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预审制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清末改制修律时期,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以后等不同历史阶段,各有其内容和特点。当前实行的“侦审合一”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了侦查活动,必须寻求一种新的体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剖析,来比较各个历史时期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得失成败,探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其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制度困境,朝约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造成农村文化事业落后,农民基本文化权利受损.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建立和完善符合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本文从供给制度层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为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至2002年公共服务首次被界定为政府基本职能期间为第二个阶段,此后为第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演变受到宏观制度环境、各政治变量序列结构以及行为主体的影响;同时,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演变过程中出现了路径依赖现象和变革路径依赖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5.
程毅 《求索》2012,(8):60-62
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脉络大体可分为肇始、曲进、兴盛和衰落四个阶段。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四个特征: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集体所有制是是其体制保障和经济后盾;运行成本较低;基本医疗需求的一致性。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短时期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与发展农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促进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人民公社制度和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大起大落"背后潜伏着极其深刻的冲突和矛盾,其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杨娜曼 《湖湘论坛》2008,21(3):44-46
从制度与绩效视角审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三个阶段,即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改革以来的历史变迁,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7.
刘爱民 《前沿》2012,(4):26-27
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优抚制度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的军人优抚制度从建国初期制度体系的确立,到“文革”时期的全面破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军人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制度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总结了这一阶段我国实施该制度过程中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8.
申坤 《桂海论丛》2012,(6):16-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设计的至上性和权威性与实际运行中缺乏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它在权力运行和制度实施中出现事实与价值的不吻合。这种不吻合归根结底是人大制度的制度空间演变的问题.即人大制度设计的制度空间与人大制度现实运行中的实际空间不相符合。学术界从结构、权力、行为者和历史四个方面寻找原因,虽各有侧重但缺乏全面性。文章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以平衡政治价值与科学价值的内在张力为出发点,将人大制度的变迁放置于历史时空中,在制度设计、制度调适、制度发展的动态运行过程中观察各种变量.即环境变量、观念变量、行为变量和制度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过程及对制度产生的影响,以此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和人大制度变迁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给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带来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面对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我国政党制度必须在坚持历史传统、自身特点、政治优势的基础上 ,从理论、制度、内容、功能、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发展和创新 ,逐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使我国政党制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设计目标经历了两次明显的更替,由绝对公平目标演变为相对公平目标,再由相对公平目标演变为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目标。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农地流转制度目标设计仍然将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从农地流转制度目标的变迁过程来看,农地被赋予的保障功能是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根本性障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选官制度是古代的选人用人制度,对于国家或政权正常运行是重要的支撑。从我国的历史变迁看,在不同的时期对选用官吏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经历了单位体制、街道体制以及社区体制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背景、社会本位理念转变、政治行为主体、外部示范效应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还存在着路径依赖,并在收益和制度黏性的作用下不断强化。但是在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历史否决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革要抓住"历史否决点"时期,及时调整和改革现有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拉加当周 《人权》2012,(2):36-39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民族工作作为党的工作内容之一也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成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宏 《传承》2008,(8):98-99
我国的厘金制度产生于1853年,它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恶税",对我国近代税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对"厘金制度"的生疏和不理解,本文主要从厘金制度的产生、特点、弊端、废除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增强我们对近代历史上"厘金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不可否认,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该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笔者就此做了分析,并建议废除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4,17(5):77-79
农业产业发展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交叉过程 ,因此 ,农业产业发展的直接矛盾在于自然约束 ,而解决这个直接矛盾的关键又在于有效的制度安排。古往今来 ,国内外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农业是对制度需求最强烈的一个基础产业。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 ,本文着意探讨农业产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逻辑联系及其规律 ,探讨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需求以及制度创新的思路 ,从制度经济学的方面来分析新的历史时期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厘金制度产生于1853年,它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恶税",对我国近代税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对"厘金制度"的生疏和不理解,本文主要从厘金制度的产生、特点、弊端、废除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增强我们对近代历史上"厘金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的历史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我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面对当今腐败问题的新特点、新变化,单纯依靠惩罚已不足以遏制腐败,必须从源头抓起,重视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巡抚的军事职权是督抚制度的重要内容,因缺乏专门研究,一直模糊不清。明清时期巡抚军事职权有其独特内容,因地区差异和形势变化发生不断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土地制度着手 ,从人地关系、农民与集体的关系、乡村社会的权力权威格局、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与乡村社会政治发展之间关系 ,认为土地制度对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时有起伏 ,但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 ,它对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