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民组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根系",处在农村各项工作的最前沿,在各项任务的落实上起着最基础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农村村民组长作用发挥不好,主要是因为不同程度存在村民组长待遇过低、文化偏低、培训偏少、作风不实等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通过提高待遇、强化培训、赋予权力、加强管理等措施,使村民组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
浠水县以推行农村“一制三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一制”即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三化”即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大力加强村级组织阵地“五个基本”建设,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局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要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集思广益,组织统一战线成员献计献策。要立足于加快发展,众志成城,调动统一战线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农业和农村建设。要立足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要立足于发挥统战主题作用,找准切入点,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实施撤销村民组长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尚未具备。若勉强为之,则会导致制度变迁成本过高、基层治理弱化、村庄本土资源遭受破坏等问题。在农村社会发生根本性变迁之前,“大组长,小村部”的乡村治理模式更有利于农村发展。完善村组制度,健全村级组织,应该坚持村治改革与财力支持双管齐下、现代性与传统性互相交融、思想工作与激励机制相得益彰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微观组织的变迁经历了“人民公社——村民委员会一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种主要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全能型的农村微观组织形式被打破,经济功能分化出来,逐步演变为独立、合法的微观性经济组织。推进农村微观组织的功能的进一步分化,特别是培育农村政治性微观组织,分担和承接村民委员会无力完成的农村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们宜城市委积极推行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模式.促进了农村科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依法治国、依法治村步伐明显加快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如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领导、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村民自治的根本保证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农村改革的形势,重新组织农民、团结农民、领导农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村民自治是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的自治,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是相互统一的。实行村民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坚持和实现党的领导是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远近郊区五个农村社区村委会的调研说明,经济发展和民主意识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条件。经济层面主要在于集体经济所有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三个方面,经济的独立性决定了村民自治的必要性;意识层面则由于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民的生产方式、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村民在心理上具有强烈的自治意识和要求,村民自治的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前者指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后者则是以“四个民主”为基础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途径,村民自治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规划,并最终步入农村和谐社会的蓝图局面,就必须实现由村民传统自治向村民整合自治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培育基于广袤农村的公民社会,整合农村中秩序、利益、意愿等多维度的内容,推动“和谐”价值导向的善治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民自治从1980年广西合寨村农民群众首创,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农村社会基本政治制度。但由于受农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有的人认…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总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历史选择,也是“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广大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泸水县是一个农业县,全县共有农村党总支1个、农村党支部73个、村民小组1130个、党小组448个、农村党员2539人,总体来看全县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好的,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总体要求,突出“领头雁”、“排头兵”、“服务台”、“动力源”的作用,着力解决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组织目前存在着“空巢”、“空缺”化的危险,主要原因有:集体经济的衰落劳动力的转移;村民价值取向的嬗变;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体制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沉重的债务负担等。问题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做好基层组织的基础重构、组织建设及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税费改革后,农村村级政权不断弱化,村级组织不同程度缺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并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为此,笔者在湘中地区调查发现,后税费时代,一些地区为解决村级政权弱化所带来的问题而聘请和挖掘了关心村庄公益建设和热心为村民服务的“热心人”,他们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农村发挥和仍将发挥重大作用。当下任务不是无谓争论诸如合村并组、取消小组长等乡村改革之利弊,而应着手解决补位问题:即寻找体制“外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黔西县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远程教育为平台,以“三进村”为载体,以实现“六新”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旗帜作用和党员的标杆作用,努力夯实组织基础,增强执政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村民自治的进程,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研究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亏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加强农村党支部先进性建设,应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做到“三带头”.  相似文献   

17.
在“三农”工作进程中,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支骨干力量。作为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学生村官不断强化“三农”服务意识,在提高农民主体性、增添农村活力、焕发村民自治组织战斗力、改善“三农”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成为“三农”政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完善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抓实抓好。要大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意识,着力推进村民自治中“四大民主”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努力优化村民自治中的各种关系,建立高效能的农村社会整合机制,为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关系现状的分析,认为党的十六大以后农村地方治理的走势是重视村民自治,强调“还政于民”,坚持发扬基层民主,严格依法行政,为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乡政村治"治理架构的缺憾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乡政村治”管理体制,要明确界定各级的职能定位,理顺各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创造村民自治的良好环境;探索卓有实效的方法,在真实、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四民主”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社会治理的宗旨和理念;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和谐与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