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姓名导师埃利希“活法”思想研究法学理论李线玲吴玉章司法裁制中的道德问题法学理论王金贵张志铭晋令的法典化及其儒家化研究法律史马韶青马小红张之洞的法律思想法律史孙琦高旭晨祁彪佳司法实践若干问题初探法律史才媛尢韶华行政文化:韩国、中国、日本比较研究法律史李熙东刘海年行政处罚权集中: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宪法与行政法学万建武冯军论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宪法与行政法学金丽娜张明杰论规章应纳入行政复议审查范围宪法与行政法学窦晔周汉华创建便民行政服务中心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宪法与行政法学闵贵植白钢…  相似文献   

2.
李龙  李小萍 《法律科学》2008,97(1):29-38
在宪法原则中,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标。人民主权表征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基本人权保证了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但在传统的理论中二者存在着何者优先的张力。哈贝马斯的宪法有效性理论认为,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形成于公民的自我理解,是主体之间商谈的结果,宪法的承受者同时也是法律规则的创造者。宪法中的人权与人民主权原则是同源的,是互为前提、相互证成的;人权使得人民主权的合法行使成为可能,人民主权在法律上的制度化是人权本身的要求。因此,宪法人民主权原则与基本人权原则之间的紧张可以通过宪法的有效性而沟通。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学法学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目录专业论文题目授予学位姓名指导教师法学理论物权体系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设计博士刘保玉梁慧星教授法学理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博士孙新强梁慧星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2005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专业论文题目授予学位姓名指导教师法理学认识论语境中的法律真理法学硕士秦强范进学教授宪法学行政法学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研究法学硕士周炎生肖金明教授宪法学行政法学宪法视野中的沉默权研究法学硕士王晓娟肖金明教授宪法学行政法学法治政府的构建—以行政许可为视角法学硕士李胜强肖…  相似文献   

4.
钭晓东 《中国法学》2020,(1):202-220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环境法治客观条件与话语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环境法学研究须予以适时因应。环境法学的核心范畴、研究方法与基本话语廓清了新时代环境法学研究格局。作为环境法学研究逻辑起点和环境法律现象认知的中介概念--核心范畴及其建构须对新时代的转型需求予以回应,从一元的权利或义务本位走向二元的"权利-义务"范畴。环境法治客观条件的变化凸显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化需求,这意味着环境法学研究方法须对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化予以关照,环境法学方法本身也应走向科学化与层次化。中国环境法学研究要走出西方话语禁锢,实现话语自觉,建构中国学术话语权,必然需要回归到中国环境法学话语的主体性特征,走向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的田野,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国环境法治资源,坚持开放并蓄的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5.
《法商研究》2005,22(6):156-160
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人性化:一个概念的澄清张德淼陈柏峰(1.90)……………………………从引证看法学———法学引证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成凡(1.146)…………………………………制度角色和制度能力———以元杂剧为材料……苏力(2.73)事实与规范的二分及法律论证焦宝乾(4.52)………………………………………道家判案的逻辑模式及其衡平机制周兴生(4.58)…………………………………人权保障:作为原则的意义林来梵季彦敏(4.64)………………………………通过司法实现宪法社会权———对各国宪法判例的透视龚向和(4.131)……………………………  相似文献   

6.
知情权作为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衡量一国民主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可见,党把公民知情权提升到一个新的政策高度。本文试图从行政法学层面对知情权展开剖析,以及对公众参与意识,舆论监督与政府权力运作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保障公民参与权,推进政府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法学在性质上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 ,因此 ,行政法学应立足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 ,行政法律制度既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 ,也是其归属点。目前 ,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不仅理论研究脱离实践 ,实务部门也在排斥理论 (界 )。这种脱节现象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深层次文化传统的影响 ,又与制度欠缺相关 ,如缺乏行政判例制度、人员合理交流制度等。走出误区的途径是转变观念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站在中国行政法学百年发展的历史图景之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应该善待概念行政法学的方法论和知识论。外接管制的新行政法强调横向地研究"事务"而不是理论,它有自己新的价值范畴和问题域。但是,政府管制之下的新行政法只有借助概念法学的范畴体系和逻辑思辨方式,才可能实现其功能主义的目标,否则将陷入"问题陷阱"。台湾概念行政法学的发展方向值得祖国大陆借鉴,在概念法学的塑造下,部门行政法与政府管制研究的结合之路是祖国大陆行政法学的可欲之路。中国行政法学的困境不是概念法学的困境。外接政府管制的新行政法,一定程度上将弥补司法审查制度缺陷带来的概念行政法学的功能性不足。  相似文献   

9.
连续三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兴(新型)权利研究已成为法学研究的固定领域,并在研究中坚持实践导向.梳理2016年新兴(新型)权利研究成果,以大数据、科技进步与现代治理转型等权利生成背景与实践需求为权利分类标准,统合研究具体类型的新兴(新型)权利及其法律问题,旨在厘清各类权利本质内涵、建构权利保障制度体系、弥合理论与实践距离,这也是深化权利研究之实践导向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概述: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石——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条平衡/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中国法学,1993.1.P52论行政法的精神/杨寅∥行政法学研究,1993.2.P52应当确立行政法概念/刘惊海∥法学与实践,1993.4.P7在宪法统帅下市场经济呼吁完善行政法/张尚(族鸟)∥行政法这研究,1993.2.P11邓小平行政法制思想初探/徐红麦∥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3.1.P20  相似文献   

11.
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文化和制度现象,是与法和国家一同出现于人类社会的。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法学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而法学的基本矛盾就是权利和义务的矛盾。因此,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是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体,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国际法是法学中的一个分支,是法律中特别的一种。因此,研究国际法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国际法学的基本问题,这对于深刻理解一些国际法律现象,促进国际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法学理论性质应定位为应用法学,以行政实践为基础,以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为研究出发点,使行政法学理论能服务于现实的行政实践活动,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法学学科——行政法学虽然八十年代初才恢复,但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1987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党的十三大对行政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发展,行政诉讼立法的开展和丰富的行政法制实践都迫切需要理论的回答,从而促进了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加快了行政法制建设的步伐。一、几项重大活动 (一)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为我国法学理论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使我国法学工作者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要从法律和预算两个方面控制行政机关编制的机制;要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本制度;要改善执法活动,建立人民申诉制度和劳动仲裁制度并加强对行政工作和行政人员的监督。 (二)人大法委会行政立法研究组。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对行政基本法的框架作了研究,根据新  相似文献   

14.
分析法学对行为概念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法学、刑法学及行政法学领域对行为概念的研究 ,为整个法学对行为概念体系的原理性构建提出了要求。分析法学 ,尤其是霍菲尔德的权利概念元形式的分析框架 ,提供了在法理学层面上构建行为概念体系的一种思路。按这一思路 ,行为概念有四种元形式 :事实行为、法律行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它们与霍菲尔德提出的四种权利概念元形式一起构成八个法律基本元素 ,共同体现了法律的逻辑推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权利研究是理论法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课题,是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权利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突破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范式;确立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学基本范畴的地位;确立权利作为法学基石范畴(权利为本位);权利本位范式的形成及其广泛运用。权利研究必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深入展开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宪法价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宪法在目的和手段两方面体现其基本价值。作为宪法的实体价值,人民主权植根于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并成为近现代立宪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在宪政实践的不同层次上得以实现;作为宪法的形式价值,权利——权力秩序的任务在于调整和理顺宪政社会中权利与权力这一政治矛盾的关系,是人民主权得以实现的基本形式。这两重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然要求现代社会保证宪法的至上权威,完善宪政制度和组织结构,实现宪法主治  相似文献   

17.
这次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总结了我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经验,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建国以来最完善、最好的一部宪法修改草案.它将宪法的性质、意义和可能起的作用写得清清楚楚,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法学理论问题得到科学的解决.宪法修改草案序言的最后一段说:"本宪法记载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人民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  相似文献   

18.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健全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明  宣章良 《法学杂志》2006,27(6):100-10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要举措。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符合宪法、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要求。当前,人民监督员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有关制度安排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发展。我们要按照法治原则的要求,积极地、及时地进行理论探索、立法研究、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9.
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要举措。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符合宪法、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要求。当前,人民监督员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有关制度安排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发展。我们要按照法治原则的要求,积极地、及时地进行理论探索、立法研究、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宪法保护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纪宏 《法学家》2003,(3):45-54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这项权利作为宪法权利应当获得什么样性质的宪法保护却是被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长期忽视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立法机关在法律中有义务规定政府在公民受教育权实现方面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保障责任,而在政府无法承担有效保障责任的领域,公民应当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自由.在受教育权上确立政府的最低限度的保障责任目的就是为了使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具有对抗政府权力的功能,可以建立宪法权利至上的法治观念.作者指出,当前,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关键是要求政府必须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提供完全和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