文献   

2.
南亚形势中的几个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里,南亚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关注:印巴拥有核武器对南亚安全形势的影响、印巴克什米尔的争端如何演变、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走向。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南亚地区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亚次大陆自古以来就是一块是非之地,历史上曾遭受多次外族入侵,近代则倍受英国殖民主义的践踏。殖民势力撤出后又先后经历了印巴分治,三次印巴战争及多次国家间的武装冲突。除了战火的骚挠,该地区的民族、宗教冲突和恐怖暴力事件更是此伏彼起,层出不穷,无数苍生百姓死于非命,国家领导人连遭暗杀,各国政府频频易人,政局动荡不定。近年来这种局势仍有恶化之趋,与区域内时呈紧张的国际关系交织成南亚政局的主旋律,令世人为之注目。南亚地区政局为什么长期动荡不稳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区域内各国政治制  相似文献   

4.
在半个多世纪中 ,克什米尔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巴关系 ,是印巴军事冲突不断的症结 ,也是南亚地区动荡的重要因素。近期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印巴双方都积极主动提出了一系列和解建议 ,就此印巴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2 0 0 3年 11月印巴双方签定了克什米尔停火协议 ,双方改善关系成为了现实。尔后印巴双方又进一步表示愿就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南亚和平进程进行谈判。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 ,克什米尔问题能否得到最终妥善解决 ,印巴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冲突能否就此而结束 ,印巴关系的缓和能否继续下去 ,仍难得出乐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地区主义与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亚地区主义发展迟缓的原因在于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政治动力。南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实践表明 ,区域合作要想在南亚地区取得成功 ,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成员间矛盾与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是地区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 ;完善的组织机制是地区主义发展的组织保障 ;强有力的地区领导者是地区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南亚地区主义发展进程的缓急关键在于印巴关系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2018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20周年。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巴基斯坦随即跟进,一口气举行了6次核试验。印巴核试验不仅使两国进入公开核对抗时代,也给全球核不扩散机制带来新的复杂挑战。20年来,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未再进行新的核试验,但两国的核对抗持续发展。印巴在继续升级其核武库水平的同时,也积极开展核外交活动,力争使其核能力"合法化"。2018年也是《核不扩散条约》通过50周年,回顾印巴的核开发历史及其核试验后20年的历程,对坚持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坚持维护全球防扩散体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南亚平衡战略的变化与延续——从小布什到奥巴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南亚战略的中心议题是在南亚地区的反恐,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应对核问题。无论是共和党的小布什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其南亚政策都围绕着美国在南亚的战略目标(应对核问题、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反恐),而印巴在美国的三种政策目标中各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然对印巴两国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8.
2005年,南亚地区主要国家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发展良好,外交成效显著,总体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在印巴关系继续改善的同时,地区军备竞赛升级、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形势发展走向引人注目。一、主要国家政局平稳1.印度政局稳定。一年多来,以印度国大党为首的执政联盟积极推行经济优先战略,贯彻"最低共同纲领",坚持"人性化"经济改革,推动民族和谐,得到民众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9.
汪长明 《东南亚》2010,(1):44-50
冷战的结束使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行动取向。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地区合作的进展。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和互信建设,培育地区认同,南亚地区可以通过合作安全实现地区整合。南亚地区实现合作安全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印巴核试验改变了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南亚核态势出现新的变化。南亚核态势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因是南亚地缘政治因素,但同美国的南亚政策密切相关。奥巴马"无核世界"的构想,特别是2010年不扩散核武器审议大会,各方在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重大问题上共识增加,使印巴这样的"体制外"有核国家面临压力。南亚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如何在维护核不扩散体系有效性的同时,推动印巴两国不断改善关系,走出安全困境,考验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印巴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20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乘直通客运汽车前往巴基斯坦访问,取得了较大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拉合尔宣言》、《联合声明》和《建立相互信任备忘录》,要求两国政府及时采取行动,减低彼此误射或擅自使用核武器,并在核武器及常规武器问题上推动建立互信机制,以免爆发核冲突和大规模军事冲突。4月11、14日,印巴两国又相继进行导弹试验,但均表示“两国将继续进行对话”。4月17日瓦杰帕伊下台后,谢里夫强调,“印度政局不稳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改善”。印巴关系改善有利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但两国关系仍受制于克什米尔问题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给南亚地区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自二次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以苏印结盟、美巴联手、印巴对抗为主要內容的战略格局分崩离析,而有利于印度称霸整个南亚的新格局已现端倪。这种战略格局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今后南亚地区各国的和平与发展,而且对我国西南边陲的安全和稳定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所掌握的有关材料,拟对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和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作些粗浅探讨。南亚战略格局变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调整南亚反恐战略:观察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至今已逾7年,南亚地区的反恐局势依然十分严峻。奥巴马2009年1月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后,宣布了一系列针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新政策举措,在地区反恐的框架内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开展积极外交互动,美国针对南亚地区的反恐战略调整初现端倪。新政策包括在决策层面注重阿富汗与巴基嘶坦的整体关联,强调军事和民政努力齐头并进,关切印巴和平进程并试图扩大介入等。这些措施表明奥巴马政府力图摆脱目前的困境,推动反恐战争,但其实际效果、局限性和不确定因素仍值得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4.
南亚地区面积共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5亿.近年来,随着印巴缓和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地区的总体形势趋于稳定,经济增长较快.但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滞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进展十分缓慢,少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步人21世纪之际,南亚地区骤然卷起了一场核旋风。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距印巴边境约100公里的博克兰地区进行了代号为“强力一98”的地下核试验,连续爆炸了1枚4.5万吨的热核装置、1枚12万吨的...  相似文献   

16.
克什米尔问题错综复杂,是当今世界最容易引发地区冲突、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很少有双边冲突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那样难以解决。”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主要行动取向。印巴作为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归属,长期保持战略对抗态势,这越来越不符合其各自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与邻国关系是直接影响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因素。近年来印度与邻国关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印度从斯里兰卡撤军问题,印度和尼泊尔在贸易和过境问题上的争执,以及印巴关系。印度新政府对改善邻国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姿态,邻国也作出了良好的反应,但由于南亚地区内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邻国对印度的疑虑不易完全消除,因此印度和邻国关系的改善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由于印度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印度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愈发耀眼,甚至有人预言“印度将成为下一个亚洲经济神话“。整个南亚地区也由于印度经济的牵动而愈发引人注目,然而,南亚地区目前仍面临着种种威胁与不稳定因素,印巴核对峙、武器与毒品泛滥、贫富严重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正日益侵蚀着南亚社会肌体,将不可避免地阻碍南亚政治经济的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一直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随着印巴两国矛盾尖锐以及双方均已实际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问题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中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调整的中国南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始终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关系变化,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相关。近年来的印巴和平进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美国等其他大国对南亚战略影响的加深,均对中国南亚政策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月来,印巴双方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接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缓和情况 今年5月12—14日,南亚地区合作联盟7国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召开第9次首脑会议。12日,印度总理古杰拉尔和巴基斯坦尽理谢里夫在会议之外举行了会谈,就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继4月初在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巴基斯坦外长阿尤布·汗与当时担任印度外长的古杰拉尔举行会晤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外交接触。两国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