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记者碰到京郊农民谭秀珍,她急协地说:俺家今年打了11万斤稻子,合大米有7万多斤。可俺乡里的粮站说了,今年的粮不收了,自已去卖。说是十四大开完,就搞市场经济了。俺搞不懂,搞市场经济就不管俺农民了?我该上哪儿找市场去呢? 据谭秀珍说,她家住通县台湖乡田府村三队,1992年开春时,村里号召大伙儿承包土地种粮食,讲的是乡里粮站负责收购。这两年种粮没啥“油水”,别家都不肯多承包,只有她和丈夫张玉科“实心眼”,  相似文献   

2.
张杰昌,是山东嘉祥县的中年庄稼汉子,刚刚同笔者接触时还有点拘谨。可是,一扯起算成本帐,念“效益经”,他的话匣子便打开了。一九八一年夏天,他家经济上还不充裕,收了小麦却没钱买化肥“喂”秋庄稼。当时,他毅然卖掉三百斤小麦,买回一千斤碳氨。为啥敢冒这种饿肚皮的风险?他答道:“我琢磨;卖一斤小麦可以买回三斤碳氨,一斤碳氨可以变成一斤棉花或三斤左右玉米。这样从夏到秋就能把一斤小麦转换成二、  相似文献   

3.
让我讲,还得从俺村说起。 俺村叫老富沟,在太行山的一个小山旮旯里。“老富沟”这名字中听,其实俺村是个“山象和尚头,吃水贵如油,路有尺把宽,风都不想留”的穷山沟。祖祖辈辈穷怕了,不知啥时候就起了这么个吉利名字。俺家乡地盘不算小,约模300多  相似文献   

4.
看那一大群鸭子,密密麻麻多少只? 看那一筐筐鸭蛋,白花花的多喜人! 过去,一个普通的生产队也养不了这么多鸭子,一次也不可能交售这么多的商品蛋。现在,有些养鸭专业户却有这么大的本领。浙江省绍兴市大和公社“养鸭大王”沈宝昌(左)喂养的母鸭平均每只每年产蛋三十六斤!他联合养鸭户十四人,合股办了三个蛋鸭场养鸭六千二百只,浩浩荡荡几大群。去年一至九月就交售鸭蛋七万斤。  相似文献   

5.
小麦总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二位的山东省,终于把梦想变成现实。据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小麦总产可达到365亿斤,比去年冠军总产量高出30亿斤以上,首次成为全国小麦总产冠军。  相似文献   

6.
俺有啥说的,俺不就是向国家卖一万斤对虾吗,区长为俺挂过花了,就中了。俺土里刨食的庄户人有啥能耐,要不是政府帮扶着,家业早就败啦。 俺是寒亭区高里镇北韩村人,35岁了。去年区里号召到渤海湾开发滩涂,说养虾能赚大钱。俺寻思,这些年肚里喂圆了,就是腰里钱包瘪一点儿。上级号召搞商品生产,可俺光知道养鸡喂兔,没干过啥大  相似文献   

7.
1995年元月的一天,北京友谊医院手术室门口和走廊上,60多名干部职工自发聚集在这里,神情凝重。这是王守清的手术牵动着大家的心!三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手术室的大门打开,医生们满脸汗珠走出来。手术顺利,取出了一个重达16斤的纤维瘤和包在瘤中已经坏死的右肾。人们惊讶:十多年来王守清竟是怀着这么个沉重的肉瘤坚持工作的! 王守清从1990年初担任铁十六局四处党委书  相似文献   

8.
林嵬 《瞭望》2000,(19)
54岁的河南温县杨垒镇东留 石村农民刘喜旺是个远近 闻名的“农民育种家”,曾痴心于小麦高产良种培育近20年,也曾育成过两个小麦高产良种。由于花不起钱请科研部门审定,索性自己定名为“喜旺 181”和“喜旺 182”,用二斤麦换一斤种的方式向周边群众推广,群众用了都说好。可1997年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刘喜旺“小麦高产再攻关”的信念动摇了。当年,他转行研究当地传统药材地黄、山药高产品种选育,很快就把原来鸡蛋大的地黄种得像茶碗,把茶杯粗的山药种得赶上小腿粗。如今前来求种的人络绎不绝,高兴之余…  相似文献   

9.
知足吧     
馒头向小麦诉苦:“俺和面包都是你生的,为何它比俺身价高?”小麦对馒头说:“因为面包久经‘烤’验,高点很正常,你天天洗桑拿也不错,看看人家麸皮都沦落成饲料了也没埋怨过我,你知足吧。”  相似文献   

10.
俺是河北蠡县武家营村的农民,过去的日子是罐子没鼻——别提啦。如今的光景,俺用个啥词来比方呢,求先生翻遍了大辞海也没找着,反正是够上“传奇”这俩时髦的字了。 俺的大号叫张树明,都怪俺是个穷光蛋,人们就蛋子、蛋子的叫开了,臊死人了!有啥法子,谁让你穷呢?十年前,有人给俺算过命,说是俺这辈子能盖上三间土坯房、买上两节躺柜,外加一辆“大水管”  相似文献   

11.
吴象 《瞭望》1994,(18)
农村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至今已经15年了,回头看看,这15年是不是可以划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段:从79年到84年,粮食、农产品增长得快,农民的收入了增长得快,城乡皆大欢喜 从79年——84年这一段,粮食生产迅速发展,谁也没想到这么快解决了大多数农村的温饱问题。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因素第一条是实行了家庭承包,第二条恐怕就是粮食提价,提价打电提的幅度相当大。同时,国家还决定进口粮食,让农村,农民休养生息。这几条措施,使农村经济大受其益,所以农民热情高涨。几年粮食生产连上两个大台阶,每个台阶增加产量1000亿斤。这是历史上也很少有的连续几年这么大幅度增长的情况。那几年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很快,年递增率达到1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得多,农产品增加很快,所以政府满意,农民满意,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12.
当黑虎滩开始实行分工分业、专业化包干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种田人少了,粮食会不会减产? 春去秋来,金色的答案摆到了这些人的面前。黑虎滩的粮食专业户用自己的双手,先棒出一个金灿灿的小春,又捧出一个金灿灿的大春——一九八三年小麦平均亩产六百四十斤,比上一年增加近百斤;水稻虽然在分蘖拔节的旺季受了旱,又在扬花吐穗的关键时刻遭到低温灾害,亩产仍然上了千  相似文献   

13.
京郊农村深受欢迎的科技顾问团,初建于六十年代。一九六二年,担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同志倡议成立了京郊第一个科技顾问团——小麦科技顾问团。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个顾问团成功地使京郊小麦由一九六一年的平均亩产八十三斤提高到二百二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6,(29)
“没有政府救助,俺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西村村民张照永指着自己的新家,言语中满是感激。张照永双腿残疾,妻子又有病,多年来一直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屋里。东营市实施的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使他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和张照永一样,全市已有1500多户农村特困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这是东营市构建农村保障救助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引鱼入口     
“首都居民吃鱼难”已经是公认的老问题了。农副产品价格放开后,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 六千五百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使首都市民每人每年能吃到六斤海鱼,国家一年要补贴这么多钱。可是,这并没有换来首都市民的笑脸。那些欢蹦乱跳的海鱼从远至舟山群岛、近到山东半岛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再经过水产局批发到二商局,二商局再把它们分配到各个销售网点,中途的“火车票”、  相似文献   

16.
宋晓东  周岩森  归欣 《瞭望》2020,(2):32-33
中原沃野,范范其麦。在河南省西平县二郎镇,冬小麦齐刷刷地冒出头,迎着寒风装扮着中原大地,一片盎然生机,昭示着丰收的希望。2019年夏天,这片麦地刚刚创造了新佳绩:强筋小麦亩产超过1300斤。“今年(2019年)是丰产又丰收,一亩地比去年增产将近200斤,多赚好几百。”种粮大户张四新说。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专页     
《瞭望》1988,(28)
,,日.‘.自甲-.闷.,.,~.,听说鲤鱼要跳龙门姚金才守了这么多年了,不能前功尽弃。越来越高吉俊明虚张声势—有感于某些企业的公开招标房志强辍正尸-气_尸,气.J户.狐黝穿’攘爹】瀚于守洋李透:这鸟地方,交椅比俺梁山还多吉明林二写漫画专页  相似文献   

18.
案头摆着我国粮食发展资料:全国粮食总产量由三千亿斤增加到四千亿斤用了十四年时间;突破五千亿斤用了六年;闯过六千亿斤用了五年;跨越七千亿斤用了四年;拿下八千亿斤只用了两年。但由于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一九八五年粮食产量又降到八千亿斤以下,为七千五百八十多亿斤。而“七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亿  相似文献   

19.
俺是沈庄村第十三任党支郜书记,干这行当已十年出头了。刚接这摊子时,俺村是全淮阴市1万6千多个村子中最贫穷的村子之一。穷成啥样子?有段顺口溜说得很靠边(相似):年平收入40元,口粮  相似文献   

20.
表彰讲分寸     
名可名 《党政论坛》2009,(20):26-27
一个孩子在山西广宁的河道上,捡到一个背囊,里面装着银子。这孩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感到很害怕,就把这个背囊拿到他的舅舅家。舅舅是个本分人,想到这些银子的主人可能正在为丢失钱财着急上火,就把这个装着银子的背囊,交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