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分析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科学.它关心更有效地操纵或控制现实世界,寻求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政策选择.政策分析的实践往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大事件,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戎旭 《党课》2014,(20):77-79
一位哲人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领导干部既是政策的决策者,也是政策的宣传者;既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政策的落实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倡导十分重要,典型引导至关重要,领导先导更是不可缺少。相比于普通人,领导者作为公众人物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view,PAPR)创办于2012年,为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公开出版发行,是探讨公共管理基础理论与前沿实践重大问题的学术双月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关切国家治理现代化,聚焦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相关领域,以“回应更重要的议题,探寻更基础的理论,建构更中国的思想,推动更长远的发展”为办刊宗旨,以“基于真问题的高质量研究”为办刊特色,倡导“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中国发展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议题提供知识、理论和思想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的大背景下,“中共党史党建”将成为法学门类的一个新的一级学科,这对党史学界来说是一桩学术盛事,对党史研究者来说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对党史学术期刊从业者来说更是一次莫大的机会与考验。回溯百年来党史研究的学术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研究的飞速发展,可以明显感觉到,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党史学界几代研究者、党史知识几代教育者和党史期刊及其出版机构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中的期待与冷暖,识者自知。  相似文献   

5.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经济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研究,既有宏观方面对社会的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以及与消费有关的经济政策问题的考察,又有微观方面对消费者购买动机、家庭消费结构等问题的分析。当消费行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地在联系一起的时候,这种研究的重要价值也越来越为经济决策者所认识。下面试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几个消费基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介绍,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作为自诞生之日起就内嵌着世界性传统观念的学科,面向世界性文化转型的中国人类学,可以说是面向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中国人类学起初明显带有“海外嫁接”的特色,照搬而来的西方人类学理论基础与中国具体语境相结合的实践中,诸多中国本土的文化特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忽略与掩盖。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重新唤起一部分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其延续千年的开放性、包容性自在经验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转型实践,可作为建构中国人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块基石,进一步更可为世界性文化转型的观察和共建奠定基础。人类学的学科思路中蕴含着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框架,由我者出发朝向异己的他者投射出遥远的目光,以他者之存在觉察和印证我者。因此,中国人类学是在一个世界大舞台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而有的一种自主性的自觉超越,是一种建立在超越民族主义之上的世界性意义的自主存在。  相似文献   

7.
1927~194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在“剿共”并激烈抨击中共土地政策的同时,其土地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共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的影响,这一影响模式可以概括为“冲击——回应”,南京国民政府“回应”中共“冲击”的方式主要包括恢复旧有土地关系和改变旧有土地关系两种,而从其政策制订层面来说,又以后者占据更主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研究者的重点话题之一,并逐渐形成一种话语,向纵深方向拓展。检视西方社会研究,可以总结发现它的发展有三大流变过程:从“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到“与政治社会的同义”,从“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到“多种属性的赋予”,从与“经济社会的分离”到“文化与公共交往领域及第三领域的拓展”。在三大流变中,其核心议题一直在围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形成了合二为一、二元分立和胶合互动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胆启用新人 蒋经国晚年启动了“催台青”政策(大力提拔年轻人特别是本省人士),与外界认为蒋是“干纲独断”决策者的形象反筹甚大的是,蒋虽是位高权重的决策者,但对政务推动仍有力不从心之苦。  相似文献   

10.
赵宇峰  钟秋梅 《学习论坛》2009,25(10):53-56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决策者与公民的一个互动过程.思想库处于普通公民和政府决策者之间,能有效地沟通政府决策者和社会主体.思想库已经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因素.中国思想库是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库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当前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人口过剩首先是人口数量问题,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二战”以后,西方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较为注意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认为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速世界末日的来临,由此形成了悲观主义人口经济理论,主要表现为50年代的“人口压力”论和70年代的“资源耗竭”论及“增长极限”论。而美国赫德森研究所前所长赫曼·康恩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朱利安·林肯·西蒙等人则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无比巨大的作用,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从而形成了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人口过剩是人口增长的自然结果。一般认为,过剩是相对于一定参照体系而言的:相对于人类生存资料而过多则为总人口过剩;相对于生产资料而过多则为劳动人口过剩。在人口过剩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问题上,同样也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其实这种争论的一个方法论上的弱点是“各执一端”的单相论。单相论可以激发研究者作纵深追究,但作为现实政策的决策者应把握事物的多方关联寻找合理的决策思路。为此,我们应该关注人口过剩的正负双相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杜以芬 《理论学刊》2006,(10):64-66
通过解构传统知识、真理、理性等概念的认识论批判来实现对后现代社会的批判是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的策略,也是利奥塔一系列后现代著作的主旨所在。在研究后现代主义问题的经典之作《后现代状态》一书中,利奥塔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当代西方高科技社会中的知识状态的嬗变进行了探讨,深入论证了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元叙事”的衰竭枯萎,以及因此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局限,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变异和文化症状进行了解释。一、“元叙事”的危机在《后现代状态》一书的引言中,利奥塔指出:“此书的研究对象是最发…  相似文献   

13.
儒学是依据“六经”而发明其旨趣的学问,儒家是专门从事这样学问的学者群体。作为儒学研究者的我们与儒家则是同一文化系统中两个不同时代的学者群体,其文化的同一性要求我们继承以“和”(和谐)为标志的儒学思维方式和以“仁”(自由)为标志的儒学价值目标,其时代差异性则要求我们坚持时代所赋予的主体性,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自由人之间的和谐而致力于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同时,儒学研究要成为一种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创新活动,须有明确的学科导向和知识创新目标,在此前提下做出对一定学科发展有意义的可以被检验的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可行性分析是政策研究者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决策者选择满意方案的依据,并关系到政策实施的成败.本文先介绍了公共政策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及特点,然后对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做了详细探讨,即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与行政可行性,最后提出如何防范可行性分析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白琼  李建珊 《求实》2004,55(6):37-40
客体的“属人性”是客体区别于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客体的生成与主体是同时的 ,没有主体也就没有所谓的客体。客体是人类带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的选择结果 ,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活需要制约 ,经过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研究目的、领域文化素养的研究者选择 ,并经过理论渗透 ,最终带有作为科学认识主体———人类的深刻印记。强调客体的“属人性”有助于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金东日  鲍伟慧 《求实》2023,(2):55-68+111
政策属性对政策扩散速度和扩散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作为发展型社会政策,易地扶贫搬迁从试点到推广都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完成的。通过观察2001—2020年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扩散过程,可以探寻该类型政策的演进机理与扩散逻辑。与传统以S型曲线为代表的“渐进主义”演进机理不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扩散呈现“断点式”非渐进增长形态。从政策目标、指导原则、执行机制三个维度审视中央政府干预程度的变化可以发现,面对中央更高的政治势能,地方政府会衍生出政治、治理、社会三重行动逻辑。对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发布时间节点可以看出,“政治逻辑”在其中居于统领地位。  相似文献   

17.
苏江丽 《探索》2011,(5):165-169
“前沿部署外交”,是美国目前及未来在亚太地区应对中国崛起、发挥领导权并深化美国亚太利益的战略机制,是美国政府在作为“第四政府部门”的美国思想库的研究报告基础上形成的外交战略。从美国“前沿部署外交”政策采纳系列研究报告《美国在亚洲角色》中提出的建议等情况,可看出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研究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危机意识,以及能为决策者提供即时性的政策研究,这对我国思想库的研究能力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程丽雅 《世纪桥》2009,(15):49-4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文化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诗歌也由昔日的“中心”走向当下的“边缘”。然而,当前随着对新诗“边缘化”研究的深入,新诗研究者们对其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新诗“边缘化”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党报的主流舆论场的营造工作要弘扬和谐精神,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的过程中,应主动成为“国家话语”与“民众话语”之间的桥梁,让民众的多种声音有更多的表达时空,为国家与地方的决策者们提供“博听众议”的机会。这需要有效利用新闻资源来营造主流媒体舆论场,需要媒体在评论工作机制和方法上更新观念,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0.
执行压力变化引起政策执行波动已是学界共识,但执行压力变化的原因机制尚不清晰,打开这一黑箱有助于深层次理解政策执行波动。本文以2019—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推行的“体能测试”政策为例,结合政策文本和深度访谈,以执行压力的变化为线索,基于执行者视角分析不同阶段执行压力与执行策略互动变化的过程机制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决策者通过号召动员机制、行政控制机制与社会吸纳机制塑造了不同压力强度的执行情境,执行者在变化的执行压力中分别以自利动机、政治任务与政策目标为行动导向,策略性地执行政策。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目标冲突、激励与约束不足以及地方政府间竞争使追逐短期利益成为理性选择,政策出现消极执行;在“一票否决”的强激励与硬约束下,完成政治任务和规避问责风险的非常规手段,助推政策走向运动式执行;公众舆论通过调和压力强度对运动式执行进行纠偏,使政策目标重新引导政策常态化执行。以上发现从竞技体育领域拓展和深化了政策执行波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