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各族人民以及历史上曾经生存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称。一部草原文化史既是一部草原民族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水乳交融、共同进步的历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客观、开放、全球的眼光,对内蒙古草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考证、定位,努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对于继承草原文化的先进性内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推进  相似文献   

2.
辽金元夏时期的地域文化为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同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在自身特有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的精髓加以吸收借鉴,尤其在书面文化、建筑文化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特点,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汗权文化时期哲学思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革 《前沿》2008,(8):80-83
汗权文化时期是蒙古文化的成熟与繁荣时期,也是民族思维方式个性化突出时期,深入研究这个时期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于认识民族自身,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促进蒙古民族的兴盛与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阿巴嘎旗紧紧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旗的目标,从草原文化共性中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浓郁、历史底蕴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以文化品牌化为推手,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打造出地域特色鲜明、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同时,随着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旅游、物流、餐饮、住宿、民族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牧民增收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6.
李书群 《湖湘论坛》2008,21(4):96-97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繁荣中华文化,必须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金 《前沿》2004,(2):181-18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文化体系 ,草原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是一个民族性、动态性、时代性、世界性的一种文化。草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是尊重自然的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草原文化在内蒙古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逐步走向了文化产业化的新路子。草原文化的发展 ,在积极面对当今世界的同时 ,仍保持发扬自身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8.
于桂珍 《前进》2009,(6):49-5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主要支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优化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学政 《前沿》2010,(1):194-197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结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迥异,逐渐形成了两大文化圈:以中原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和以北方草原为代表的游牧文化。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的战争融合,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互补,贯穿了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本文以古代诗歌(词)为切入点和观照点,以北方主要游牧民族匈奴、鲜卑为研究对象,探讨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赤峰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草原城市,近年来,相继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等称号。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赤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发展方略。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化优势,培育文化人才,繁荣文化事业,将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方略落到实处,赤峰市文联结合自身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实效。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繁荣文艺事业,团结和建设一支素质强、作风硬、专业水平高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是关键。多年来,赤…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为主的生计方式决定了北疆草原民族"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但粮食在饮食结构中亦占有一定比重。草原诸族拥有特定的饮食观念和饮食心理。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草原诸族的民族性格并体现其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研究汉唐北疆草原民族饮食文化,有助于促进西域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乃至经济史的研究,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吴团英 《前沿》2009,(1):F0002-F0002
一.主要内容 《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系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度特别委托项目、2005年度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重点项目、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献礼项目。2007年7月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11卷12册,437万字。包括:《草原文化概论》、《草原文化史论》、《草原物质文化研究》、《草原精神文化研究》、《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华文化大系比较研究》(上下)、  相似文献   

13.
刘云山 《传承》2012,(19):64-6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刨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腱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有关部门专门召开全同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制订下发《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出台了许多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和文化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年,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广大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4.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过程中,要加强党的民族观教育,坚持改革开放,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彭惠 《今日民族》2014,(5):56-56
<正>1.发挥党政机关引领民族文化建设、服务民族文化建设的强大核心作用,把民族文化繁荣示范建设引领到核心和中心地带来。城镇发展建设对整个社会具有中心、核心的引领、带动功能。众所周知,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大多都保留于偏僻边远地带,然而民族文化繁荣示范的建设不能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先进文化是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差距越来越大,本文对目前民族地区扶贫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优先重点发展大教育事业,才能使民族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但是西部的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却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在当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价值,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古代文化交流推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族形成,维系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加快了文化发展的速度,误解了文化发展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