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雯 《法制与社会》2011,(27):178-179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体器官移植成为了可能,这使得更多患者能够重获健康。随之而来的对人体器官的大量需求导致了器官买卖问题的出现,本文从民法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的法律定性做出具体阐述,从未脱离活体的器官、已脱离活体的器官和尸体器官三方面分别分析了人体器官的法律性质与权利归属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述人体器官买卖的可行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娇 《法制与社会》2011,(31):209-209
人体器官移植是伴随着现代生命医学科技出现的新现象,人体器官移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人体器官买卖行为及立法保护的探讨,对我国人体器官买卖的刑法规制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八)》器官犯罪规定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修正案(八)》第35条增设了有关器官犯罪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新增了一个罪名。该罪名应确定为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该罪中的人体器官既包括《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所指的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也应包括角膜等人体组织。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出卖他人人体器官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非法摘取活体器官与尸体器官的行为不构成该罪,应视其情况分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盗窃、侮辱尸体罪。  相似文献   

4.
不断增加的器官移植需要与供体器官极度缺乏之间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这一矛盾导致人体器官黑市以及非法获取人体器官等犯罪行为的出现.经济学家通过模型分析猜想:合法、有偿的人体器官移植市场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考虑,这一理论并没有在所有国家成为现实.伊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实施人体器官有偿移植制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张鸿绪 《法制与社会》2012,(14):292-294
脱离人体的器官其属性是否为物质直接关系着刑事被害人能否获得有效的赔偿.为了有力地论证该部分器官的“物质”属性,本文从人体医疗废物理论和器官移植理论两个角度出发,着重论证脱离身体部分的人体器官定性为“物质”的理论依据及其合理性,从而为刑事被害人获得“物质”损害赔偿奠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黄清华 《证据科学》2000,7(4):160-170
文章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器官捐赠合同问题、捐赠器官的法律形式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的设置与职能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鼓励捐赠遗体器官、器官自愿无偿捐赠、禁止器官交易、无伤害和非优先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文章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器官捐赠合同问题、捐赠器官的法律形式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的设置与职能问题 ,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指出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 ,并遵循鼓励捐赠遗体器官、器官自愿无偿捐赠、禁止器官交易、无伤害和非优先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龚波 《法制与社会》2013,(14):274-278
在人体器官移植中,人体器官的获取主要通过三种行为方式来实现,(1)合法自愿无偿捐献器官;(2)非法"地下市场"买卖交易器官;(3)通过犯罪行为获取人体器官。在人体器官移植过程中,医院与医生"救死扶伤"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本是一种符合伦理道德的善良行为。然而,在非法器官移植中,医院与医生却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中国大陆的人体器官移植法律对医院与医生违法行为的责任承担进行了一些规定,较为合理地规制了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中医院行为,但由于其规定存在着法律位阶低、医院承担刑法责任不明确、医院及医生传播危险性疾病承担刑法责任不明确、医院与医生犯罪罪名规定不明确等缺陷,因而其规制是不全面的,需要我们采取更现实主义的立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促进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因其救死扶伤的目的及重大意义,为现代医疗实践普遍肯定和广泛运用。器官移植旨在治病救人,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其首要立法基础是器官移植中摘取供者的器官应遵守"不伤害原则"。在不伤害的前提下,为充分保护权利,器官摘取应当得到器官供者的知情同意。在此意义上,人体器官也是器官供者的一种权利客体,但现代社会器官权利必须遵循商业化禁令。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器官捐赠合同问题、捐赠器官的法律形式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的设置与职能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鼓励捐赠遗体器官、器官自愿无偿捐赠、禁止器官交易、无伤害和非优先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