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 ,要摈弃封建的官本位、权力本位的落后习俗与观念 ,创立能力本位和实绩本位的新观念。解决和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关系 ;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的关系 ;官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关系 ,在解决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封建的“官本位”引发的价值观念是官至上。既然官的权力是由其职位确定的,其社会作用、个人名誉、财富,也都取决于其官位。况且,官场上又有许多礼仪严格地按官位来规定官的等级,久而久之,不仅在官场,而且在一些百姓中,也形成了官至上的观念。官成了荣耀、权力等等的综合体现和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一是破除“官本位”封建意识,消除一切为了做官,做官就有了一切的错误观点。现在我们少数干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些同志把工作的一切目的都集中在个人职务的升迁上,贪功诿过,造假政绩,个人升迁了就喜不自胜,骄傲自大,一旦个人愿望实现不了,就怨天尤人,消极颓废。二是破除上级赋予权力的错误观念。从现象上看,干部的权力来自上级组织的授予,但上级组织并不是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孤立的组织,它所代表的仍然是群众的共同利益。而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只看到权力分配的现象,看不到权力来源的本质,因此在思想上背离了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公仆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树立人民群众主体的观点,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是检验党的干部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意识、服务意识所必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教育干部,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上下功夫。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凡是群众赞成的,拥护的,答应的,高兴的事就做,凡是群  相似文献   

5.
梅献忠 《求实》2005,(9):76-7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方面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理念,其主要表现为:社会等级观念,官民关系中的“官本位”思想,“重德轻刑”的治国方略,重义轻利的“义务本位”观,以及“性本善”的人性哲学等等。这些思想文化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平等、自由、人权、权力制约的精神有着较大差异,在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应当时时加以检视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怎样当好新时期的农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是每一位农村干部必须正确破解的重大课题。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就是正确对待权力的认识。怎样才能正确看待权力?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正确认识权力。干部是群众选的,权力是群众给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待遇和荣誉,更是群众赋予干部的一份责任。因此,当干部不能只享受荣誉和待遇而不竭心尽力履行职责,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都是可耻的。第二,正确行使权力。两委班子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各自的分工,因此每个人都应找准…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地区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选用干部问题上的权力腐败行为,严重阻碍着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贯彻执行。因此,要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必须反对这种权力腐败。 一、干部选用上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 干部选用上的权力腐败有种种表现,主要是:任人唯亲;权权交换、权钱交换;嫉贤妒能;不愿让位;等等。干部选用上权力腐败的产生,既有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又有其历史根源。主要是:(一)历史上存在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任人唯亲等种种剥削阶级思想没有肃清,在适当的“气候”下,沉渣再  相似文献   

8.
公仆意识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意识,是“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党员意识”要求的重要内容。它来自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来自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所内含的权力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前途。  相似文献   

9.
“官本位”是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过程中形成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党组织中。党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官本位”意识及现象,是指在党内生活中,在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关系中,处处以干部为核心,领导干部对党内事务享有决定权,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干部。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决定着其地位观、利益观。党员干部只有在坚持权力授予与权力控制原则的基础上真正确立了"权力民授"的权力观,才能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正行权。为保证正确权力观的树立,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做到:自觉克服"官本位"意识、坚持权力责任对等、警惕权力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2,(3):31-31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临泽县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了解到部分农民思维观念守旧、生产技术技能落后,部分干部基层服务意识淡化,基层工作经验欠缺,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到位,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基于以上问题,临泽县委通过认真分析思考,梳理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干部下基层,群众需要,干部也需要;干部下基层,基层需要,机关更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生发的文化生态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岚 《理论学刊》2005,2(11):113-116
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实践的集中体现:农耕社会对权威的服从是官本位思想滋生繁衍的社会生活基础;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尊卑等级关系;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为官本位思想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和制度上的保障;官僚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形成了凭借官职等级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利益驱动和价值导向;科举制度把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引导到追求功名利禄上来;中国传统文化对礼治的尊崇为官本位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宁杭 《唯实》2010,(12):82-85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组织法实行十多年来,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进缓慢,其症结在于农村一些干部官本位意识浓厚、权力过于集中、推进农村民主建设的切入点抓得不准。这些已成为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观念和体制障碍,也是延缓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于佩常 《奋斗》2004,(9):4-5
在我们党内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当中存在的相当严重的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不仅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必然产生一种误导,助长“官本位”思想,刺激巧取豪夺的投机行为,对青年一代产生极坏的影响;在生产领域中以重复建设、高耗低效、假冒伪劣为主要特征的铺张浪费更是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产生官僚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为我们克服官僚主义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6.
《探索》2017,(5)
具体语境中经济对社会的特定影响目前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借鉴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概率分布论证,认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呈现为等级固化,具有较高经济地位的人享有较低的社会风险;"泛经济化"的影响使人们在深层意识上认同经济分层现象及其附带的次生现象,难以察觉到这种经济权力对社会领域的侵蚀和等级固化的影响。这种消极固化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经济领域对社会领域形成的权力优势,造成"权力剩余"和溢出效应,导致经济权力向社会权利渗透、经济权力向社会权利转化。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有助于国家提高对整体社会的宏观把控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就是要切实把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实好,把民主的意识、民主的作风和民主的方法贯穿到干部选任工作的全过程。一、扩大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长期以来,在干部的选任上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选举制,即在党的领导下,选举出代表人民群众的国家权力机关,进而选举产生各级人民政府,代…  相似文献   

18.
解难意识是一种服务意识,是领导干部的本职要求,也是讲政冶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平同志曾讲过: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的本职,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难释疑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甘为人民公仆,碰到群众所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勇于解决,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既得利益,“遇见矛盾绕道走,看见问题背抄手”,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这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更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有些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官本位思想浓厚。二是有些领导干…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以民为本,努力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正“领导”与“公仆”的关系,以清正廉洁得民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形式、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存其中。面对这种情况,一些领导干部逐渐淡忘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不择手段地为个人谋取私利,有的甚至贪污腐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甚至欺压群众,损害群众利益,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最终走向群众的对立面,被人民所唾弃。因此,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宗旨意识,正确看待手  相似文献   

20.
蔡星天 《奋斗》2010,(3):60-61
<正>建国六十多年来,我们党一直把官僚主义作风视为执政兴国的大敌,从来也未放松反对治理过。然而,由于官僚主义源自"官本位"的意识,由来已久,影响深远,不可能一朝一夕即可根除。长期以来,一些机关"衙门"作风,一些管理者过分看重和表现自己权力问题也还相当严重,不但贻误了工作,也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官僚主义作风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是: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不了解下情;脱离群众,滥用权力,不关心群众利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官气十足,好摆门面,好说空话套话;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