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内外著名的律师、本刊首任主编张思之同志,多年来始终关心着杂志社的发展。今年适逢《中国律师》创刊十周年华诞,张思之老先生又欣然接受我们的约请,记述赵朴初春先生为《中国律师》题写刊名的经过,给本刊来信,予以勉励。佳明主编:承您垂询赵朴老为《中国律师》封面题字诸事,谨连命奉告于下:赵朴老的仙风道骨,道德文章,我一向仰慕。他的书法骨力造健,端庄、飘逸俱备,给人以美感,似乎很能体现我们律师的风骨与品格。1984年,我曾通过友人牵线,请赵朴老为(北京律师)题过刊名。《中国律师》创办之初,那时数以千计的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2.
自本刊第七期刊登《热心读者问卷调查表》至今,我们已陆陆续续收到广大读者的来信 1800多封。我们知道,这一封封来信恰似一颗颗滚烫的心,饱含着每一位读者对《中国监察》杂志的深情和挚爱,寄寓着广大人民对党和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希望和信心。 正因为如此,编辑部所有人员,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封来信,仔仔细细地阅读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并对照各自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订出了改进措施。 本刊第九期、第十期已刊登了读者来信共21则,虽不能尽来信之全貌,但也基本代表了大部分读者的心声、现将几项统计数字向读者予以汇报: 读者…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二十及冠。《中国律师》杂志的20年的历程证明她作为中国律师的门面与喉舌是适格的,当可及冠。及冠者。以为加冠、弱冠,是以示成年。汉时,男子满20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作为中国律师的一员,巧的是执业年龄与《中国律师》的年龄相同,如今也是及冠之年了。而且我从《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到读者兼作者的20年经历,不仅有着同龄人经历上的相同感受,而且深感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刊1994年第8期发表了《提在见证─—开拓律师业务新领域的构想》一文后,一些律师来电来信询问该项业务的有关情况。现刊出作者提供的《提存见证委托协议书格式》,以使律师在工作中参考、探索和完善。〕提存见证委托协议书()律证字第号甲方(委托方):乙方(委托方):以上各方为合同,委托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见证方)进行提存见证,经协商一致,订立以下条款:第一条,见证方指派。第二条见证方向各委托方收取提存见证费元,其中:甲方承担元乙方承担元提存见证费应于年月日前支付给见证方。]注⑤D第三条见证方向M方另行…  相似文献   

5.
自本刊去年开辟《请您当律师》栏目以来,读者踊跃投稿,声势堪称浩大,可以说得上是来稿最多的栏目,颇令栏目主持人窃喜。客观地说,在本刊的读者调查中反映本栏是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也有读者朋友认为,专业性的杂志中不应有这样普及性的栏目。众说纷坛,看法不一应该是一件好事。百家争鸣是本栏一贯倡导的编辑方针。我们似乎不应以个人喜恶为标准来让每一个人发表各自的高见。法律才是最终的裁判。所以,我们将《请您当律师》扩展成《模拟法庭》,让每一种站得住脚的声音都有变成文字的机会。青岛读者张文庆来信说,《模拟法庭》很有特…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9,(1):20-23
刘军(北京市律师协会): 多年以来.一直得到了《中国律师》杂志的支持和指导,今天就提个建议。目前,全国各地律协都办有自己的杂志和网站.当然这些杂志是内部交流刊物,跟《中国律师》杂志相差很远.但实际上也发挥了在协会内部和本地区的宣传作用。因此我建议,是否《中国律师》杂志和全国律协.能够加强对各地律协办的这些杂志和网站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值《中国律师》创刊100期之机,认真地回顾一下我的律师执业生涯,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让我们为《中国律师》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我的“两个凡是”我是1985年考取律师资格的,当时报考律师的目的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教学能自己去办一些案子。现在还记得当时写给校领导的报告内容及校领导的批示内容。校领导:为教好法律课(一堂好的教学,无疑是一次艺术享受),我参加了1985年律师资格考试并获台格成绩。为联系实践(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现提出去法律顾问处买习对案,请批准。何秋英1…  相似文献   

8.
监察顾问     
本刊第一期《监察顾问》栏刊登出“陈某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后,一些读者纷纷给本刊编辑部来信,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篇幅所限,本刊这一期仅摘登了宁夏赵小萌和贵州陈洪恩两位读者的来信,同时刊登了本刊顾问组的意见,即:《陈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挪用公款住质》,作为这次疑案会审的结论。──编者 宁 夏回族自治区读者赵小萌认为:陈某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错误,只是借用问题,其理由是: (1)陈某虽为城建站负责人,但同时也是自然人,是一般民事主体,他向没有职务隶属关系的镇建筑公司借款,符合民法通则关于借贷合同双方当事人为…  相似文献   

9.
大概是把《中国律师》杂志从第一期到一百期完整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读者之一。1988年,在我调到省律师协会的第二年,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杂志创刊了。这个中央级律师刊物,是在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建立第十个年头,我国律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她创刊伊始,就受到了广大律师的欢迎。由于当时我是律师队伍中的一个新兵,所做的《吉林律师》编辑及宣传工作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对《中国律师》“情有独钟”,从她创刊时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刊物到手,我都是很认真地看,先是浏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9,(1):17-19
汤忠赞(江西金凤凰律师事务所): 1988年《中国律师》创刊之时,正逢中国律师改革的一个关键时刻。经过多年努力,这本杂志得到了律师界的认同,也得到了司法界的认可。我们江西公检法系统的许多单位。甚至一些研究机构都订了这本杂志。《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年来会有这样的声誉,我觉得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很高兴能够受邀参加由(律师世界)杂志和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如何深化证券法律业务专题笔会”,我想就(证券法)的施行对律师业务的影响,发表如下看法:豆.(证券法)的施行,为规范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为律师从事与证券有关的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特别是对律师业务的拓展、律师专业分工的形成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立法进程的不断加快,律师的专业分工日趋细化,例如已出现了招标律师、海事律师、刑事律师、证券律师等,但以前作为证券律师,尚没有一部较完整的法律作为从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本刊记者去年曾就“中国律师形象”对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进行专访,受到读者关注。本文系江平教授为北京市千余名律师所作的讲座,反响强烈。本刊特分期编发此文,以飨读者。(由北京市律协根据录音整理,本刊略有改动,且未经本人审阅。)坦率说来,从教四十多年,讲台上是不害怕的,但平生大概这堂课是我准备最充分的一堂课。面对着这么多的律师,这个题目我是不敢讲。我考虑了半天,我想从八个问题上,也可以说从八个问题想到的来讲一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可以说是跟大家乒换意见、谈谈心。第一个问题,我想从美国律师的…  相似文献   

13.
白马非马     
文章能引起争鸣是件好事。本刊“不诉而审,无辩而判……》一文刊出后,一些读者打电话或写信给编辑部。对该文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铁索律师便是其中一位。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更好的活跃学术思想,我们发表“白马非马”文。本刊编辑部欢迎各种不同观点的文章,展开有理有据的研讨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法制建设。——编者1999年第6期《中国律师》杂志刊登了张步文、杨加明的文章怀诉而审,无辩而判——“虹桥”案审判中的政采方作》(下称《不》文I。笔者不端冒昧.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法律界的同仁探讨,与张步文、杨加明二位商榷。一一、法院在…  相似文献   

14.
总第1期(198年第1期、创刊号,当时困人、财、物等原因,暂定为季刊)司法部部长蔡诚同志以“人民律师无尚光荣”为题,撰文对忡国律师》杂志创刊表示祝贺。第一届全国律协会长邹瑜同志也著文“加强律师协会建设推动律师事业发展”,以示祝贺。创刊号上,还刊登了本刊记者对当时惊动中南海的辽宁台安三律师“包庇案”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大声疾呼“何故捕我律师?”总第2期(1988年%2期)大兴安岭的熊熊烈焰终于熄灭,本刊对这场火灾进行思索,刊文“大兴安岭‘火灾’后的回答”_同时还对当时轰动全国的周志远“妨害公务案”以长篇报道进…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五期“疑案讨论”栏刊登的《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一文,读者对此反应热烈,纷纷来信发表自己对该案的看法和意见,现选登二篇,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66周岁,回顾其中五十年的经历,用本文的题目来说明是再确切不过的了在落笔之前,我重新翻阅了几篇过去报导过的文章:《郑传本:从报童到律师》(载《民主与法制》1987年第2期)、《该辩、敢辩与善辩的统一──论辩语言艺术谈》(载《方法》杂志87年创刊号)和《我和我的律师工作》(载《民主与法制》1990年第8期);同时又看了一遍由上海电视台1991年为我拍摄的并作为建党70周年特别节目播放的《郑传本律师》人物专题片的录像带。这样,既可帮我作些系统回忆,又达尽量避免与社会报导内容相重复之目的。思想“飞跃”的起点回顾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杂志今年第2期刊登了袁毅刚的文章,题为《对现行律师制度的思考》。笔者赞同文章关于律师应垄断出庭业务的观点和立法建议,但对县级以下(包括县级)现有的法律服务机构形式予以保留的建议,我有不同想法,现提出来,供同行们探讨。袁文说:“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具体区域对法律服务人员的需要及律师执业群体、律师机构的分布情况,应立法规定在地级市以上的(包括地级市)市区范围内,以律师事务所为从事法律服务的唯一机构,排除其他组织从事法律服务的可能性(公证除外)。而对我国县级以下(包括县级)的广大…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98年第9期刊发了dt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阎守平也写的《刘柏松冤案真相》(以下简动《刘》)一文,作者在向本刊投送稿们的同时,也附寄了他调查取证后用到的关于“刘案”的有关证据和本实材料。由于人员紧张,本刊编辑部未派记者到案发地及有关部门做用查。《刘》文刊出后,吉林省人民检办院派姜德志、林宁两位同志来到中国律师杂志社,对本刊未经调查核实就刊发《刘》文,表示异议和不满,同时向本社提供了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8年12月2日作出的《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7)吉刑终字第227号刑事判决书》。今年1月初,南方周末报…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0,(7):61-62
本刊“维权阵线”的开设,旨在为读者解答法律困惑。3月6日,小编的邮箱里收到一封名为“土地征用咨询”的邮件.来信的是一名大学生,为他家乡的征地事宜求助本刊。小编为他联系了本刊的合作律所、以征地与拆迁法律服务为主导业务的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该所的朱孝顶律师为他做了解答,现将问答收录如下,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编前语:1999年7月,冯志德律师终于又捧起了律师执业证书。此前,本刊对冯志德“包庇案”十分关注,曾作过多次报道。今天,冯律师“包庇案”已大白于天下,相信中国律师的执业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尊敬的《中国律师》杂志编辑部的领导:我十分想念你们,同时也相信你们也一直在惦记着我。在与你们断绝音讯一年零五个月之后,在全国律协和河南省律协、新乡市司法局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关注下,在有关领导的帮助下,我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于1999年7月领到了律师执业证书,又开始了律师的生涯。在此,我感谢编辑部的全体成员、感谢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