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修船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具有作业人员流动性大、机械化程度不高、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高等特点。船舶在修理时通常进行板材换新、船壳油漆、机械设备等修理,修船企业为了完成修理需求通常培养金属切割、打磨、喷砂除锈、油漆喷涂等多种作业人员来完成任务。由于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且许多用人单位工作经验不足,致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效却不明显。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11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笔者利用寒假期间,通过在修船企业的调查了解,对修船企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日益显现、发病形势日益复杂。现实生活中存在把职业病过于泛化、过于专业化的理解,且存在职业病防治起步较晚、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劳动者职业病自我防护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防治职业病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政府、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和劳动从业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有关职业病的案例,不时见诸媒体。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调研显示,37.8%的职业病患者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赔偿。  相似文献   

4.
“三资”企业职业危害日趋严重,而且已绝非地区性问题。天津和广东等地提供的有关调查材料表明,“三资”企业是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空白区。据材料介绍:少数域外投资者为追求企业利益,将一些国外早已明令禁止的、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生产转移到我国境内,而一些地方在洽谈、引进外资项目时,常“饥不择食”,只要外商愿  相似文献   

5.
广宁 《前进论坛》2008,(4):45-46
2007年5月1日,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5周年纪念日,广西自治区卫生厅、发改委、经委、建设厅、安监局等五个厅局联合出台了一份《关于依法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红头文件。这对全面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开拓综合治理工作新路子,从源头上防控职业病危害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然而,这份文件凝聚了农工党人的心血,它的幕后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08,(6):35-35
职业病已成为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全国每年报告发病万余例,现存累计患者67万余人,百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报告数字;职业危害行业多,接毒人数达2亿,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我国已是世界土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那么,我国职业病防治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有效防治职业病?《工人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原副主席、书记处原第一书记张俊九。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经过河南省滑县人民法院的认真审理,一起由于有毒有害企业不重视职业病危害预防,导致职工罹患绝症死亡的案件,终以女工钞世杰的家属获得经济赔偿而告终。而案件本身带给社会的警示则为:关注职业病的防治,特别是强化预防该机制的落实,杜绝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02-103
开胸验肺事件 河南农民张海超在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工种工作3年多后,经医院检查告知患上了尘肺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的诊断要由当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检查需要用人单位出具职业史证明书、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多种证明。  相似文献   

9.
张勤吉 《中国保安》2013,(24):65-6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银行业自行组织的金融押运守护业务逐步向保安企业转移。保安押运企业的成立,标志着金融守押业务走上专业化、集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1,(16):27-28
从18128例到27240例,仅间隔一年时间,2010年我国确诊职业病就比上年增加150.3%。据此,职业病进入高发期已是不争事实。而近年来一些职业病危害事件不断曝出,如深圳农民工尘肺门事件、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过劳死”、“毒苹果”、血铅超标事件等等,更是直观表明了职业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政报》2008,(7):44-47
<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  相似文献   

12.
一、下岗问题的凸现是国民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   下岗问题粗看起来是由企业破产倒闭、兼并联合、减员增效和职工自谋职业等原因造成的,但究其深层原因,下岗现象有着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的背景。我国经济正处在战略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由工业相对超前发展阶段向现代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就业体制由国家主导型就业体制向市场主导型就业体制转变,四大战略转变的综合作用使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成为不以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是指“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由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七个子系统:运输、存储、包装、装卸与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由于现代物流技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物质资料从生产到消费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的到来,给我国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铁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环节,作为运输企业,我们应紧紧抓住铁路体制全面改革和我国物流业刚刚兴起的契机,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这既符合社会经…  相似文献   

14.
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案情简介】叶某于2004年10月至2007年元月在某科技公司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世界制造中心向我国的转移,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成为经济领域中最活跃的“部类”和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也是欠发达地区谋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期编发两篇相关文章,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经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鼎亚 《前沿》2009,(3):122-126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小城镇作为我国城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进在中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任务并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从我国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实出发,探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提出我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代表微语     
《人民政坛》2020,(1):46-47
防治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一些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投入不足、基层监管执法力量薄弱,与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建议:一是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坚决防控职业病危害,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孟安邦 《前进》2010,(11):54-54
由杨俊青等完成的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一书,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对我国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外来务工农民,成了这一产业的直接劳动者。但由于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措施没有同步跟进,职业病危害正在一步步吞噬着这些劳动者的健康。一次又一次的职业病病人写真见诸报端,一次又一次的职业病病人与业主的冲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谈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的重要性王立夫,胡志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农业富裕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地区性、产业性大转移、大流动,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