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季老的泰山情怀2005年3月我听北京文化界的朋友说,季老已住进解放军301医院有好长时间了,可能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马上与季老的秘书李玉洁取得了联系,当听李老师说,医院规定很严,见季老很难,不过季老很想见见过  相似文献   

2.
《春秋》2017,(6)
正吾生有幸,曾经三次瞻颜沐教于年高德劭、学识渊博的文化大家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其中两次是到季老家中拜访,当面聆听他的教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第一次拜访:季老寄语同乡,弘扬齐鲁文化1998年6月22日下午,我(时任中共济南市委副秘书长、山东省舜文化学会秘书长)按照事先约定,同时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的沈建国同志、山东舜华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7月11日上午季老去世不久,中午12时温家宝总理结束开会后赶赴301医院为季老送别。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曾五次到医院看望季老。自从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年年去医院看望季羡林,他们在一起谈论了不少大事。2005年7月29日上午9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迈进解放军总医院  相似文献   

4.
葚泓 《春秋》2010,(3):15-17
季羡林先生说过:“我6岁到济南,19岁离开,一口气住了13年之久,说句夸大点的话,济南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在季老在济南居住的13个年头中.除了最初在曹家巷一家私塾就读1年外,曾先后在省立第一师范附小和私立新育小学读小学,在私立正谊中学和山东大学附设高中读中学。也就是说,季老的中小学时代是在济南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他和总土里饶相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学界泰斗、北大教授季老这番话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已届望九之年的学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应邀于今年4月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术交流,在两岸引起很大反响。甫自宝岛归来,季老便拨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在台湾,季老一行先后参访了法鼓山、台北故宫博物院、张大千摩耶精舍、“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中央图书馆”等,所到之处,皆受到热烈的欢迎。李老表示,此行接触到台湾各界民众,有很多感受,而感受最深的是“血浓于水,两岸情深”,秀老说,他们飞抵台北,刚一走出机场大厅,就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尤其令他激动的是,许多老朋友都到机场迎接地。他说:“…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送给他一件小礼物——一幅水晶玻璃画,上面有激光“刻印”的温家宝和季羡林在一起的画像。温总理说:“这上面还刻了您最喜欢的话:真情。您常讲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对,‘三真’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季老一生秉承: 唯有真情相待,才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才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才能心阔坦荡。我想这“三真”,做人当如此,做官更当如此。真情相待得人心。真诚的感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粘合剂,是做好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8.
荐书     
正《风在树林里走》(共四辑)季羡林著漓江出版社出版定价:180.00元当下物质生活已经比较丰富,人们普遍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关注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提升。正缘于此,这套新书有侧重地选取了季老散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9.
真话不全讲     
正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时,说:"我喜欢看你的文章,讲的都是真心话……"季老则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好理解,这也是做一个诚实人的起码要求,但为什么又要"真话不全讲"呢?既然是真话,为什么有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亲切看望了95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人。季老与温总理关于“和谐”问题的一席谈话,对我们颇有启示。季羡林对温总理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对此很是赞同,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谐、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做到内心和谐,于国、于家、于单…  相似文献   

11.
有文章说,季羡林考大学时数学只考了4分,吴晗考0分。文章认为,他们尽管很偏科,但仍然是很有成就的学者,并由此认为,应该反省现在的教育制度。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对于这一文化现象,应该反省的不是现代教育,而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读者有所不知,比季老、吴晗更年长的一代,即鲁迅、胡适、毛泽东一代人,这个问题就更严重,那是个时代的教育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鲁烟 《春秋》2013,(5):33-33
2002年3月1日上午,春寒料峭。时任《春秋》杂志总编辑的我,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一所普通的公寓里,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泰斗、我们的山东老乡季羡林先生。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很高兴来参加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在盱眙县召开的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看到大家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感到格外开心。在举国上下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的喜庆气氛中,研究会召开这样的会议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省政协,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研究会的各位领导、理事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20,(3)
正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季羡林季羡林,著名翻译家、语言学家、史学家、民族学家、散文家和教育家。1911年8月出生于山东临清,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曾当选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生前系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相似文献   

15.
天凉好个冬     
最初读到季羡林先生《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时,心里就有一种触动,当时就想,年轻人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中年人(60岁左右)也不行,前几日看到《收获》杂志上有许明先生谈季羡老的文章,也说这文章好,我很欣慰,觉得自己没走眼。那几日我正在整理有关储安平和《观察》周刊的资料,因了季羡老的那篇文章,我从这些资料中检出一些有关季羡老的,写成一则短文:《季羡林与学生运动》,写成后投寄给一家报纸,终于没登出来。季羡老是1911年生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岁末,初冬的京城下了第一场瑞雪,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朗润园显得格外寂静、空灵,人行其间,有一种超然之感。就在这个曾是前清“万园之园”的一幢陈旧小楼里,名扬四海的学界泰斗、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大师慈眉善目,心鹜八极,思绪翱翔九天,以“东西方文化互补”,道德完善对东方文化复兴的促进作用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识见。东方文化必将全面繁荣记者:季老,您一生致力于东方文化研究,创建了完整的东方文化学术体系,由于这一体系是在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您在时下学术界提出“21世纪必将是…  相似文献   

17.
面孔     
季羡林 2009年7月11日,98岁的季羡林去世。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季羡林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  相似文献   

18.
走近季羡林     
何宏伟 《传承》2007,(11):42-44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一幢小楼里,每天凌晨四点常常会亮起一盏灯。风风雨雨,岁岁年年,这盏灯已成为北京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被誉为"国宝",著名的学者季羡林先生就是这盏灯的掌灯人!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2009年7月7日,即在季羡林先生逝世前4天,本刊编辑部请人去医院看望了老人家。当时季先生谈笑风生,思维敏捷。在谈及国庆60周年感想时,他用"天上地下"4个字高度概括中国百年翻天覆地的  相似文献   

20.
读书札记     
星期六上午,我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季羡林人生漫笔》。季羡林是个大学者,曾经当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现在已经快90岁了。这本书,有不少文章是他最近几年来写的,有写人物的,有回忆老师、同学,包括对胡适的评论。还有不少是感想,随笔,就象书名所标明的叫漫笔。我喜欢读季羡林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读他的文章就象你坐在他的面前,听他讲故事一样。以前,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学问越大的人越没有架子,讲课、写文章越通俗,越好懂。《莱根谭》里说,“文章极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就是说,一个人写文章写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