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蓉 《四川党史》2003,(2):22-25
权利与义务作为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关系。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而确保权利义务价值的实现。一、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一)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与具体关系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是对特殊和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抽象化和普遍化。因此,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概括了所有特殊或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现象和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义务主体的广泛性。凡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即权利义务的主体。所以,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2,(8):39-40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活动表现为人民法院、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行为,它会引起诉讼上法律后果的发生;诉讼法律关系表现为人民法院与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中形成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诉讼活动如何进行、诉讼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如何,都取决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由若干个诉讼阶段组成。我  相似文献   

3.
马建荣 《共产党人》2008,(16):50-51
在法律调整体系中,民事主体的权利由民事法律赋予,因此民法通常被认为属于赋权性的法律,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来源只有两种:法定和约定。在民法规范中被奉为经典的规则是“法律不禁止即合法”。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各民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乃是平等性。上述法律规则明确清晰,亦常常被作为阐释民事关系的内核。  相似文献   

4.
杜万松 《唯实》2007,(6):61-63
正式法所代表的是一套农民所不熟悉的知识和规则,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与乡土社会的生活逻辑并不一致。农民对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理解更宽泛;没有法律关系结构的概念及区别;对法律关系内容的理解不仅限于权利义务;对法律关系解决的模式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5.
利益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法律对利益的调整表现为:表达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与重整利益格局;法的价值是主体要求在法律中的一种表达,反映了法律作为客体对主体即人的一种属性;权利、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它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利益、法的价值、法律权利和义务三者的关系体现为:利益是法的价值和权利义务的"物质化"基础,法的价值是法的利益的抽象化存在,法律权利义务则是利益的法律化表达。  相似文献   

6.
于忠龙 《唯实》2011,(10):74-77
在区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以及国家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应构建保障欠发达地区发展权的救济机制。从国际宪政关系视野考察,区域发展权的法律救济属于国内人权保护问题。随着人权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区域发展权的司法救济逐渐成为现实。构建区域发展权的救济机制,应在确认法律救济程序的权利义务主体基础上,构建救济机制的运行程序,同时,还应加强宪法保障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涉及高校、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多个法律主体,产生校生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这三对相互关联的法律关系,形成"一主二附"的法律关系格局。在这三对法律关系中,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主要的,决定着其他两对法律关系的性质。这些法律关系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表现出多重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应当给予高度关注,以推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李建明 《党史文苑》2009,(11):78-80
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目标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了行政和民事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和主体责任形式是由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决定的。因此,界定双方的法律地位,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化进程,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实际上同时具有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两种不同的法律身份,因而与学生实际上构成了行政和民事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我们只有认清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性质,才能对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才能更好地规范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和行政行为,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实际上同时具有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两种不同的法律身份,因而与学生实际上构成了行政和民事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我们只有认清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性质,才能对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才能更好地规范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和行政行为,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1.
物业管理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房屋管理模式,是市场的一种经营行为,对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要求十分严格,法律关系应十分明确。部门法定性作为立法、执法、司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必然会影响到物业管理法。物业管理法是社会法。  相似文献   

12.
贾高建 《新视野》2005,4(1):24-26
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社会主体结构分析的两种不同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不应该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陷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应科学地把握它们各自的规定性,并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玉红 《求实》2006,(Z2):105-106
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是指取得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基于该身份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和,在有的教材中被称为配偶身份权,或称为配偶权.尽管男女双方是自愿而结为夫妻的,但由于这一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不同时代的各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对夫妻人身关系的立法规定.各国、地区的婚姻立法均规定夫妻之间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夫妻这一特殊的法律主体进行法律调整.而且,婚姻立法关于夫妻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强行性规范,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契约予以排除.但是任何一方配偶均不得通过强制行为实现这些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单一权力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不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需求。利用多中心理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解构为以政府、高校党委为代表的领导决策主体;以高校行政部门为代表的行政执行主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为代表的学术参谋主体;以学生、社会力量为代表的反馈评估主体。从宪法选择层次、集体选择层次、操作层次将各类主体有机整合、优化,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促进各主体行为规范化,引导各主体参与透明化,实现各主体发展持续化,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怎样在法律视野下正确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性质,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既有助于推进学校依法治校的进程,使处于受教育者地位的学生明晰自己的权利义务范围,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亦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传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压力是影响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内地高校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确立一元主体、整合两类资源、把握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高等院校在行使教育管理权时与学生发生纠纷而被诉诸法律的两个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两案裁决所体现的现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局限性以及将两案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法理根据。同时,从入世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应遵循的WTO基本原则出发,提出必须适时拓展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际面临的全球性两大战略问题是和平与发展。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 ,还是谋求各国经济发展 ,都需要国际法来调整和促进。国际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国家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纵观国际法 ,最突出的就是国家主权原则。主权(Sovereighty)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国家主权作为十分重要的国际法概念 ,是国际法主体权利义务的中心。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根本原则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国家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 ,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对内最高管辖权 ;二是对外独立权 ;三是反侵…  相似文献   

19.
高校被诉引起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发生了两起有重大影响的高校学生诉学校拒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高校之所以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由高校行使自主权时的法律地位和自主权的法律性质所决定。基于现代行政法理论,高校在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学生行使诸如颁发毕业证、进行处分等教育管理权时,是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应从树立依法治校的法治理念、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以及建立一套健全的教育行政与司法救济制度三个方面促进高校依法行使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弘 《世纪桥》2007,(12):71-72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忽视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信仰教育的问题,应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两个方面塑造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内在要素;从灌输与渗透并重的途径维度和学校与社会并重的主体维度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