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日益开放,特别是伴随着首都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本完成.学前教育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北京市2004年提出首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为了实现首都学前教育2008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瑾玉 《前沿》2009,(5):194-196
“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生存和发展方式,高等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省政府扶持、多伦多市带头、约克大学推广、多方机构合作和资金投入等角度分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在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和成绩,希望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出现矛盾的必然性,这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有限的资源,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应从市场、政府、高校三方面着手,通过相关政策的调节、制度的不断完善等途径创造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点,使公平与效率最大可能地趋统一而避对立,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  相似文献   

4.
陈晓文 《湖湘论坛》2007,20(6):111-112
高等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才成长、经济进步和缩小收入差距可以实现社会和谐.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必须通过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加强高等教育外适性结构调整,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建立弱势群体资助和补偿机制来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高等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先行;从中国现有经济水平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6.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将承担更为重要的社会职责,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人们的权力、义务和责任,这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一种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世界范围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而必须进行相应的、更为深刻的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六个观念转变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高等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先行;从中国现有经济水平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8.
张燕 《前沿》2013,(18):195-196
成人高等教育在其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曾经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等都作出过相当巨大的贡献。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的转变,成人高等教育旧的体制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正是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突破困境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很难再维系下去。要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资金筹集、国家的要求和我国国情以及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主导发展模式都必须转向社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0.
伊继东 《求索》2007,(2):138-140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是“知识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并存。本文在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从认识论上实现“知识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融合,从实践论中探索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新时期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初至今,贵州民族高等教育经历了创建、停滞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贵州民族高等教育目前建立了文理结合、符合实际的基本体系,为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认为,加大对民族高等院校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改革和完善民族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现实对策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模式论坛”围绕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高等教育如何与社会接轨、如何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强调信息化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要具有适应性和弹性;强调高等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需求;强调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内涵建设;引入了公安教育的新视角——私人保安教育与培训,为我院公安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展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徐威 《青年论坛》2002,(5):72-73
高等教育要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应继续快速发展 ,山东更须加倍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一般院校和新建院校的支持力度 ;高校应善谋敢断 ,抢抓机遇 ,靠信誉品牌负债起飞 ,争取社会投资 ,向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要教育能力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认真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改革发展机遇。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十大机遇:政治多极化趋势为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背景;社会信息化趋势为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创造了新的时空;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为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营造了新的文化氛围;全面启动实施两大战略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目标定位;"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确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经济持续发展与对高教投入加大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国民精神需求上升与适龄人口下降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已有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储庆  张晓纪 《求索》2013,(8):213-215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转型时期,主要遇到的困难或者说关键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问题.本文对社会转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当下特征、社会责任、公平效益、结构调整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啸 《前沿》2012,(24)
教育,是使人被其所置身的社会所接纳,被其社会文化所占有,最终在社会中实现其自身的本质的活动.与初、中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专业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实现其自身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施教者应以多维的、全面的角度来对受教育者进行综合性的培养.真,是高尚智慧的开启;善,崇高道德的指引;美,是理想人格的养成.总之,实现真、善、美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就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高等教育法实施以来,我省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不断推进依法治教,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持续提高。如今,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肯定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之后,其质量的提升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105万,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略高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王和 《公安学刊》2009,(3):11-14,3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新需要、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发展新情况等,都对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浪潮的迅速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种深刻变革的形势下,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高等院校是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高地,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应该发挥思想库、知识库、人才库、信息库的作用,成为推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