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2月24日,我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2.
止损     
<正>很偶然听一个搞金融工作的人谈到,这么多年来,我关于人生一个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赢了还是输了,都要学会一个字:认。学会止损是一种能力。我就见过很多不会止损的人。一位朋友听说一个地方搞促销,她大老远倒两趟车去买了一件毛衣,回家后又觉得品质不好,想去退。我说,你跑了这么远的路去买,再说是促销品,,你买了就认了吧。  相似文献   

3.
止损     
人与人之间,容易犯两种错误. 一种是把坏的当成好的.这并不少见,其实也不怎么丢人.人生漫长,遏过的人与事那么多,偶尔大意看走了眼,有什么稀奇? 出了差错,上当受骗,于人生而言,自然是一种损失.那么,该如何止损? 有些人止损的方式,是从此用"坏"的方式看待人与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相似文献   

4.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盛产各种各样的“大师”.从特异功能大师到气功大师.从国学大师到养生大师.昨天的大师倒下.明天的大师突起。制造大师。迷信大师,消费大师或者被大师消费.最后再“毁灭”大师.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脊梁     
《学习导报》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6.
徐恒足 《世纪风采》2007,(10):26-27
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昭告天下,请求摘下他头上“国学大师”、“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读来令人唏嘘感慨。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脊梁     
《新湘评论》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8.
长衫李浬     
陈元 《当代党员》2009,(9):54-55
7月11日,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一位身在拉萨机场的年轻学者闻讯后失声痛哭。这位身着长衫的年轻人名叫李浬,他因执著追寻国学的真谛而与季羡林有一段传奇般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9.
余玮  陈昕 《湘潮》2006,(8):34-38
屈子神貌国学大师文怀沙是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被誉为“当代屈原”和“活屈原”。“二战”以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17个国家的75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理事会。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为了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10.
傅辕 《当代贵州》2008,(12):44-44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也是散文大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却思维敏捷,不断有散文随笔问世。  相似文献   

11.
蔡子强 《廉政瞭望》2011,(24):55-55
莎士比亚在剧作《李尔王》中说过:“为失败找借口,最后只会使伤口越撕越深。”从政者一旦犯锴,之后死不认错,或者百般推诿,只会令民怨不断加深,让事件进一步发酵,伤口继续淌血。  相似文献   

12.
王瑞军 《当代贵州》2011,(31):64-64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看一幅书法作品:“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问词话》中的一段论述,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4.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不少的人认为“中国再无国学大师”。但季老生前却不承认自己是“大师”,而称赞饶宗颐为“大师”。他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是饶宗颐。”季老与饶宗颐相识数十年,两人在语言学、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颇有交集,惺惺相惜,“北季南饶”成为学界佳话。  相似文献   

15.
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开学术自由之风,立兼容并包之规……这是国人熟悉的蔡元培。但还有一个蔡元培是一般人非常陌生的,那就是:他曾经是一个立场无比坚定的暗杀者。  相似文献   

16.
孟红 《世纪风采》2006,(7):29-33
2006年2月24日,一代宿儒张中行辞世,享年97岁。  相似文献   

17.
1959年初,已近80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陈垣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对陈垣的入党申请非常重视,立即研究,很快就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并在这年1月28日接纳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位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享誉中外的老一辈史学大师,  相似文献   

18.
李斌 《新湘评论》2002,(8):42-42
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他一生治学严谨,堪称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9.
贺伟 《世纪风采》2010,(9):26-28
2003年6月,千古名山庐山增添了一处人文景点——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与夫人唐篑的墓茔,墓茔位于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内,建墓的山现已被命名为“景寅山”。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12,(5):F0002-F0002
启功(1912年-2005年)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书画大师、教育家。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先生(增湘)推介,受业于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