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妇联组织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工作,主动作为,实施“五大行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0,(11):45-45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平等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崇左市妇联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关注妇女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创新“五大载体”,为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4,(6):27-28
<正>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的21.88%。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国家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都把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近年来,全国妇联及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优势,深化调查研究,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关爱活动,健全关爱网络,强化家教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12,(3):14-15
安徽省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680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360万人。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中,并明确由省教育厅和省妇联负责实施。其中由省妇联负责实施的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是,省财政投入2616万元,用3年时间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设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并为每个活动室配备少儿图书、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总人口9768万,其中农村人口6774万。农村留守流动儿童300多万人。近年来,河南省妇联在全国妇联,尤其是儿童工作部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关爱和帮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2,(3):16-17
崇阳县地处鄂东南,是一个外出务工人员居多的农业县,全县农村留守儿童近2万人。崇阳县委县政府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推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双扶”责任范围。目前,全县建立留守儿童托管机构42所,招募3批次爱心妈妈2000多名,1万多名留守儿童受益。省妇联援建了全省首家留守儿童服务站。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2,(11):33-34
安徽省总人口6862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约350万人,留守儿童约360万人。近年来,针对留守妇女“发展生产难、农村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难”等“四难”和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安全缺失、健康缺失”等“四缺失”问题,安徽各级妇联组织精心做好关爱文章,致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1,(11):16-17,11
重庆市妇联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以创办“家庭教育流动学校”为载体,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素质,切实关爱留守儿童,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新路。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0,(11):46-46
近年来,象州县妇联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2008年,自治区妇联把象州作为与世界宣明会合作实施的儿童/留守儿童关顾项目的第一个试点县,项目的实施主要以儿童/留守儿童及儿童利益相关者(包括:主要照顾者/家长/教师)为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10.
刘元辰 《乡音》2013,(3):14-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而他们留守在家中的子女俨然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河北省是个典型的农业大省,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亟待我们加以解决。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比例相对较高。据2011年10月河北省妇联统计,全省1498万儿童中,留守儿童为68.2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效措施,推动全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刚才,江西、福建、河南、江苏、四川省妇联介绍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很好,很有借鉴意义。希望大家认真贯彻《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创出自己的做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农村留守儿童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8,(6):6-9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妇联儿童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大力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和协调推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为重点,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载体,积极构筑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与进步,呈现出生动活泼、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6,(7):26-27
为认真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批示,切实解决“留守学生”教育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健康成长,结合遂宁实际,市妇联决定认真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工作。现将工作方案制订如下:一、目标任务今年试点建立10个村(社区)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建立和完善10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建立10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培养1000名巾帼志愿者,对1000名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解决1000件实事。二、具体任务一是建立示范点“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各级妇联要建立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一战线》2011,(11):F0002-F0002
江苏省东海县委统战部近日会同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发动组织有条件的女党员、女企业家、女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与城乡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成为他们的“社会妈妈”,让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在党和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张静 《人民论坛》2012,(8):82-8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增多,特别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焦点。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我们应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监护机制,为其安全成长提供法律保障,从而积极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7,(11):48-48
为了却留守儿童的最大心愿一“好想见到爸爸妈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心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重庆市丰都县妇儿工委联合县教委在全县14所中小学建立了丰都县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4,(11):18-18
一、认清新形势新情况,明确工作新思路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发展,一是妇女流动性增强,传统的垂直型、层级式的妇联工作已难以覆盖流动性妇女群体。二是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增多,她们的生产、生活、情感等问题日益凸现。三是妇女需求多元化,多种企盼和诉求对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是联谊会、广场舞组织、留守妇女互帮互助组织等各类草根型妇女组织快速发展,需要妇联组织给予引导。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精心组织,强化措施,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一 是部门联动,营造关爱氛围。颍州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成立了以颍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银军任组长,区人口计生委等2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9.
邓丽 《中国妇运》2009,(1):22-23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工作科学发展,是我们站在改革开放30年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新课题。儿童工作部作为开展妇联儿童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立足牵头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参与社会教育的定位,突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主线,落实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两项牵头任务,着力完善法律政策、推进公共管理服务、创新活动品牌载体、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20.
2月17日至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重庆市领导陪同下,先后深入三峡库区的长寿、丰都和渝西地区的大足等区县考察调研。她每到一地,都要向当地的基层领导、妇联干部和群众详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顾秀莲在考察中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强化政府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