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根源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守静  李继武 《唯实》2000,(2):9-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提是知识创新,只有用创新了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然而,知识创新的基础又是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性思维,知识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根源和特点作一番探讨非常必要。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哲学理解的思维的含义有三:一是指与感性认识相对的理性认识,即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二是指与非理性思维相对的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于一身的理性思维,也即认识;三是指与物质相对的集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于一身的意识,即人脑对物质或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骄傲可以使一个人膨胀起来,但并不能支撑住他;欺诈或许暂时有用,但诚实却永远有用;镜子只能帮助你看到脸上的污点。但要擦掉它还要靠自己;追求别人的赞赏,就是将自己的快乐放在别人的手中;指挥不了自己的人,不配指挥别人;  相似文献   

3.
作反腐报告的不一定廉洁.说不定场外那辆警车正是候他的; 那个得意的官不一定能干,说不定那位子是用重金买来的; 顶着硕士衔的不一定博学,说不定知识不如一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彭头儿”,指的是曾任二五四医院院务处处长和行政副院长的彭署初;不当“排头”,指的是他在任内处理过的一件有影响的事。  相似文献   

5.
心得,指在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体验或领会到的知识、技术、思想认识等。读书要有心得;做事要有体会。怎么才能有心得、有体会呢?窃以为,只有留心,才有所得。心得心得,留心所得。  相似文献   

6.
切实做好党员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本领恐慌,就是意识到自身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危机感。因自己的本领不能适应工作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危机感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是一种有进取心的表现。这是一种忧患意识、使命精神和内驱动力。它鞭策党员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愤图强,永不骄傲,勇攀高峰;党员干部有了本领恐慌,就会时时检查自己,用新思路武装自己,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本领赶上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崔乃学 《廉政瞭望》2009,(10):17-17
一、个体仪表 根据西方的形象沟通的“55387”定律,决定一个人的第一印象:55%体现在外表、穿着、打扮上,38%的体现在肢体语言及语气上,7%体现在谈话内容方面。在个人形象设计上,也有软、硬件之说。硬件主要指外在表现的外表、衣着、言谈举止;软件指文化道德修养。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内在的文化道德修养决定他的外在表现。随着当今官员知识素质的提升和曰益开放的国际视野,从官员整体来看,其仪表形象也更趋“光鲜”,  相似文献   

8.
文萃苑     
《先锋队》1994,(2)
文萃苑毛主席含泪吃窝头解放后,毛主席要求在他身边工作的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把家乡的真实情况向他报告,他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工作能力;二是能使自己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并说还能使自己从战士那里学到一些知识。一次,马维探...  相似文献   

9.
杨义 《新湘评论》2008,(4):21-23
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煌。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拿书来读.那大家都会去称赞他,觉得他有出息。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  相似文献   

10.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于“两规”、“两指”措施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对它的议论乃至争论也随之而起。强调它重要的有之,议论它不合法的也有之,于是,也就有了为其正名的必要。此文既从“两规”、“两指”措施的产生、发展、改进、完善等方面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也从  相似文献   

11.
苏荣 《党建》2010,(9):13-1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近50年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辈子学习,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2.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于“两规”、“两指”措施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对它的议论乃至争论也随之而起。强调它重要的有之,议论它不合法的也有之。于是,也就有了为其正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恽代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他早期哲学思想中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思想成果。他的认识论涉及的内容有;提倡理性的自由,以反对传统的蒙昧的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怀疑的思维方式,以推动知识的进步和打破权威主义的束缚。恽代英的认识论推动了当时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也为日后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名人民检察官,用责任坚守公平正义;他似一只春蚕。用奉献诠释忠诚使命;他是一位“雷锋传人”,用行动彰显楷模风采。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抚顺市顺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肖斌。  相似文献   

15.
好书犹如知己。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始终如一。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侣。困难之际,它也不离不弃。它总是以友善相待,在我们年轻时,好书能陶,台性情,增长知识;到我们年老时,它又会给我们以宽慰。  相似文献   

16.
林衍 《廉政瞭望》2011,(24):50-51
城管来了 从穿上城管制服那一刻开始,宋志刚就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他挨过各种方言的骂,骂他是强盗,是土匪,是“鬼子”。他被咬过。也被人用水果刀砍过,差点砍在大动脉上。小贩们恨他,老百姓也不待见他。他听相声,相声拿城管开涮;他看话剧,话剧的开场便是城管追小贩;他从超市拎着有价签的蔬菜水果回家,邻居会撇撇嘴,“哟喂,又扣啦”;他帮喘不上气的老外找医院,马上有群众过来围观:“城管千吗呢,要打老外啦?”  相似文献   

17.
风云守道     
《廉政瞭望》2012,(20):48-48
贺麟是徐梵澄的挚友,再加上冯至,作为留学生的他们相识于德国,终身莫逆。所以在扬之水的日记当中,徐梵澄常常向她谈及贺麟。他对贺麟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评语,叫“风云守道”,有风云之气,但仍守道;他自己只是守道而已。“守道”不难理解,他们都是知识人与哲人,道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风云”何解呢,可观这段对话:  相似文献   

18.
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古德启,不懂法是什么,用他的话来说:“法?我不懂;屋子上有几根椽子我知道!”他不懂“拘留”和“逮捕”的区别,抓阄办案;在他的辖区,他想找谁的麻烦就找谁的麻烦,俨然当地的阎王爷……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的大潮向我们扑面而来,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只有迎头赶上,加快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何谓“知识经济”知识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思想结晶;早已有之。古希腊就有人指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知识。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发表了一篇有权威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这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经济科学 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是我国大中城市面临的历史性战略任务。知识经济中心是指知识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知识是指系统的知识,包括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中心是指这些系统知识生产、传播的基地和区位高峰,它是“软中心”,但比“硬中心”(产业中心)更重要。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就是要使有条件的城市尽快占据知识和经济的制高点,不断提高自己在区域中进行知识辐射和经济辐射的能量和质量。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知识与经济相结合的最佳条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