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大牛在那次差点要了他命的“体检”中死里逃生,已经8年了。那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迄今惟一的一次“体检”。但是直到今天,他仍不清楚那次“体检”的真相。 这位55岁的安徽枞阳县农民记得,1995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上面来人”叫他到镇卫生院去“体检”。章大牛的妻子周真梅说,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去了,因为据称“体检”是给农民服务的,“有病给你治病还不要钱”。这对平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年轻时就非常有成就,有一次,朋友送了他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以表示对他的肯定。几天以后,一群人到柏拉图的家里做客,看到了那把漂亮的椅子。问明来处之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上了那把椅子,疯狂地乱踩乱跳!并一边嚷着:“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与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相似文献   

3.
这并非一位在小说中才看得到的传奇人物,而是一位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他就是中国海军航空兵功勋飞行员赵学礼大校。赵学礼的人生,是闯禁区、攻难关、抗风险、斗死神的人生,他以过人的胆识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在祖国的海天之间,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奇勋,镌刻了一条又一条辉煌的航迹。一次特殊的跨国飞行那是1993年1月,有一架飞机在海口机场受到重撞,机头雷达盲降设备和自动驾驶仪遭到严重损坏,座舱已不密封,虽经两次修理,机身仍带有11处故障。上级决定,将飞机分阶段飞赴俄罗斯修复。俄罗斯官员在谈判中预言:“中国人不可能完成这次风险飞行。”  相似文献   

4.
选择的智慧     
延君 《党政论坛》2009,(20):31-31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去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份答卷中,贝尔纳的答案获得金奖。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5.
巴拿马城专电 曾经继托里霍斯将军之后担任过巴拿马军队司令的帕雷德斯将军不久前发表一次谈话,提出在巴拿马举行一次公民投票的建议。他主张巴拿马人民必须就这样一个问题作出抉择:是愿意巴拿马变成美国一个州还是愿意巴拿马继续独立,要是愿意巴拿马变成美国一个州,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要是还愿意巴拿马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那  相似文献   

6.
李普 《瞭望》1986,(10)
刘帅早年在川军中的威名,一九八五年我在四川听到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和解放后四川省政协常委中两位过去川军的高级将领有关。其中有一位曾率一旅之众和率一个团的另一位对阵。省政协有一次开会的时候,他对那另一位说:“那次我上了你的当。你打着瞎哥的旗号,我以为真的是瞎哥来了,只得赶快撤走。” 这位“瞎哥”,就是刘帅。西方记者称他为“独眼将军”。他在川军中多次负伤。二十四岁打掉一只  相似文献   

7.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 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  相似文献   

8.
这两天,在北京西三环八一湖桥下国家科委专家门诊部行医的郑云甲有点沉不住气了,不然,他绝不可能抽身出来找我,因为病人随时有可能叩响他的诊所大门,随时可能叫响他的门诊部的电话.他是带着无限美好的愿望,从唐山来北京行医的.一年了,那各种类型的腰腿痛病患者治愈了不下一千了.他们都是在本地医院转了几圈无望之后才求助于郑云甲的.他们当中有部长,也有一般干部,有高级工程师,也有普通工人.但无论他们是被担架抬来的,还是拄着拐来的,也无论是被人搀扶来的,还是自己忍痛走来的,可通过一次或是几次十几分钟暂短的按摩之后,却都是轻松地跨出门诊部的.  相似文献   

9.
接受不完美     
海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贝壳。一个小男孩儿每拣起一个,瞧一瞧,然后就随手把它扔掉。就这样,他已经拣了一个下午,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贝壳。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他却觉得遗憾,因为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除去这个斑点,它该是多么完美呀!于是,他刮去了  相似文献   

10.
思呈 《各界》2010,(3):2-2
黑熊怪可谓是《西游记》妖怪中最有品位的一位。他第一次亮相时,黑风山很静谧,芳草坡前,一个黑汉,一个道人,一个白衣秀士,正坐在那里高谈阔论。这黑汉便是黑熊怪。仅“芳草坡前”四个字,仿佛可见那阳光如洗,闻得那草木芬芳。三两知己坐而论道,讲立鼎安炉,白雪黄芽,哪怕是旁门左道,也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四川省长肖秧在一次会上有一段讲话很是实在。他说,有的乡镇企业说起来很热闹,一年搞了多少午亿。那只是  相似文献   

12.
杨海亮 《党政论坛》2011,(14):46-46
彭德怀同志在任国防部长的时候,有一次到东海前哨一个炮兵阵地视察工作。开始他发现阵地负责同志对敌方情况掌握不准,后来又发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战备要求时,他发火说:“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  相似文献   

13.
谁来护法?     
我对沧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在特殊的年份我曾以特殊的身份在那儿勾留过.听说蒋子龙是沧县人,我问他是哪村的,他说窦店,我说我在姜庄子住过,离你们家八里地,我家文秀住窦店.他说我怎么不知道,是哪一年?就是反右以后干部大举下放的1958年,原来那一年他已经参军走了.我是戴上帽子的右派,罪状之一是替某一个后来也成为右派分子的大学生抱过不平,出主意说,你可以写信给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监委申诉,这就是“挑唆”右派分子向毛主席猖狂进攻了.到达沧县城关那一晚上,在狭窄的剧场看了京剧《宋士杰》,听到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同志在任国防部长的时候,有一次到东海前哨一个炮兵阵地视察工作。开始他发现阵地负责同志对敌方情况掌握不准,后来又发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战备要求时,他发火说:"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当晚,彭总在这个团吃晚饭,发现团长没到,就叫人把他请来。彭总拉他坐在自己身边,说:"我今天又说错了话,向你道个歉吧!不该说要把你撤掉,送军法处,其余的都对!当然,你认为不对的,可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然而,排除爆炸物却容不得人犯错误。不要说判断上的错误。就是手指上一次小小的粗心与疏忽,都可能引起爆炸,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对一个认识终究有限的个人来说,要在成千上万次动作中不犯一次错误,那真是难以想象的。但在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确有这样一位反爆炸破坏的专家。他就是解放军某科学试验场主任、反爆专家张志贤,今年四十九岁。他排除过上百种型号、上万件险情丛生的爆炸物品,死神在他面前怯生生地后退。有人说他“神”,也有人说他是与幸运相伴,但更有人说他是与死神相随。一句话:他被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迷雾之中,真可算是一个与“死神”打交道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量齐观、并列批评的文字达三十四处之多,另外单独批评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字又有二十二处,总计五十六处。他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制度说成是第二次浪潮的产物,社会主义已穷途没路,“几乎只有一场政治革命才能行得通”,才能走向第三浪潮的“实托邦”。他对社会主义批评如此尖锐,篇幅如此多,而该书在国内发行又如此广泛,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保持缄默,任其流传。  相似文献   

17.
刘九生 《各界》2008,(1):38-40
战国中期,燕齐海滨一带的方士竞相宣传,自以为自己真有了重大发现,发现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那神山远望如烟如云,上面的鬼物禽兽也像烟云一样漂动,近了看仿佛又沉没在水中.……  相似文献   

18.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的故事:英若诚小时候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寻不到他的时候再跳出来。令英若诚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无奈地走出来吃残羹剩饭。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会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9.
胡耀福是胡耀邦的胞兄.他是湖南省浏阳县中和乡苍坊村一个农民.1992年9月6日,他在老家溘然长逝,享年83岁.在胡家设置的灵堂中央,李昭(胡耀邦夫人)率儿女献的花圈非常引人注目,而最惹眼的还是挂在大门两旁那副挽联--"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作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民."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搭乘火车,检票登车后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火车刚缓缓开动,他不小心把一双新买的鞋子弄丢了一只在车窗外。有人大声对他说:快跳下去捡鞋子!可他非但没有跳下车去捡那只鞋子,反而把手中剩下的另一只鞋子也扔了出去。人们议论纷纷,都说他笨。而他只是以一种淡然平静的口吻说:在你们看来,或许我真的是笨。但是,我跳下车去捡那只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