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华 《今日广西》2007,(5):79-79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不迟到,我们步履匆匆;为了赶时间,我们在吃盒饭快餐;为了不错过客户和老板的召唤,我们的手机随时开着;为了工作,我们只做丁克一族,甚至周末夫妻。我们每天都在跟时针分针赛跑,脑子里只有“快一点,再快一点”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议论:凡议论之事,就有真有假,有些人没有新闻还要制造新闻。有意让大家炒作议论。比如:文艺界故意制造花边新闻,扩大影响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本无可厚非。但社会上也有些议论纯属长舌的角色,言之物空,望风扑影,尤其是那些业余组织部长,嚼起舌头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乐此不疲,大有亲自主持会议的味道。议论是好事,评论时政,社会,经济等大有好处,能纠正错误,使事情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有利于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这样议论应多多支持。而对那些瞎议论者一定要给予纠正,严重的要以诽谤罪进行追究,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3.
王山 《八桂侨刊》2004,(1):55-56
朱兆瑞是1999年年初放弃沈阳市一家大公司优厚的待遇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MBA的,目的就是想真正学会西方先进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思想,而不单单是学习管理知识。因为要是单纯的学习知识,精通英语的朱兆瑞在国内买到西方原版的书并不困难。所以,在出国前,他就想通过留学,大量地走访西方国家,真正感受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些感悟     
《观察与思考》2008,(13):56-57
发现最近真的很懒,忙完论文之后,身心像雪人被春天的阳光融化,对待时间没有抵抗,没有掌握的本领。生活需要主题吗?这或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但我需要的生活即便没有主题,还是需要一条明晰一些的轮廓线,趁空闲下来,看看自己足迹是否围绕左右,就像孔子教诲的一样,随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5.
在电影电视里出现的越南女性,大多身材娇小、皮肤黝黑,头上戴着尖顶斗笠。可是记者在东兴市一栋小别墅里见到阿娟时,却发现她不仅身材苗条,还有绝好的白净皮肤。尤其在穿衣上。她非常善于进行色彩搭配。墨绿色的上衣,玫瑰粉的衬衣,下面是一条很酷的牛仔裤和一双旅游鞋,显得青春而时尚。  相似文献   

6.
谭玠生 《黄埔》2012,(6):72-73
我已年逾古稀,但几十年前在黄埔军校十二期的生活情景,却时时在脑海里清晰浮现。  相似文献   

7.
周日无事,几位大学好友携带“家口”聚餐。真应了那句话:“三个女人一台戏”,阔别数年的几位“嫂夫人”一见面,便天南地北地侃开了,让人无法插嘴。聊着聊着,话题便转到了各自的孩子身上。几位“嫂夫人”对我们家儿子大加赞赏。妻子连忙拦住几位“嫂夫人”的话头,说:“我儿子可没有你们夸的那么好,他智商一般,  相似文献   

8.
运河人家     
俞平伯说过,生于自然里,死于自然里,我们的心情,永远是平静的。一切自然的状态,不加人工的刻意修造,应该都是好的。  相似文献   

9.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05,(11):47-48
何夕瑞,荣昌城几乎家喻户晓的“大木匠”。梦想在他的头脑中,行动在他的梦想里。梦想让他永不满足,行动让他永立潮头。做提琴,造房子,登讲台,上电视,进深山,搞摄影……在超越世俗惯性的梦想征途上,他赢得了丰盈饱满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默识是境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语录。遗憾的是,人们熟悉的这八个字,却是“断章”。那八个字出自《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二章。这一章的全文是:“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这里,孔子说出了他时常“自查”的三件事:一、默而识之;二、学而不厌;三、诲人不倦。看来,仅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不够的,还要“默而识之”。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最高境界。千年发展目标从一系列简单而又有效的指标入手.呼吁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角度来设计我们的发展路径,并且以人为本,不断增强人民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以使更多的人民有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晓村 《半月谈》2005,(1):71-71
去年7月,为庆祝父母双亲七十大寿,我回了趟老家。老家在湖南省新宁县,地处湖南与广西交界的山旮旯,穷乡僻壤。  相似文献   

13.
雅芳 《半月谈》2005,(3):79-79
在辞旧迎新之际.“恭喜发财”巳成为人们拜年的一种口语习惯。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来上一句“恭喜健康”的祝福,不但让人心情舒畅,而且还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4.
一路走来,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但大多事过后不久就都变得模糊了,但唯有对土豆的记忆铭刻心底、清晰如昨,对老房东的一饭之恩念念不忘,萦绕一生。  相似文献   

15.
闺密劫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34):30-31
好起来不分你我 三个闺密中老大徐蕊,大高个儿,作派略趋男性化,三十好几还待字闺中;范甜甜最小刚满二十,娃娃脸。没心没肺,消费着青春年华;老二肖羊。24岁,富有心机。这三人在一个单位同部门上班。渐渐成了闺密,逛街嘣迪,看电影吃夜宵,掏心掏肺无话不谈,谁开心了一起分享。谁加班另两个都陪着。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无论男人女人,距离太近了不是好事。蜜里调油到不了头,涓涓细流更长久。  相似文献   

16.
最好的陪伴     
相隔两地,假如你35岁,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聚会、应酬、睡觉等,每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大约24小时;30年总共720d、时,差不多是1个月时间。趁现在一切来得及,从陪伴开始,表达爱意……”  相似文献   

17.
郑宜栋坚定地说:“父债子还,我责无旁贷。如果再不偿还,压在心头几十年的大石头就放不下来,我将永远愧对债主,任何人也阻止不了我,这笔债,我还定了!”  相似文献   

18.
听过一则趣事。说是某老外去拜访其中国同事,同事的太太穿着齐整的睡衣盛意相迎,却弄得老外大惊失色,慌忙退出门外,连声地道歉,并请同事待太太“换好衣服”再请他进去。此事如果是真.除非此老外是初来乍到,不然他在上海的生活真是堪虞了:别说是人家家里,街巷、菜场、超市,尤其是居民小区里到处都有这样“衣冠不整”的男女,那岂不是要处处一惊一乍的了。  相似文献   

19.
夜色是美好的。 在低回着乐曲的客厅里,我们相视而坐,默默地回味着。桌上,只有花瓶中绽放的38朵红玫瑰,静听我们的心语在低诉。今天。是你的生日。  相似文献   

20.
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给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能力,进一步做好新媒体条件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