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场勘查是侦查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实地勘验则是现场勘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实地勘验中,常常对具体的痕迹、物品勘验比较重视,而现场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因素以及它们与现场的联系则往往被忽略,"博弈大局观"下的勘验就是强调重视在勘验中被忽略的这一方面.在"博弈大局观"指导下的现场勘验能较为完美地实现现场勘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源头信息平台,它能够根据犯罪现场的各类信息对案件进行有效串、并破案,是依托信息化手段破解动态化犯罪的有效渠道之一。然而,目前各级刑侦部门在运用"勘验系统"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从而影响了"勘验系统"最佳效能的发挥。本文就"勘验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指纹与手迹在社会生活及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体现了数千年中华法制文明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经验与智慧。利用"手迹"进行侦查勘验,最早出现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周代的"质剂"(木刻契约)、汉唐时的"下手书"与"画指券"、宋元时代的"手印""手模"具有防诈证信的作用,它们在古人生活及交易中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凭证。  相似文献   

4.
常常听女朋友、女同学, 或女同事愁眉不展地叹息: 咋就这么不想上班呢?想起 工作我就厌倦得不行! 专家分析,女性时常流 露的厌职情绪一直是影响她 们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厌 职的理由多种多样。就厌职 情绪来说,有阶段性和周期 性之分。如果再加细分,在周 期性厌职中还可以分成"不 满型厌职"、"情绪型厌职"和 "压力型厌职";在阶段性厌 职中又可以分为"挫折型厌 职"、"平台期厌职"和"逃避 型厌职"。那么,当厌职的情 绪袭来,怎样对症下药,而且 是药到病除呢?  相似文献   

5.
好听好看     
在中国民间,到处都有关于“蛊”的传说。种种现实物象被视为代表不可知力量的神秘化身,蝴蝶、麻蛇、蝎子等动物被传说赋予了可怕的魔力。很多年间,“蛊”一直是令人畏惧的东西,民间大多谈蛊色变,要拨开神秘的面纱来研究巫蛊现象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社会学者邓启耀先生历时多年,在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中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各个少数民族间流行的巫蛊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从中国关于巫蛊传说的源头开始,阐述了巫蛊的类型,分析了巫蛊文化存在的社会心理。书中记录了很多作者亲历的个案,让人钦佩其敬业精神。这不是一本关…  相似文献   

6.
《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已成为公安部刑事技术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录入案件数量较少、已录入案件的信息质量不高、暂存的案件信息质量不完整、"十类案件"勘验信息未全部录入系统、不重视案件串并工作等问题。公安机关应该提高对"现勘系统"的重视程度,加强信息质量监管,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录入人员素质,规范"现勘系统"的录入程序以及进一步提高"现勘系统"的功能,简化操作过程,以此提高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破案率。  相似文献   

7.
黄芳 《人民论坛》2012,(36):228-229
关于动物权利的讨论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先后经历了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活熊取胆"无疑是这一进程中的插曲,以此为出发点,在历史背景中探讨动物权利的演变,探索有效保护动物、实现人和动物和谐统一的动物保护之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媛 《理论月刊》2022,(7):125-13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刑事侦查中的犯罪现场勘查对象从工业社会的实物类证据向信息社会的数据类证据转变,为了进一步获取远程网络数据,犯罪现场勘查正在向着网络远程勘验迈进。网络远程勘验在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体系中属于一种线上取证方式,在法律定位上存在勘验论、搜查论等不同定位的争论,在法律属性上存在强制侦查和任意侦查法律属性的争议。实践中,公安机关通过终端勘验、网络流勘验、窝点勘验和远程勘验实现了“四勘一体”的非接触式网络犯罪侦查路径。必须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构建网络远程勘验体系,适用现场勘验规则和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双重规则加以规范,对网络技术侦查限制严格的启动程序,并在勘验论视角下实现电子数据分级取证,从而实现对网络远程勘验侦查行为的程序规制。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地位透视隋唐盛世的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顺军 《湖湘论坛》2008,21(3):119-120,128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史称"隋唐盛世"。成就"隋唐盛世"历史地位的关键更主要的体现在其思想观念的开明进步,从女性社会地位之高所呈现出的道德生活领域的进步性就可窥其一。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是会计资料勘验的最直接的法律基础,而其它法律、法规为会计资料勘验提供强有力的补充。正确认识会计资料勘验与经济法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关系成为会计资料勘验过程中必备的环节和重要途径。面对这些类法律法规,应明确会计资料勘验及其地位、作用、功能等,以便更严谨地实施会计资料的勘验工作。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一方面将现场视为证据库,通过规范的勘验行为,收集与案件具备实质关联的一系列证据材料,如现场勘验、侦查实验笔录、现场物证等,为逮捕、拘留,侦查讯问及法庭审判提供认定事实的依据——现场勘验取证;另一方面,较之证据学范畴的"证据材料",现场勘查将犯罪现场视为更加广义的"信息"库,从一些未必能在诉讼中作为定案依据的现场信息中,甚至从一些达不到关联性、客观性标准不能作为证据的现场情况中,通过案情假定案件的系统推断,为追踪嫌疑人及相关证据提供思路与可能——现场信息收集。现场勘验取证与信息收集,便是现场勘查所体现的侦查行为二重性——侦探(追踪)属性与证据调查属性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私人住宅爆炸案件现场的勘验,既具有一般爆炸的一些共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在勘验时必须运用刑事技术、爆炸现场勘验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爆炸的特点,寻找线索,为破案提供有力的证据。勘验程序涉及现场炸点、爆炸痕迹、爆炸残留物、爆炸人员损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命案现场勘验失误主要表现在:勘验人员对痕迹应发现而未发现,应提取而未提取;勘验不全面细致,忽略中心现场的周围;勘验处理程序不规范,操作不标准,失灭大量的有效物证;勘验责任范围不明,分工无序,出现勘查盲区;现场汇报以偏概全,误导侦查视线;描述不详,记录不明,图照不清,影响办案质量。减少命案现场勘验失误的措施有:制定命案现场勘验预案;实现现场勘查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痕迹物证的具体操作程序;确定命案现场指挥人员,保障勘验工作协调有序;强化勘验人员刑事诉讼意识;优化勘验器材的配备。  相似文献   

14.
死刑复核复奏制度萌芽于汉代,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制度,是慎刑思想在立法与司法上的体现。这一制度对现今司法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冤假错案,使中国刑法更加科学化、人道化,促进我国人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宏  熊丹 《人民论坛》2011,(9):92-93
死刑复核复奏制度萌芽于汉代,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制度,是慎刑思想在立法与司法上的体现。这一制度对现今司法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冤假错案,使中国刑法更加科学化、人道化,促进我国人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勘验、检查笔录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之一,是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制作的重要法律文书。在侦查过程中.勘验、检查笔录可以为侦查人员分析案情、查找线索、寻找侦破方向提供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勘验、检查笔录的不规范、不严谨,造成了一系列的刑事错案。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勘验、检查笔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刑事技术队伍建设,规范制作过程,避免勘验、检查笔录运用中刑事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结论是审理案件的重要证据甚至是关键证据,往往对案件的裁判结果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司法技术鉴定在程序上.国家没有统一的司法鉴定程序法.鉴定机构仅仅依据委托单位送检的材料,结合勘验、检查结果进行鉴定。在实体上.特别是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不同的鉴定人员由于技术水平、学术观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当代诗歌“祛魅”书写的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忠 《求索》2008,(4):174-176
当代诗歌写作的“祛魅”主要体现在诗歌立场“祛魅”、诗歌主体“祛魅”、诗歌表意“祛魅”三方面。客观考察、分析它们各自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又学理性地反思、审视各自的缺陷和偏颇,从而为当前诗歌写作的“生魅“和“失魅”辨析出依据和理由,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爆炸案件现场的勘验与其它刑事案件现场的勘验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但还有许多特殊性.最大的个性特点是范围大立体性强、现场破坏严重,尤其是现场十分混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要顺利展开爆炸现场的勘验;就应严格遵守以下勘验程序:1、临场访问应在现场勘验前进行。爆炸案件的现场调查访问,可在现场勘验前后或与勘验同时进行,但爆炸案件的临场访问必须在现场勘验前进行。基于以下原因:A、爆炸现场由于炸药引爆后瞬间生成高温高压气体,并迅速膨胀,对周围物体起破坏、抛掷、推移、压缩等作用,使被破坏物体成无规律堆积的碎块和粉…  相似文献   

20.
依据火灾现场勘验照相的像片,可分析火灾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以及对防火措施制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勘验照相的具体流程,研究我国目前火灾现场勘验照相的问题及对策,为勘验照相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