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重视不够。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阐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和区域经济的可循环性,进而说明区域循环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此外,对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三分法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按地域空间划分企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循环空间的“四重划分法”标准。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推动发展转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宁海县把生态立县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始终,在全市建成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在具体实践中,宁海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缓解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出路,积极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出台《宁海县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以宁海县列入省循环经济发展10个试点县为契机,实施循环经济“2133”工程: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0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培育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3类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相似文献   

3.
目前,循环经济正在日、德、法、美等发达 国家形成一股新的经济潮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 家,在迅猛发展经济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问题日趋严重,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政策及 经验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探索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的  相似文献   

4.
刘秋梅 《桂海论丛》2011,27(3):108-111
打造循环经济对于中小城市保持经济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贺州市结合市情从技术角度、人本角度和社会角度打造循环经济。从贺州市的做法来看,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处理好发展循环经济与保持经济增长、循环经济与经济性、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经济发展的本地循环与外地循环等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5.
色布格 《前沿》2006,(2):187-189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具有客观必然性,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思路对策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活动形式,它的运行和发展与一定的空间地域紧密相连。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区内差异或者区际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必然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区域经济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和循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构建循环经济,势必对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重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省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愈来愈大,而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也已严重影响了湖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循环经济轨道,以循环经济激活产业结构调整,把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成为湖北省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志越 《今日浙江》2006,(15):15-16
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十一五”规划重大举措之一。它近年来已在各地各个行业广泛开展,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发展循环经济的热潮。但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循环经济,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之一:“循环”与“经济”分离这要强调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只“循环”不“经济”。节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所在,一切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方法,甚至政策法律都必须始终贯彻节约的理念。为“循环”而“循环”的做法是最不经济的做法。实践中,大多把延长或拓宽生产链,形成本系统、本地区的自我封闭当作循环经济典型加以推广,甚…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杨 《中国发展》2005,(1):21-24
有关部门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对循环经济提出了不同认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国情的分析,循环经济应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节约资源,其次才是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减量和循环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列入循环经济的范畴.发展循环经济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依靠综合经济部门来推动,环保部门起评价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政策创新,构造循环型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应首先在建设、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作为现阶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古亦忠 《当代广西》2006,(22):46-4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循环经济是我国“十一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环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本刊这期《经济看台》栏目选编3篇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英姿 《求索》2007,(5):71-73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品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对生态经济的比较中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一方面经济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快;另一方面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资源水泵量大、环境容量相对狭小。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矜持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在上海表现得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的必由之路。法律如何接受循环经济概念和循环经济社会的理念,促进和保障上海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上海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玲玲 《中国发展》2009,9(3):23-26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运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江苏省徐州市的具体情况,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徐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徐州市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龙汨 《湖湘论坛》2008,21(4):55-57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着规模、政策、技术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相关道德法制体系、产业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政策信息     
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底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中国首次把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中国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力争走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的新制度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敏 《桂海论丛》2005,21(6):23-26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已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制度安排。文章首先归纳了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剖析,并概要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贵在“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rn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循环经济ati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新的经济潮流on和趋势,这些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涌al现出来的许多概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在经济Fo与社会发展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具体企业的循环经济问题已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从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模式和战略选择以及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水平评价研究等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未来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