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和国的不少将军都是在井冈山入党的。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笔者将赖毅中将、杨得志上将、龙开富少将当年在井冈山入党的故事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仪表厂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资产总值比投产时增加了 7倍多,上交国家利税和各项费用相当于国家投资的 3.5倍,已经实现了连续 30年盈利。井冈山仪表厂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抢先一步实施创新战略   井冈山仪表厂原来只是单一生产军品的企业,在 70年代末以前,过着任务国家给、产品国家包、企业只管生产的舒适日子。 80年代初期,当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军工企业特别是三线军工企业军品任务锐减,到处找米下锅的时候,井冈山仪表厂却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开发实力,瞄准当时被美国产品一统天下的我国…  相似文献   

3.
张天清  熊亚光  林雍 《党建》2019,(4):47-49
正一座山,就是一种精神。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当年井冈儿女不怕牺牲,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近5万革命烈士长眠于此,用鲜血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一座山,就是一面旗帜。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红旗引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新时代,井冈儿女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  相似文献   

4.
毛秉华同志从事井冈山斗争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40多年。他已82岁高龄,仍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和宣传井冈山斗争史,一版再版地修改他的研究成果,不断补充史料,增加内容,纠正差错,诠释新意,力求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对党对人民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作为战略家其超强的战略思维根源于坚定的信念。为什么后人无法忘记井冈山尤其是毛泽东的井冈山信念,一个基本原因在于他有骨神兼备的信念结构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研究毛泽东井冈山信念和思维,对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从而使中华民族整体信念坚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松涛阵阵耳边过 杜鹃簇簇山遍红 一览井冈五百里 跌宕蜿蜒中华龙  相似文献   

7.
小小 《党史纵览》2010,(7):34-38
在井冈山聆听毛泽东的教诲,在长征途中得到任弼时的搭救。在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功成名就。却三次提出回江西农村的申请  相似文献   

8.
王卫斌 《学习导报》2011,(16):58-5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从井冈山一路转战,最后在江西瑞金这块风水宝地上落地生根,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1929年到1934年,一代共产党人在瑞金群英聚首,为夺取全国政权、  相似文献   

9.
山高万仞冲云霄,浩浩荡荡五百里。用自己整座山脉铭刻红色春秋,纪念革命英灵,鼓舞共和国子孙,在我国众多山脉中惟有井冈山。井冈山屹立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重峦叠嶂,地势险峻。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苍松翠竹簇拥着鲜红的党旗,罗霄山脉的政权正在分田分地……两周的学习时间一晃而过,我仿佛还沉浸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毛红军与人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出来的敢闯新路、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给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实现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本文从新时期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简明分析了井冈山精神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井冈山,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在朱毛井冈山会师95周年之际,又一部聚焦井冈山斗争的彩色故事片——《井冈星火》,与全国观众见面。这部由中央党校影视中心、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井冈山西江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影片,用光影艺术的语言,全景式描绘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相似文献   

13.
《党史天地》2007,(8):15-16
毛泽东指示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工农兵政府 宛希先召集县工会、农会、部队代表协商成立县工农兵政府 1927年11月,井冈山夜深人静,毛泽东住处八角楼依然灯火亮着。毛泽东、陈浩、宛希先等正在研究打茶陵的军事部署。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井冈山仪表厂坐落在黔北大山深处,原是一家单一的军品配套生产企业,地理条件差,厂子不大,在业内默默无闻。但是近年来,企业连续三年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都在25%以上,而其中的60%是依靠新技术获得的。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该厂如此强劲的发展能力?是他们坚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是根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井冈山仪表厂就认识到,要扭转企业产品单一,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的状况,就必须立足自身专业实际,开发能引导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科技兴企。20年来,他们从人员调配、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上重点向产品开发倾斜,确立了“型…  相似文献   

15.
独有豪情洒井冈———写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之际□程桂芳刘茂秋汽车从江西吉安出发驶向井冈山。越过泰和县之后,我们便置身山的世界。陡峭的山、险峻的岭,重重叠叠,连绵起伏。这莽莽群山与熠熠生辉的红土地交相辉映,构成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特有景色。...  相似文献   

16.
<正>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对面的小山坡下面有一块平地,名叫晒布坪。在这块不大的平地上,除一座安葬着50多位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红军烈士墓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坟墓,前面屹立着两尊铜像——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战士江华和吴仲廉。初上井冈江华(1907—1999),原名虞上聪,湖南江华人,瑶族。1925年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冬转为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7.
抚摸井冈     
《湘潮》2015,(1)
<正>深秋的井冈,竹海苍茫,层林尽染。很荣幸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党史学基本问题研究班学习,收获不小,感悟良多。这是一次永远难忘、终生受益的深情抚摸。抚摸井冈,我感受到了灵魂的高度。如果有人问我,井冈山哪座峰最高?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井冈魂最崇高!峥嵘岁月的井冈山斗争,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那就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依靠群众、艰苦奋斗"。为什么当年红军能辨清山上的迷雾?就因为有八角楼的那盏灯。为什么敌军围困黄洋界时"我自岿然不动"?就因为军民团结"更加众志成城"。为什么红旗能够坚持打下去?就因为红米饭里出政治、南瓜汤中有精神。为什么星  相似文献   

18.
熊轶欣 《世纪桥》2011,(16):57-61
袁文才和龙超清是井冈山时期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们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袁文才,在秋收起义部队遭受挫折,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重要关头,接纳了革命军在井冈山容身,  相似文献   

19.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江西永新地处湘赣边界,是革命运动兴起较早的县份之一。1928年5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县城,永新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进一步觉醒,跟着共产党、毛委员闹革命。从此,永新成为井冈山革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来到革命摇篮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一再嘱咐和谆谆告诫"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