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当尽快得到宪法的确认和保护。本文指出环境权只有在宪法中的地位得到确立,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公民环境权利法律保障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对于国家整体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在适宜健康的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权利。韩国、美国部分州、日本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宪法中明示或默示环境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也有一些国家对公民环境权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而代之以环境保护的国家职责,例如葡萄牙和瑞士。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公民环境权是生存权的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不断进行完善,使我国的公民环境权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对“公民环境权论”的几点疑问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徐祥民 《中国法学》2004,(2):109-116
公民环境权论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人类整体性的环境权中包含个体性环境权这个基础性判断是立不住的。人类环境权中的人类是集合概念,这种意义上的人类所享有的权利不必然落实在作为人类的分子的自然人身上。地球环境是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客观利益,而不是以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为前提的权利。在这种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只是客观的享受者,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创立者和法律意义上的请求者。所谓环境权不是关于具体的环境利益享有者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概念,而是人类整体与人类个体关系的概念。在环境的整体利益和综合利益之下发生的人类个体的单独的、分配性的利益关系是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与之相联系的权利是财产权、人身权,而不是环境权。在这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侵权是对财产权、人身权等的侵犯,而不是对环境权的侵犯。公民环境权论者以权利制约权利的设想是一个编不圆的美丽花环。他们所论述的“环境参与权”的实质是参与权,不是环境权。  相似文献   

5.
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属性与实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爱平 《法学论坛》2003,18(4):105-107
目前 ,宪法修改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次修宪 ,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 ,这既是宪法的一个根本问题 ,又是与国际人权公约接轨的需要 ,也是世界各国立宪经验的总结。就我国而言 ,由于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不充分 ,因而应当入宪的公民基本权利较多 ,其中 ,当务之急 ,应将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知情权、公职权、迁徙自由权、公平审判权和生活环境权写入宪法。为此 ,本文对上述诸多权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慧蕾 《法治研究》2016,(5):95-103
我国环境治理中的“明希豪森困境”提示,在环境治理中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适当规范.鉴于环境治理制度与实践的现状,应主要从立法基础、司法审查、社会背景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对政府环境治理权力规范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立法上确立“环境保护优先性”原则是权力规范的前提;营造环境公众参与组织化的社会背景是权力规范的关键;形塑正当性标准的环境司法审查模式是权力规范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3,(12):20-22
"京城四少"现象反映了当前部分"富二代"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他们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增强社会责任教育,增强公民意识。而这一切的起点,则要从做一名"社会合格公民"开始。  相似文献   

8.
因认为铁路部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高价和价格欺诈行为损害消费权益,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柏平亮、陈东、梁会青4位律师联名向国家发改委。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08,(8):8-11
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早在2007年4月24日即已公布,其间准备期长达一年,这对谋求“高效行事’’的行政法规而言,几成孤例。  相似文献   

10.
当公开透明逐渐成为执政共识,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成为公民基本权利,我们看到,各级政府的媒介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一、环境权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世界各国一方面致力于运用技术手段治理污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6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组织下,西方国家展开了关于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法律依据的大讨论,引起世界瞩目。1966年,联大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各成员国会上取得共识,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共商环境保护大计,为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打下了基础。70年代初,著名国际法…  相似文献   

12.
登益辉 《政府法制》2013,(10):26-2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至今,已经蹒跚前行了近5年。从这部法律诞生之日起,便不断有律师、学者,甚至普通公民,向多个部¨提起信息公开申请,呼吁“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我国公益诉讼立法的进步,解决公益诉讼难的困境,郑州的两位市民刘明和郭力用4年时间起草了中国第一部民间《公益诉讼法(草案)》(下称“草案”),并已在网上公布,邀请公众对这部民间法律草案给予批评和建议。他们希望通过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最终将《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7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相似文献   

14.
杨楠 《法学家》2023,(3):105-117+193-194
司法解释对为合法经营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设置了特殊的定罪量刑标准。该解释不仅在理论上引发了“为合法经营”属于定罪情节抑或量刑情节的争议,司法实践中也因怠于解释兜底条款、扩张特定信息外延、不当适用曾受处罚又再犯的规定而陷入被虚置的窘境。分析发现,“为合法经营”不对判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成立发挥作用,而只是一种量刑情节;无论其是否(附带地或另外地)也作为违法性或有责性判断的客观、主观基础事实,“为合法经营”皆属于降低责任刑之情节。应准确把握“其他严重情节”的外延,严格解释“影响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类个人信息,调整“情节严重”中行为人违法犯罪前科的规定,防止该特殊规则的适用空间被不当限缩。同时,行为人获取个人信息用于合法经营的,即使因不满足其他条件而无法适用该特殊规则的,也可以在法定刑幅度内减少责任刑。  相似文献   

15.
在酝酿半年后,全国首家由政府直接给公民信用,打分评级的系统在江苏睢宁正式实施。这套系统实行大众信用征集、打分和公开,内容从银行欠贷到早点摆摊再到家庭道德无所不包。信用评估为A级的个人在入学、就业、提干等方面优先照顾,C、D级公民将在各方面被严查。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高调宣称要“管理大众信息,鞭策群众讲真话”。  相似文献   

16.
微博对腐败问题的精确打击,背后有一个有力的抓手。事实上,目前,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这样的反腐败职能机构,对微博曝料之重视、介入之迅速、查处之严厉,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办理“黑灰产”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注重全面打击上下游犯罪,斩断犯罪链条。办案中应加强身份同一性证据的收集与审查,绑定实名信息的账号依法应认定为公民个人信息,计算违法所得时无须扣除犯罪成本。对于涉案人员众多的案件,应综合认罪认罚和追赃情况分层处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管漏洞,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强化诉源治理。  相似文献   

18.
林海  向高 《中国审判》2009,(10):18-21
频繁发生的“血铅事件” 真正毁灭人类自己的,往往是人类自身。 近期集中发生的几起环境污染事件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血战到底,坚持就是胜利!——题记一、问题的提出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相当程度上是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我们正在重蹈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环境恶化的覆辙,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已展示了自然环境的疯狂报复,在饱尝自己酿成的苦酒之际,人们开始关注环保问题,通过各种方式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在这些环保方式中,最具争议性、破坏性的当属环保自力救济。环保自力救济属于私力救济的一种特殊、极端形态。在大陆,有较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频繁。公民的参与为提高公共政策科学性和民主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公民在参与过程中与政府决策权发生的矛盾冲突也愈演愈烈,通过制度设计缓和二者矛盾成为急迫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政府决策权与公民参与权二者矛盾的深入分析,提出解决这种冲突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