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化以及宣传和普及的大众化、通俗化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我们应站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以"大文化"的视角来探究他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精神。艾思奇理论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是:抓住学术理论的精髓,紧扣时代变化的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首创通俗易懂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40年代,艾思奇深刻批判了叶青反辩证法和"中国特殊性"思想。这次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为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回顾这次批判的内容及影响,对于深化艾思奇哲学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位于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艾思奇纪念馆参观时提出,"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贡献欧炯明艾思奇同志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是艾思奇同志哲学活动和哲学贡献的一个突出方面。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5.
<正>楚办字[2015]52号各县市委和人民政府,州委各部委办局,州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州级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为认真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云办通[2015]38号)和《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  相似文献   

6.
《创造》2020,(5)
艾思奇可以称为"理论战士型革命家"。作为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的鲜明特点是学者、战士和真诚的人三个特点。其人格风范主要表现为:严格党性的战士风格;坦诚高尚的人品风范;基于坚定信仰的严谨学风;简单朴实的生活作风。艾思奇的人格风范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主动接受革命时代氛围的洗礼中、在良好的家教家风的熏陶下、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涵养以及组织化的修养和自觉的斗争淬炼中养成的。我们今天学习艾思奇的人格风范,要以他的思想与时代、理论与实际、哲学与人民三个相结合的精神为着力点,努力学习他的学者风范、战士风范和真诚的人格风范,具体方法路径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要努力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学会利用好组织化的修养平台;深刻认识斗争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重视家教家风的熏陶和涵养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0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农工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刘晓峰率调研组,在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界河沿岸生态保护与国土流失防护"专题调研期间,与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昆明举行调研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长陈豪主持座谈会。云南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副组长龚建明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只要我们说到三十年代风云际会的文化战线,四十年代别树一帜的延安学界,便不能不令人想到艾思奇;说到建国以后的哲学论坛、理论讲台,也不能不令人想到艾思奇。艾思奇的学术观点尽可以被后人再思考、再评判、再超越,艾思奇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则是确定而不可磨灭的。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2月3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两岁时随母亲寸宽福迁居昆明,七岁入私塾,后入国民小学。十四岁时随父李日垓(一位辛亥革命的志士)流亡香港,一面就读于教会学校,一面在父亲严格要求和指导下,打下了  相似文献   

9.
艾思奇上世纪30年代写的《大众哲学》,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真正通俗而有价值"的著作的代表。《大众哲学》为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树立了榜样。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艾思奇的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根本原因就在于内容的深入浅出。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等深奥的哲学道理,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出来,紧密结合实际、结合生活,可读性强,易理解,易掌握。对比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再看看当今我们的一些官样文章,确实让人难以在两者之间找到什么共同点。一些官员的会议报告、公开发表的文章,大话、套  相似文献   

10.
艾思奇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周年了。回忆我们同他的交往,细读《艾思奇文集》中的篇篇文章,我们认为在艾思奇留下的哲学遗产中,最值得学习和发扬光大的一点,就是他在毕生的理论工作生涯中,出色地坚持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中国化和现实化作出了示范性的贡献。我们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怀念艾思奇同志,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勉和与同志们共勉,共同为繁荣我国的哲学事业去努力。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7,(8)
正8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中央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报告》。会议指出,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云南开展巡视"回头看"以来,省委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当前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省委常委会主动以上率下抓落实,全省各级党组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指在中国应用、具体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具有实存性,才能被中国人真正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9,(7)
6月30日上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之际,中共云南省委隆重召开全省优秀县乡村党组织书记表彰大会,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激励先进、激发斗志,号召全省党员干部为云南省各族群众幸福安康建功立业,来自云岭大地广大基层的125名努力践行"三个一"要求的优秀县乡村党组织书记站到领奖台前接受表彰,接受来自会场内外的掌声.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穆希 《创造》2016,(4):17-18
正"各级党校要高举党的旗帜,牢牢把握党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主业强主课,着力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围绕中心抓科研,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上有新作为;创新机制聚人才,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严治校抓管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要依托党校优势,使党校发挥好干部培训、政策宣传的作用,发挥好思想引领、决策咨询的作用,成为鲜明的思想旗帜和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新型智库。"一一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豪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脱贫攻坚取得决战性成效。然而,如何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急需破解的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54期县处级"脱贫攻坚"专题进修班第4组在结构化研讨中,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论述及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结合昆明市禄劝县及西山区海口镇现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群策群力、互动探讨,将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脱贫攻坚取得决战性成效。然而,如何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急需破解的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54期县处级"脱贫攻坚"专题进修班群策群力,在相关内源式扶贫理论支撑下,以"一步跨千年"直过民族小凉山托甸村为案例,研究发现过去该村"四症"现象突出,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为破解"四  相似文献   

17.
张尚成 《思想战线》2013,(Z1):155-158
艾思奇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通俗的语言进入人们的生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艾思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著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现实化、通俗化、时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哲学?多年来,在哲学的教学、教材和通俗读物中,传统的讲法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例如,从艾思奇同志的哲学著作或主编的教材来看,早在三十年代的《大众哲学》中就讲过:“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也就是世界观。”(艾思奇:《大众哲学》,1978年版第29页)五十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中也说:“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问。”(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59年版第一页)六十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还是讲:“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62年版第2页)  相似文献   

19.
艾思奇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是大变化的二十年。艾思奇是在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去世的。在这之后两个多月,我国就进入了动乱时期。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遭到严重的践踏、摧残、破坏和歪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破旧立  相似文献   

20.
怀念艾思奇     
怀念艾思奇马汉儒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艾思奇同志逝世已经有29个年头了,但是我作为直接受到过他耳提面命恳切教诲多年的学生来说,他令人崇敬的良师益友形象和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不时引起我对他深切的怀念!我是60年代初在当时的中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