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青绘家园“大型赈灾献爱心笔会在首钢举行本刊讯近日,“丹青绘家园“大型赈灾献爱心笔会在首钢文馆举行,这是为悼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首钢总公司、“平安中国,艺海传情“  相似文献   

2.
计红绪,是一位多产、高产的作家,“以商养艺”,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最近,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和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中国歌舞团等单位准备联合主办一场大型《毛泽东诗词》歌舞演唱会,为此笔者走访了计红绪。  相似文献   

3.
1996年8月14日——16日,“中国与世界:面向21世纪的传播与文化”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文化传播研究所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传播学院共同主办,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美国中国传播学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4.
简讯     
《工会博览》2010,(13):41-41
本刊讯日前,由北京市风筝协会主办、燕山石化公司承办的“庆祝燕山石化公司成立40周年暨北京市第23届风筝比赛”在燕山石化公司拉开序幕。北京市风筝协会秘书长徐荣珍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她指出,燕山石化公司作为闻名全国的大型石化企业。不仅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多年来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中国传统的风筝事业。展示出企业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熊建 《法制博览》2010,(18):80-80
最近几十年,中国人把《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哪个不算?区别就在这“大”——伟大。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6.
吴钩 《法制博览》2009,(23):79-79
古今中外的官场或者官僚,都是一个特殊的阶层或群体。许多人把从政作为人生理想,中国自古就有把“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相提并论为人生两大快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朝政界发展,政治既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因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官场文化。  相似文献   

7.
杨陌 《法制博览》2010,(16):71-71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被媒体炒得极热。中国人可以无比骄傲地说“我的祖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文化”……诸如此类。但自信心刚刚开始膨胀的中国人只顾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忘记了去思考我们的文化对我国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有和帮助。毕竟“文化大国”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名头。  相似文献   

8.
上海世博文化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国际展望》2011,(2):73-89
世界博览会因其“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而享有美誉,是开展文化外交,寻求同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各国推动文化外交的重大机遇。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下设立了“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副主题,致力于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时半年的世博文化外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从事文化外交的能力,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更为深入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武家奉 《工会博览》2023,(20):37-40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笔者以“周公礼乐思想”为例,探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2009,(8):F0003-F0004
陈书谦,艺名陈树谦,字“书缣”,号“雅馨斋主”。山东栖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对外联络部书画协会原会长;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常务理事;中外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名家网艺术委员会顾问…一以隶书、楷书、行书、行楷和行草为长。作品从汉魏人手直抵晋唐,宋四家临池不辍,元明清苦心背摹。师古不泥古、创新不守新,在“艺海泛舟”中摒弃“知足常乐”观。其隶书,取蚕头燕尾而不板。苍劲雄健,写于纸犹如刻于碑,求破边以显千年风化之神韵。其行书取二王之风张弛有度、婉丽典雅、潇洒飘逸;其行草取张旭、怀素之风龙飞凤舞、惊蛇出草、云卷云舒。创作中,将情境与意境结合;将技术与艺术共融,善行云流水、激情奔放、一气呵成;善多体共容、错落有致、大小相间,在多种字体的穿插中,彰显浪漫色彩。在动静中抒发情感;在扬弃中形成刚柔相济、洒脱大气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高级艺术殿堂参加大展并获金、银、铜奖。入编《中国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等上百部大型辞书和名家典集以及挂历、邮票并题短等,有的作品被高级机关作为高级礼品赠送外国总统和政要;有的发表在专业报上或专业艺术网上;有的被镌碑于名胜或摩崖石刻或著名旅游景区;有的被捐赠予亚运会、奥运会和慈善机构;有的被国内政要、高级将领、国内友人、海外华侨及多家艺术馆、博物馆、高级机关、高级军事院校、高等学府、大中型企业、高档宾馆、度假村收藏或饰壁。被书画艺术团体授予“百名中国书画名家”称号。被誉为“当代中国实力派书法家”、“德艺双馨书法家”。  相似文献   

11.
“国语”/普通话和汉字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特有现象,体现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两岸中国人联系的天然纽带。近年来,台湾当局打着人权、族群平等、保护“濒危语言”等旗号,出台了一系列以抬高闽南方言地位、创制通用拼音、删减文言文比例等为标志的语言政策,企图借助语言文字的政治蕴含,塑造新的“国家认同”,与中国形成区隔。台湾当局这种语言文字领域中的“文化台独”具有很大危害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两个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为新时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径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日前,伴随着大型歌舞表演《追梦》的上演.第九届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闭幕式在北京汽车绅宝车间举行。闭幕式上表彰了在“文化艺术节”各项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7家单位,以及在文学、文艺方面才艺突出的职工文化工作者和文艺骨干。金隅工会荣获此次职工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开始, 美国重要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艺术文化中心”开展了“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的研究课题。该项目着重研究美国政府在艺术及文化决策方面面临的重大难题。《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是其向美国政府提交的一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弥尔顿·C 卡明斯博士执笔, 对美国70余年来的文化外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并总结了美国政府文化外交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对此做一简要介绍。“二战”后美国文化外交的基本情况“二战”结束, 冷战接踵而至, 美国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和文化斡旋。在由美国人占领的前…  相似文献   

15.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娘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18):50-50
“符号中国系列”丛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套包括《中国印》《中国书法》《中国玉》《中国京剧》《中国瓷》《旗袍》《北京胡同》《太极》《中国茶》《中国玉》《中医》《笔墨纸砚》等12本书。是中国出版界第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的全景式扫描、梳理和记录,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忠实地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更好地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如果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中国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几乎肯定会换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国,吃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人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国政府不懈地宣示与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持一种平和与理解态度,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一种错误知觉——“中国威胁论”也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某些国际舆论中的一种“时尚”,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能源威胁论”、“文化威胁论”、“人口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等。因此,深入透析“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并揭示其逻辑盲点和错误知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正确探寻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国际关系学的“中国学派”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中国崛起已经并将继续对21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中国的思想、哲学、文化为“中国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资源。中国学界对“中国学派”国际关系学理论的探索,表明了中国学人的自信心和“成为知识的生产者”的志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