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各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影响,而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机器代替人力的生产方式的广泛并迅速地传播.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翻倍增长,也表现为原来劳动者生产方式的改变.原先中世纪的社会结构被彻底改造,贵族、农民、手工业者等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中世纪的重要生产部门,手工业在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冲击下迅速衰落.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手工业发展状况也在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2.
一、工业的主导作用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  相似文献   

3.
樊鹏 《人民论坛》2021,(5):41-45
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蕴含着巨大的技术红利和发展契机,主要体现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技术和生产体系,颠覆或创新了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使用效率,蕴含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组织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创新动能。但同时,新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也产生广泛的负面外部性,表现为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加剧了经济不平等现象,新技术企业发展与互联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头部固化”趋势,以及技术在社会领域带来一系列新型“创造性破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群众》2021,(14)
正利物浦曾拥有辉煌的过往,也有过极度的衰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物浦依靠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迅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但从20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制造业转移等原因,利物浦的产业发展急剧萎缩,人口加速流失,老城空心化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田嵩燕 《时事报告》2010,(1):111-113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从手工生产时代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生产力以几何倍数迅速提升,世界经济由此走上高速运行的快车道。然而,高速发展和极度繁荣的背后总是蕴含着危机,当一个经济周期发展到极限时,经济危机就会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6.
关注     
《政协天地》2013,(2):76-77
第三次工业革命 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为代表的工业、产业,并引起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使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康瑞林 《人民论坛》2014,(3):250-252
从15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入一个贸易飞速增长的时代,然而此时期英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很多重要城市特别是那些依靠贸易而繁荣的港口城市的普遍衰落,这与伦敦在此时期经济、贸易的急剧扩张有着很大关系.南安普顿作为中世纪时期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与伦敦的贸易外港,伦敦对它的影响更为典型.伦敦的扩张是南安普顿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15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入一个贸易飞速增长的时代,然而此时期英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很多重要城市特别是那些依靠贸易而繁荣的港口城市的普遍衰落,这与伦敦在此时期经济、贸易的急剧扩张有着很大关系。南安普顿作为中世纪时期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与伦敦的贸易外港,伦敦对它的影响更为典型。伦敦的扩张是南安普顿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艺术媒介不但改变了艺术生产力,也改变了艺术生产关系,从而根本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艺术生产方式。艺术媒介分为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相应的,人类艺术的生产方式也可分为口头媒介生产方式、印刷媒介生产方式、电子媒介生产方式。"媒介工具论"对艺术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媒介本体论"对艺术前景则持悲观的态度,本文在马克思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发展的"适应论"。  相似文献   

10.
小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曾发挥过进步的历史作用。小生产观念对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作出过积极贡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小生产观念日益成为生产社会化的障碍。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小生产传统的国家,小生产观念犹如汪洋大海,影响广泛而深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后期,圈地运动所导致的英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贫困和流民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英国社会的核心问题,在官方的济贫法制度出现以前,英国民间慈善救济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民间慈善救济表现为分散性慈善救济和有组织的慈善救济两种形式。民间慈善救济的兴起不仅为缓解英国社会的贫困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推动了英国官方济贫法制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接连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导通讯、生物工程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以及与之相应的新兴产业,它们强烈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这种技术上的新飞跃正在继续发展,它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技术革命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故称“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社会生产方面:(1)由于电子计算机化、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促进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传统工业趋于衰落(被称为“夕阳工业”),新兴工业蒸蒸日上(被称为“朝阳工业”),引起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3)新技术革命突出了“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丰田公司创立了一个以减少浪费为特色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系统——丰田生产方式.丰田公司因此摆脱了困境并获得了巨大成功.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鲁斯教授等三人共同出版<精益生产方式——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在总结了"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将丰田公司的这种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方式",并在全球广泛传播和应用.1996年<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一书的发表,进一步把丰田经验发展成为"精益管理"理论.近年来它又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并扩展到其他行业.如果说20世纪初福特流水线生产方式拉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把制造业从手工生产推进到规模生产的新时代,那么精益管理则是一架"改变世界的机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变革时代,管理制胜.精益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丰田等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典型.它的成功扩散说明,这种管理思想或方法完全能够成功地移植到其他企业中去.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从美国开始的,大体在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完成,主要是以发明纺织机、蒸汽机为标志。在这期间,英国各个工业部门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建立了大机器的工厂制,并使社会最终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抗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郑言 《政策瞭望》2012,(7):54-56
近期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专题论述了当今全球范围内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革命,即数字化革命。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让数字化革命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软件更加智能,机器人更加巧手,网络服务更加便捷。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会对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并改变就业的格局。第三次工业革命意义何在?其对制造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需要予以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何哲 《人民论坛》2021,(5):8-11
纵观整个人类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史,当前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甚至大于工业革命对社会所带来的意义。历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文明会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崛起,一些则衰落。对于中国而言,必须抓住此次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并在制度准备上做好充分的提前设计和规划,为进入下一个漫长的人类文明新阶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以往我们都是对其高度评价.但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环境治理,才改变了环境污染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形成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校园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与校园文化■吴崇华在社会转型期,不仅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表现也在迅速发生变化。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现象的校园文化,当然也不例外。随着高等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校园文化也凸现出来,逐渐引起研...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晚期英国纺织业经历了巨大变革。在外来织工、技术发明的刺激下,家庭生产制取代行会生产制,乡村取代城市成为纺织品制造中心。同时,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需求,外交和财政政策也促进了本国纺织业的发展,纺织品取代羊毛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英国完成了由原材料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孟韵美 《人民论坛》2014,(9):239-241
中世纪晚期英国纺织业经历了巨大变革。在外来织工、技术发明的刺激下,家庭生产制取代行会生产制,乡村取代城市成为纺织品制造中心。同时,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需求,外交和财政政策也促进了本国纺织业的发展,纺织品取代羊毛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英国完成了由原材料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