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末尾,都署有“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字样,我认为这样写并不确切。调解书与判决书的法律效力虽基本相同,但严格讲,还是有所区别的。 第一,调解书与判决书性质不同。调解书是纠纷当事人经调解自愿协商的结果,是人民法院认可的;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对案件作出的裁决。第二,调解书与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而一审判决书则需等十五日法定上诉期限过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第三,调解书在送达当事人之  相似文献   

2.
读了《学习与辅导》一九八六年第八期刊登的陈寅、林洋、钟晓照三同志探讨《“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是否正确》的文章,很受启发,萌发了一点想法,提出来商讨。陈寅、林洋两同志对“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提法(以下简称“提法”)所作的语法上的分析,我完全赞同。但是,就制作调解书的整体而言,在调解书末尾写上“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段话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妥当的。一、“提法”的来源缺乏法律依据。它出自1979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  相似文献   

3.
判决书、裁定书与调解书等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形式,只能以人民法院的名义制作。实践中,判决书、裁定书与调解书的首部,都做到了冠以人民法院的名称。但是,在尾部署名上,各地法院的写法不尽一致。有的在主文下面,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审判员署名上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在许多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调解书的结尾部分都注明:“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我认为这样写法严格说来是不够确切的,应改为“本调解书送达后,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具有同等效力。”因为调解书与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不同的。调解书是在送达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接到调解书之前可以翻悔,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条规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翻阅了一些法院制作的二审民事(包括经济案件,下同)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发现这些司法文书在引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维持原判的判决书,只引用程序法,未引用实体法;改判的判决书,只引用实体法,未引用程序法;发回重审或准予撤回上诉的裁定书,未引用相应的程序法,甚至引用了实体法;调解书未引用法律条文。另外,还发现有的司法文书,只引  相似文献   

6.
在制作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时,除了文书的格式、内容要符合规定和写作要求外,还有两个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一是在日期的表述上,有些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中采用的是“农历”,如“一九××年农历腊月×日”。二是在计量单位的表达上仍然沿用旧制,如宅基地长“×丈×尺×寸”,或长“×弓×尺×寸”,货物重“×斤×两”等。以上这类表述都是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一般民事案件和经济合同案件的有效方法,更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在调解中,审判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促使绝大多数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了纠纷,效果往往很好。人民法院在制作调解书中,总要写上“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对案件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审理后制作的法律文书;二是双方达  相似文献   

8.
最近,发现有的民事判决书或调解书在判决或调解的具体内容之后写有“以上各项,自本判决(调解)书生效后××日内执行完毕”,或“以上各项,自本判决(调解)书送达后××日内执行完毕”。我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调解民事、经济案件的调解书,是否可以在受送达人下落不阴或采用民事诉讼法第5章规定的送达方式无法送达时公告送达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调解书不宜公告送达,理由是:一、调解书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制作的,因此它与判决书、传票等强制性、指令性的法律文书不同;民诉法第102条明确规定了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翻悔的,人民法院应进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这就说明了调解书的生效必须以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书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民事判决书与调解书中有关财产条款方面存在的弊病编辑同志:民事判决书与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常用的民事法律文书,这两种文书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与约束力。在审判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两种文书的条文中,在财产方面的物品价...  相似文献   

11.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通过调解方式处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的内容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同判决书、裁定书一样,都是人民法院制作的重要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形式。制作好民事调解书,对于及时解决纠纷,促进安定团结,宣传社会主义法制,预防和减少纠纷,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法院的离婚调解书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几句话‘现×××起诉来院,要求离婚。在本院调解中,×××亦认为难以和好相处,表示同意离婚。调解无效,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下’,我认为,在调解书中引用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中的‘调解无效’一句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民事案件采用调解方式结案的一般在70%以上。所以制作好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非常重要。最近,我市金牛区人民法院对各类民事案件的调解书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民事调解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一、案号书写不规范。案号是民事调解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归档  相似文献   

14.
夫妻为闹离婚在法庭上唇枪舌战、你死我活,但当法院的“离婚调解书”拟定后,法官却发现夫妻双方感情已和好如初。于是,“离婚调解书”换成了夫妻皆大欢喜的“不准离婚”判决书。2000年7月,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件妻子吴雅诉丈夫陆剑雄离婚案,这是一起因丈夫好赌不思悔改而引发的离婚诉讼,在法庭上双方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回家后,女方一气之下服毒自杀未遂,可在轰轰烈烈地大闹离婚且法院已同意离婚之后,法庭拟定的离婚调解书却没有办法发送下去。在进一步调查之后,法官发现了背后的另一段故事……,于是改发了一份特殊的“判决书”:不准离婚!此事一时在成安区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一  相似文献   

15.
写下这个题目似乎很荒唐,因为中国还没有同性恋结婚又闹离婚的先例,但我最近发现一份某县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上醒目地写着,原告×××,男;被告×××,男。案由:离婚。两个男人怎么会离婚呢?再看判决书末尾还盖上一个长方型的蓝戳:“此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法院大印自然不少,这就使人不得不信,又不敢全信。打电话到法院,法院说没办过这样的案子,于是我报出了民事调解书的字号,经再核查,方知被告应为女,系“笔误”所致。  相似文献   

16.
离婚案件的调解书和判决书,应注意写好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正确确定案件当事人。由于离婚案件是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因此案件的原告、被告,只能是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当事人是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则应当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离婚案件终结诉讼的裁定书,不能将死亡的一方再列为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不少基层人民法院在刑民案件判决书中的最后部份,往往写道:“如不服本判决,可于接到判决书次日起十日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这样表述法律所赋予被告人的上诉权利,似还有欠妥之处,值得注意。根据刑诉法和民诉法的规定精神,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既可以书面上诉,也可以口头上诉;既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司法实践中,有的审判人员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仍使用原案号。如朱××诉×××综合厂购销合同纠纷一案,一审于1988年6月20日作出了“东法经字(87)第7号”民事判决书。  相似文献   

19.
有一经济纠纷,经过被告所在地两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历时两年,先后作出自相矛盾的调解书、通知书、裁定书、判决书七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重复撤销、中止五次,造成审理程序上的混乱,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致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长期得不到保护.案情与审理经过是这样的:原告,某贸易公司;被告,某生产资料门市部.一九八○年,原告通过某工厂采购员方×的介绍,向被告预购化肥,并通过银行将货款×万元直接电汇给被告帐户内.被告又通过社会闲散人员牟××再通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85)民请第27号请示报告及所附美国加利福尼亚高等法院给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蔡××与周××离婚判决书副本收悉。经与有关部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