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玥 《东南亚研究》2021,(6):132-152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始终视东南亚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东南亚成为中国疫苗海外合作的重点区域.中国疫苗是东南亚国家可在短期内大量获得且价格适中的疫苗,但有的东南亚国家出于地缘政治、文化适应和疫苗安全等顾虑,更倾向于采购欧美国家的疫苗,或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获得疫苗.因此,中国疫苗在东南亚并不占主导,甚至被某些国家完全拒绝.在东南亚疫苗供应中,虽然多边机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双边购买与捐赠依旧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疫苗合作的主要方式.为了消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疫苗的短期和结构性顾虑,多边合作机制应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疫苗合作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国需高度重视疫苗的文化适应问题,适时公布更具说服力的疫苗临床试验数据并"讲好中国疫苗故事",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华族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二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东南亚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过程中,华族的身份由"华侨"、"海外华人"转变为"华人",这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其中包含了对他们政治身份、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本文描述了华人身份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并从民族国家建构的理念来分析其中的原因;结合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探讨全球化进程中东南亚华族身份认同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与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有日渐增强之势.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不仅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经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无形中也推动了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中国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的介绍和引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中国外交政策与外交行为的支持与解释等方式,在促进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未来如何更有效地借用这一资源,减少并消除相关制约因素,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赢,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帅 《东南亚研究》2021,(3):114-135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本是受东南亚与中国经济关系、全球工业化扩散等中长期因素影响的正常经济现象,但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暴发等多种外部因素叠加,可能会加速制造业外移,使中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局面.而中国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应对疫情中的良好表现,又使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进一步复杂化,为中国进行内外调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制造业有序转移,强化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关系创造了"窗口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援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发展迅速,援助的形式更加多样,成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人道援助、工程建设、科教与体育支持、人才培训以及志愿者服务等中国援助东南亚的方式,总结对外援助与提升"软实力"和"走出去"战略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必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中国将在东南亚地区发挥更大、更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必然在地区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0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东南亚国家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要小得多,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快一些.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力量"运动此起彼伏,在一些国家,街头政治成为常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国家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际是民主的反动.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控制东南亚是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步骤.最近,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重返东南亚,其主要的战略意图是牵制中国.美国重返东南亚对中国的消极影响大于其积极影响,中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包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推进东亚经济区域合作,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以及促进中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中国同东南亚关系的问题上,美国政界和学界有不少人士颇为热衷于"中国软实力威胁论"。本文从近十几年美国和中国的东南亚政策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反应等方面入手,对这一新版威胁论的分析框架提出质疑:美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相对下降主要是由美国自身政策以及东南亚各国在外交上的战略选择引起的;"中国软实力威胁论"的缺陷在于夸大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回避美国自身政策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忽视东南亚国家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台湾和东南亚的关系与两岸关系及大陆-台湾-东南亚国家三方关系的互动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大陆实力的增强,因两岸关系对立而产生的东南亚国家不得不在大陆与台湾之间进行选择的政治难题已经消失,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先导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更从客观上弱化了台湾单独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关系的政策效应.由于以"东盟+n"方式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导致两岸关系的恶化和多方关系的复杂化,因此,台湾直接参与已经开始实施的"东盟+中国"合作框架将更有利于台湾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各方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常以其透明和活泼的民主政治体制为傲,并不遗余力地在海外培植民主政权。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与西方政治体制不同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时,应该如何在东南亚国家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并赢得这一经济上相对落后、政治上相对复杂地区人们的好评甚至有力的支持。本文旨在观察东南亚不同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看法,并以此推断"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运用统计模型对2014年"亚洲晴雨表"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高速发展的经济仍然是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赢得民众支持的关键所在;其次,东南亚国家民众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认同程度也会左右他们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06年以来,来自东南亚的一些坏消息频频传来,菲律宾发生泥石流,死亡上千人。泰国和菲律宾政府再次面对反对派的严峻挑战。尽管有这些坏消息,但对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来说,2006年可能是一个好年头。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在政治方面,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已经初步完成了从权威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的过渡,然而,这种转变带给一些国家的并不是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福利, 而是更多的混乱。在安全方面,恐怖主义仍然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在对外关系方面,面对迅速崛起的中国,东盟正在不断调整对华关系,新型的中国—东盟关系正在建立。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东南亚华商开始向中国进行投资,尤其是在广东和福建侨乡地区。东南亚华商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中,东南亚各国的对华友好协会是这个地区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要民间桥梁,而华人精英则不同程度地在各自的协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的在前台起主导作用,有的在幕后起主导作用,有的担任辅佐角色,也有协会华人尚处于缺位状态。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公共外交中,各国的对华友好协会可以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地区形势:2007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7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可以用如下三句话概括:经济差强人意,政治走向稳定,内外关系基本和谐.经济方面,东南亚10国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印度和中国经济高速列车的带动下,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政治方面,东南亚各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两代人之间权力的过渡,新一代领导人正在成长,今后,将由这些新一代的领导人为东南亚掌舵;地区国际关系方面,东盟比较好地处理与协调内外关系,东盟的内部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在对外关系方面,东盟继续在各个大国之间寻求一种权力的平衡,继续谋求巩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澳门的对外关系中,东南亚并不是最重要的。然而,从长远的和发展的眼光看,东南亚在澳门的对外关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澳门应该重视发展与东南亚的经济社会关系。与东南亚建立良好的密切的关系,将为今后澳门经济的继续繁荣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印尼的五月骚乱突出了东南亚华人问题。反华排华一直是东南亚的普遍现象。导致东南亚地区华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受冷战格局和所在国与中国关系的影响。为了根本解决东南亚的华人问题 ,华人本身、所在国、中国及国际社会等不同的社会主体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化不是靠恐吓和威慑达到,而是通过中国不断增强的软实力来实现的。以东南亚地区为舞台,中国从援助、外交、外贸与投资、机制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关税减让、非传统安全合作、教育、留学生交换、中华文化弘扬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软实力及其魅力。当这些得到东南亚各国认可,中国的政策和做法得到理解和支持,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密切了两者的关系,保证了中国和东南亚的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