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牢记“两个务必”,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道德境界和政治本色。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曾说过:“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  相似文献   

3.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著称于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成为众多仁人志士艰苦奋斗的座右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等古代寓言,无一不表达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巨大工程,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艰苦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值得自豪的民族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5.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  相似文献   

6.
艰苦奋斗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品德和作风。它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简单说一是“艰苦”,二是“奋斗”。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在参观西柏坡时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讲话中指出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 ,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现在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更加需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艰苦奋斗支撑民族自立自强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 ,我们的前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如…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就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出指示时,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石河子垦区是兵团发展建设的窗口,是军垦精神的集中代表与良好典范。刚刚闭幕的石河子市七届人大会议提出农八师、石河子市要在兵团率先实现小康,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否则是非常困难的。 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石河子垦区开发建设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步入改革开  相似文献   

9.
赵耀宏 《党建》2021,(11):36-3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坚强有力的.我们党依靠艰苦奋斗起家、依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而延安时期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践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是靠艰苦奋斗创建起来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艰苦奋斗的本色仍然不能丢。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伊始,便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专程去西柏坡考察学习。在重温"两个务必"之后他深情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清楚地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相似文献   

12.
民族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纽带,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情感和文化观念的共同体.民族精神就是这个共同体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的民族,就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的国家,就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就难以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想贪图享乐,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走上衰落和垮台的。”这是对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国处在实现四化大业的新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走上富强和腾飞之路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的领导干部来说,尤其要带头树立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 一、伟大的创业时代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风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践行“两个务必”,既要坚持一贯的原则,更要体现新的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和时代特征。艰苦奋斗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不同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是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励精图治,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保持艰苦奋斗精神要与弘扬党的宗旨结合起来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它在任何时候都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就是靠这种精神,克服了千难万险,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  相似文献   

16.
谢红箴 《求实》2003,(Z1):224
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率领新的一届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了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上务必”,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笔者以为,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重温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的艰苦奋斗有物质和精神两层含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就一般意义而言包含物质和精神两层含义。从物质方面来看,艰苦奋斗要求人们在创造财富时必须不畏艰难,能吃大苦,耐大劳,在生活消费上必须自奉节俭,珍惜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形势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特别重要。”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呢?其一,艰苦奋斗辆神是我们申华民住的传统美福,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精神,就其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克勤克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风貌,是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无数事实证明,民族振兴大业,不仅取决于指导路线、方针的正确,而且取决于这个民族是不是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并依靠这种力量的支持,才战胜…  相似文献   

18.
198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弄清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的必要性,正确认识在新形势下坚持艰苦奋斗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对于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艰苦奋斗是孕育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而由我党着力培育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先进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是人类征服…  相似文献   

19.
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党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其探索者和实践者大多为我们的革命前辈。然而,在当今社会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冲破传统和怀旧思想的束缚,破除“艰苦奋斗过时”和“照葫芦画瓢”的错误观念。在认识上绝对不能因循守旧,在方法上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固守陈规,在行动上绝对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要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武装思想,用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谋划工作,探求发展之路,要有敢于突破前…  相似文献   

20.
赵琦 《求实》2003,(Z1):198-19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 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能自尊、自立、自强。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有没有民族创新精神,已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大小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