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基于在山东省淄博市进行的缠足女性田野调查资料写成。通过对她们的口述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其他文本,作者试图阐释由缠足女性"自我言说"构成的妇女身体解放的历史,力求更准确、细致地把握缠足女性思想观念与习俗的转变以及为解放战争所做出的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2.
《妇女时报》的编辑者自觉地大规模刊登女性照片,这在女性报刊史上尚属首次。这些女性摄影形象展现了清末民初上海中上层社会女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性别观念。她们既是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又借助于媒介的构建作用而反作用于女性群体本身。她们以其过渡时期特有的矛盾特质,标志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开辟了现代女性视觉形象的第一个阶段。从此,围绕女性形象的视觉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的职务性社会角色对其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450名新警媒介素养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媒介批判和媒介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量,发现新警媒介消费程度与其他媒介素养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反差,进而提出分层培训的设想和完善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系统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性别问题的"知女"是才女神话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从其历史发展谱系可以看出,男权中心意识借助于才女神话塑造"知识女神",其实质是以性别权力对知识女性进行规训与约束,而当代消费文化的渗透则加强了其中的庸俗化和符号化倾向。"知女"事件不仅凸显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现实处境,更昭示了女性自我觉醒与自我解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柳青年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女性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在传统中国,年画中的传统女性生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再现。"仕女画"集中了很多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生活。在近代中国,年画中的女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也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了民族主义话语及男性知识分子对年画创作者乃至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杨柳青年画艺术地呈现出中国女性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及其性别关系、权力关系之调整,另一方面其也展示了视觉文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期间,社会舆论对新国民形象充满希冀与构想.以辛亥革命期间社会关于“剪辫”的舆论为主要考察对象,可以概览这些表面上看是受欧风美雨浸润的趋新人士所发出的呼吁和主张,进而审视近代中国新旧交替之际,“身体”这个场域内所发生的权力运作与利益争夺.  相似文献   

7.
按照传播仪式观,民族主义是传媒叙事的重要脚本。在体育英雄叙事中,媒体往往刻意强调英雄的民族身份,同时在"反抗书写"中塑造东方的英雄,这种叙事隐藏着"自我东方主义"的权力话语。本文通过对台湾《中国时报》中的286篇有关"林书豪"的报道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林书豪的新闻报道逐渐位移于头版,新闻价值发酵,林书豪的符号弥散于报纸各类新闻里;他以各种能指出现于媒体标题和行文中,并被媒体通过不同报道视角来进行追捧和赞美;在媒介塑造中,林书豪的台裔、亚裔等"民族/种族"身份与他的英雄故事混杂在一起,"林书豪神话"的媒介叙事被民族主义、身份认同等权力话语所裹挟,成为整合台湾社会、凝聚民意的符号。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研究,大多基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女性人物在政治实践中也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北宋著名女主刘太后在长达11年之久的垂帘听政期间,即在封建男权社会的政治大背景下,通过改立年号、提高仪礼规格、颁布诏令法律等途径和方式,表达了她与男性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欲望与"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意识。她在政治上欲与仁宗皇帝"二人同圣",在家庭关系中主张"夫妇齐体",甚至企冀把这种女主与男性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延续后世,成为中国古代女主政治人物中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一位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社会中,乡村女性实现自身社会流动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政权迅速地在冀中乡村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通过对党政工作、学校教育、创造模范、培训骨干、新式富农、一技之长等社会流动途径的改造、发明及继承,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这种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深刻地影响了中共革命的进程,也重新塑造了政权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更表现出了政治外力主导、运行均衡化、微风气明显三方面的特征.可以说,女性社会流动的顺畅和广泛是实现国家政权与乡村女性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这一结论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庆林 《前沿》2010,(2):114-118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守旧派非常重视人才,他们希望通过传统的方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特别是有德之才,使国家在这些人的辅助下得到有效治理。这种传统的人才观在近代社会转型之际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妇女史研究自20世纪兴起后在新世纪持续发展,随着"社会性别"概念的引入,妇女史又走向妇女/性别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受到史学界的认可与重视。十余年间成果繁多,形成了多元的视角、多样的课题和广阔的研究范围。文章从论著成果、研究机构、教学课程、学术活动以及学科建设与理论探讨等诸方面对学科发展状况做了综述,评析了理论方面存在的分歧与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肯定了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积极意义,并认为随着妇女史的不断开掘和从性别角度研究历史的普及与深入,性别视角必将与阶级、地域、族群等共同成为历史研究的角度或范畴,"从边缘走向多元"是妇女/性别史学科发展的长远走向。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原因论上,纵然存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综合性因素,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仍然以灌输、说教方式为主,成效不佳。对此,我们应当反思当前德育观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向道德教育的自我认同和需要方向改进。另外,以权利义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育"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底线意识等法治素养教育,也是预防犯罪发生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政治萌化”是当代青年在新媒体时代政治参与的公开性表达方式之一。自兴起以来,“政治萌化”逐步得到了主流媒体的首肯。而饶有趣味的是,2020年初,作为发起人的青年主动扛起了“反政治萌化”的大旗。从“政治萌化”到“反政治萌化”,青年的政治参与经历了身体在场、沉浸式狂欢、理性化批判的流变,反映出当代青年政治主体性建构、再构与重构的动态变化,揭示了以“萌”为核心的儿童文化的消减以及具有青年特征的成年文化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一直是薄弱环节.本文在对素有"中国个私经济的试验场"之称的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党建工作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实现观念更新、推进制度创新、进行运行机制创新、实现工作方法创新来开创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研制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研制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和思路◎ 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应具有的功能◎ 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运行与监测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是衡量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与习俗中,女性并非婚姻的主体,在婚约定立中,她们处于被安排的地位,在婚约履行中,她们是被强迫履行婚约义务的客体,在婚约的解除中,也是被双方父母争议的标的物,这种状况直到民国初年的民事基本法仍然没有任何改变。但民国初年的大理院因受西方民法理念及国内妇女运动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判解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一定的变通,这种变通使民初女性的婚姻权利体现出由客体而主体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有效性作为合法性的外在逻辑,在政党主导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成为最重要的合法性资源.其内涵从执政党建设的视角透视,包括价值、组织、制度、过程、结果五个层面.因此,执政有效性的立体构建需要做到:执政党的自主化:执政基础的自治化:执政党整合功能的完备化;执政文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村文化建设不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着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责任;同时还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对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追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治国的进程中,发展愿望的表达,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实践的推进,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从发展到科学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在当今时代的凝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