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9,(1):47-48
嘉兴市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全面完成。该市通过近三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1200多名,已全面实现了“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新一轮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到农村任村官也成为未就业大学生的出路之一。日前,中组部、中宣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成长档案     
李艳  金彤 《今日浙江》2013,(19):16-17
金华市自2006年启动大学生村官工作,7年来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3504名,目前在岗1524名。  相似文献   

4.
哲仁 《今日浙江》2011,(1):26-27
十年前,浙江就开始探索和实践大学生“村官”工作。1999年,慈溪、余姚和台州等地率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此后,全省其他市县也逐步开展这项工作。2006年起,全省开始统一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至今,全省已累计选聘24443人,在岗20532人,占全国已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的1/10。  相似文献   

5.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机制与作用发挥机制。2012年在丽水市首创大学生村官“岗位轮换”,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厘清思路,我们对丽水市莲都区146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11,(10):32-33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培养锻炼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实施的重大决策。伊川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从2008年开始,先后于2008年、2009年两年选聘了369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其中2008年大学生村干部119名,2009年250名,达到了每个行政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全县选聘的369名大学生村干部平均年龄23.7岁,男女比例为1:1.1,其中中共党员95人。  相似文献   

7.
李昌 《江西政报》2009,(3):48-48
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2008年全国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大学生村官是各级党组织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培训等程序选聘到村任职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作为大学生村官选聘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及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为大学生到村任职保好驾护好航。  相似文献   

8.
尹德志 《人民论坛》2010,(12):130-13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需要构建和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要使"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有效,必须根据实施"村官"工程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同功能定位分类构建。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求职季。据媒体报道,2010年,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学生"村官"列入了职业备选项。各地大学生"村官"报名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在网上,讨论大学生"村官"考试的帖子总是能带来超高的点击率。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以政治嵌入为载体、以智力惠农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工程,伴随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深入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政策法规脱离、能力需求脱节、选聘要求偏差、岗位职责分离等诸多困境逐渐显现。当前,应着眼于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从职岗定位与法律规制、能力培养与农村需求、选聘方式与国家招录、后续培养与履职绩效等四个方面实现对接,以促进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需要构建和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要使"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有效,必须根据实施"村官"工程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同功能定位分类构建。  相似文献   

12.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富阳市从2007年6月以来已选聘大学生村务(社务)工作者(以下简称大学生“村官”)230余名,预计到2009年底大学生“村官”总数将达到310名,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庐山县从三方面提升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水平。 一是编织“管理网”,规范大学生村官岗位管理。第一集中办班培训,第二建立查岗制度;第三落实例会制度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14.
张琪  杨丽 《前沿》2013,(10):114-115
中国大学生"村官"计划产生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为大学生深入农村做"村官"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大力支持,促使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目前该计划还处于创新、探索和尝试的经验性阶段,面临着严峻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因此,本文试图从计划中的人员选聘和培养、"村官"的工作现状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发展路径,从而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黄伟  郭佳瑜 《浙江人事》2009,(12):36-37
2006年开始,温岭市连续四年选聘了403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随着“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逐步推进,该市大学生“村官”人数已越来越多,如何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村官”“用得上、干得好、有奔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2,(4):6-6
浙江选聘大学生村官 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获悉,我省2012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启动,计划选聘20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此次我省采用择优选聘和公开选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均可报名。其中,面向全国211、985重点院校毕业生等择优选聘300名,  相似文献   

17.
关于晋城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建平 《前进》2008,(4):54-55
2006年以来,晋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决策,全面开展了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总数达1325名,使全市65%的行政村有了大学生“村官”。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大学生“村官”优势和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9,(12):12-14
湖南省2008年开始从大学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湖南省妇联作为湖南省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参与了大学生的选拔工作。2008年全省共选拔1416人,其中女大学生679人,占总数的48%;2009年共选拔大学生1445人,其中女大学生726人,占总数的50.8%。在湖南,女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村官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0,(8):47-48
自2008年开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以来,沧州市妇联非常重视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锻炼,积极为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打造平台。  相似文献   

20.
蔡奇 《今日浙江》2011,(24):8-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和省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战略工程。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批骨干、在干部培养链上成长一批干部、为各行各业输送一批人才"的战略安排,完善政策举措和工作机制,加强选聘、培养和管理使用,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迄今为止,全省累计选聘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