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侵犯社会信用制度的犯罪不断出现,其表现形式呈现出新型化和多样化的趋势。我国现行刑法应增设普通背信罪,运用法律对背信行为进行规制和防范,以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背信是人们违背诚实信用这一最古老的民商活动基本原则的要求的行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最近几年,背信犯罪增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研究背信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定义背信犯罪,分析背信犯罪的犯罪构成,以区别背信犯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完善背信犯罪的处罚。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背信行为的罪名大致可分为图利型、违法金融行为型、挪用型、滥用职权型四类。挪用型罪名的设置是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应行为应以背信罪予以规制。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等罪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与其他人员实行差别对待,违背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规则。对背信罪的设置进行一定的技术性处理,可以避免背信罪增设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中外刑法上的背信犯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信犯罪原是德日刑法中的一个概念。在我国的新刑法中 ,虽然没有设立普通背信罪 ,但却有特别的背信犯罪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现行刑法对背信犯罪的规定是采用一种列举的方式。这样一种方式虽然有其弊端 ,但却有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彻底贯彻。不过 ,对于大量的发生在私营组织内部的相应背信行为 ,我国刑法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而显得无能为力 ,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列举的方式在刑法上增加一些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量失信现象的存在与我国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制度不完善有重要的关系,首先是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非正式制度安排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信用制度的安排应从人伦信用演进到契约信用,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市场信用体制。  相似文献   

6.
背信犯罪是指在民商事活动中,有合法义务为他人管理事务的人违背其义务,致使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类行为的总称。背信犯罪的主体必须是有合法义务为他人管理事务的人;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但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而且侵犯了社会信用制度;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客观方面一是实施了背信行为,二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刑法规定了特殊背信犯罪,但未规定背信罪,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背信犯罪,因此,应参照诈骗犯罪的立法模式,通过增设背信罪,构建以背信罪为龙头,以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等特殊背信犯罪为主体的对背信犯罪的完整的刑法规制体系。同时,要在立法上避免背信罪成为口袋罪。  相似文献   

7.
检察职权的科学配置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科学配置检察职权须关注以下三个要求,一是检察职权的明确性要求,应从立法技术层面予以保证;二是察职权的权威性要求,应从实体权限方面予以彰显;三是检察职权的规范性要求,应从权力制衡机制上深化。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或工作人员向客户开具的存款凭证形式上的真实有效性及主观上真实存款意思的存在是客户资金成为金融机构的存款资金的前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与挪用犯罪的区别不在于客户资金是否具有金融机构存款资金的性质,行为人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并将其归个人使用的,属于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与挪用犯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处罚;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与违法运用资金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交叉型法条竞合,应适用重罪名对行为人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从分析信用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入手,全面分析我国现有信用制度的缺陷,成因及其危害,进而提出重构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信用概念有着不同的涵义。商法上的商事信用不只是一种对商事主体履约或清偿能力的主观评价,同时也是一种客观的履约能力。我国需要创建的商事信用制度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规范构成,包括商事信用权、商事信用信息公示、商事信用信息征集和商事信用的评价以及商事信用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等多项制度。大陆法国家传统商法制度中没有单独的商事信用制度,并不成为否定商事信用制度的充分理由,相反恰是创新中国商事信用制度的重要根据。设计并构建商事信用制度无疑是中国未来商事立法的必由之路和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1.
基金经理背信行为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人们追求高利润这一动机在证券市场的一种表现.基金经理背信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被认识,对基金经理背信行为如何防范与规制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基金经理背信行为是背信犯罪的一种表现,<刑法修正案(七)>已对该行为进行了规定.刑事规制是防范背信行为发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也是防范背信行为的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进行了阐述,阐明了资本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剖析了资本主义信用的两重性。我国应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的作用,搞好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我们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注意和深刻领会信用发展与信用制度建设以及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信用制度的缺损,从而大大削弱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一个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信用体系的组织构建来看,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四个层次的构建。从政府信用来看,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诚信是基础,由于政企…  相似文献   

14.
信用缺失已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探讨我国确立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 ,通过对我国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状况、原因、危害性和制度构建的主要条件,提出构建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步骤、环节和内容等思路。笔者希望潜心研究的成果对中国信用制度的构建能起到些许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非常重要。应从强化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思想武装、完善制度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水平、提高基层统战工作影响力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我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事关社会民生的大事。在民事和行政法律手段难以收到实效的情况下,刑法予以适当介入,对严重妨害社会信用的行为犯罪化,以实现对社会信用的法律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搞好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应从管理目标、措施、人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相对于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权,具有广泛性和严厉性的特征。因此,对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予以控制尤为必要。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立法先天不足,针对其立法缺陷,应从清理涉及治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文件、制定统一的治安行政强制措施适用程序规定、修改完善现行涉及治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予以立法规制。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实施往往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强制、重结果轻过程。针对其实施偏差,应从树立依法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法治理念、严格依照既定的正当程序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保证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适当性、强化对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法律监督等方面予以管控。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信用制度文化是城市能否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信用缺失现象也十分严重。为此,必须提高对信用制度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让“法制”和“德治”双管齐下;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征信系统;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