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忠 《侨园》2005,(4):20-21
奉母命成婚得知己 启功先生的全名叫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他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相似文献   

2.
“地下皇宫” 当笔者走入这个小区的地下室,眼前不禁豁然开朗:古色古香的装饰,皇家风格的“门帘”,感觉就像走入了皇家寺院.在这座总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的建筑里,皇家殿堂的气息无所不在.而这里的主人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一世孙——爱新觉罗·德崇(辈名:溥旻).他是海内外公认的爱新觉罗家族宗长,也是真正的带有皇室血统的皇室宗亲.老人今年70了,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老人非常健谈,且思维清晰.笔者跟随老人边听他介绍,边参观他亲自设计的“地下皇宫”——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1,(11):F0002-F0002
1、溥儒爱新觉罗·溥心畲(1896年-19636),名儒,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4.
68岁的崔连根就像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常常盘桓于象牙雕刻的微观世界。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载鑫曾赋诗称赞崔连根的技艺是“微型雕刻信传神,鬼斧神工胜古人”。但今天,如同我国许多传统技艺所面临的情况一样,崔连根的微雕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30日凌晨2点25分,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大医院逝世,享年93岁。奉母命成婚得知己启功先生的全名叫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他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启功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他的童年非常坎坷。启功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但是到了启功的高祖父这一代,家道开始没落。启功1岁丧父,10岁时又失去曾祖父、祖父。因偿还债务,以致无力求学。在曾祖父门生戴遂之的帮助下,他才勉强入校学习。开朗乐观的启功明白自己是彻底“被遗弃的贵族后裔”,那何不隐其姓,先解决生计再图发展?于是他自创“启”姓,自当“始祖”。  相似文献   

6.
《侨园》2007,(6)
刘东元幼承家学,对书法早有濡染。青年时期,满怀才情,入校从教,始作诗文,每有佳作,登报入刊,多得大家赞许。因具文才,后被部队首长破格征召入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壮族丹背世家。家长罗鼎华,是位国画高手;他的儿子罗巧宅、罗巧贵和孙女罗蔚云,幼承家学,也相继步入画坛。三代人在艺术上的成就,赢得了各兄弟民族和画界周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8.
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发生的以收回利权为目的的自发斗争,这场运动由爱国绅商及各界人士率先发起,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有广大民众参与的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湖南、湖北两省在清末属同一行政辖区,地理位置毗连,且有相同的经济环境和利益需求,两省绅商及各界人士在保路运动中相互联络,彼此携手合作,从而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保路运动高潮,为爱新觉罗王朝敲响了丧钟,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田添,1960年生。幼承家学,随祖父田世光和叔父田镛、田凯学习中国花鸟画,后又受业于溥松窗、秦岭云、刘炳森诸位先生。多年潜心临摹与习作,打下坚实的笔墨基础,画艺日益精进。多次参加国内及国际作品交流展。1998年6月,作品《竹映金秋》入选全国政  相似文献   

10.
正画家简介:方延年,1946年8月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书画世家,从小因得家学,喜好文艺,渐悟从艺之难,立志精诚勤学。1964年毕业于青海师大美术专业,并于同年发表第一幅宣传作品,先后有国画创作参加全省美展;后就读于上海美专及北平艺专,受教于潘天寿、诸闻韵、齐白石、傅心畲、王雪涛等,有较深的传统美术功底。  相似文献   

11.
听说中央候补委员、厦门大学副校长王洛林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前任校长王亚南之子,也是一位学有所成的经济学家,我们产生了兴趣:父子二人都事同一专业,又先后同治一校,是机缘巧合,抑或是袭承家学? 今年已50岁的王洛林,身材高大,挺直的鼻梁上架着副近视眼镜,平时显得很严肃,笑起来却又显得有些腼腆,流露出他这种年龄的人少有的孩子气。“我选学经济学,或许是家学之故,但这一选择也不是我自己做出的。至于我当校长和中央候补委员,则完全是机遇。”详尽了解了他的经历,我们深感他这番话是恰如其分的。 王洛林的少年时代是在动乱中度过的。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他出生于武昌。这一年一月,国共  相似文献   

12.
由爱新觉罗·毓峘先生传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谈龙建整理记谱并领衔演奏的三弦专题音乐会,即将在北京音乐厅举行。在彩排时,许多音乐爱好者欣赏了这别开生面的民乐演奏会,耳目为之一新,象暑热中的首都乐坛吹过一阵清新的风。许多知名的音乐家则为这一组古曲新生,重放异彩感到欣慰和鼓舞。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题词曰:“古乐复苏,音韵永存”。  相似文献   

13.
1942年,姚少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自幼秉承家学喜爱书画,最初拜王静庐先生为师主攻山水、花鸟,后由于钟爱画虎投身画虎大师胡爽庵先生门下,也是张大千、张善子先生的再传弟子。他现任中国书画名人联合会会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教授, 国家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6)
苏州顾氏过云楼是晚清影响力颇大的私家世族藏画楼、藏书楼。过云楼第四代传人顾公硕幼承家学,学识渊博,工书善画,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鉴赏家。不仅对古字画的鉴赏能力之高为国内书画鉴定专家所推崇,而且在研究苏州工艺美术方面亦有建树,为桃花坞木版年画、陶器、泥塑、苏绣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四百六十多年前,辽东曾走出一位盖世英雄.他靠自强不息,书写了自己传奇人生.他二十五岁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建后金,据辽东,连下明朝七十余城,迁都辽阳,后迁都沈阳,为大清入关奠定基础,成为大清王朝真正的奠基者,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清朝主要缔造者,也是八旗兵的创建者和统帅.  相似文献   

16.
正他出身皇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代孙,父亲是清朝末代肃亲王、溥仪族弟善耆,姐姐则是近代史上知名度很高的"男装女谍"川岛芳子。他曾被送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取过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良治",官至伪满军队上校。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从事党的隐蔽战线斗争。他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第一位解放军军官,为人民炮兵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遭遇了人生坎坷之后,他晚年又不辞辛苦为中日友好事业积极奔忙。他就是已故原锦西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一届侨联委员艾克,他的本名是爱新觉罗·宪东。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地坛,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地仪式的庙坛。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后,这块“皇家禁地”便成了庶民百姓的消闲之处。1990年初夏的一天,一位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在这里发现了自己的老祖宗——康熙皇帝的塑像。只见皇上端坐龙椅,虽有年迈龙钟之态,依然不失盛世皇帝的威严。这位“龙颜”重观的康熙皇帝是新建的北京蜡像馆中的件展品。 位于地坛斋宫内的北京蜡像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再现华夏漫长历史的大型蜡像馆,馆内陈列了自炎  相似文献   

18.
李雷诗 《各界》2013,(7):31-33
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每逢星期六都要去纽约市郊的里弗德尔的祖父家学中文。我家和祖父家仅隔几个街区,我们都是走路去。祖父家的草坪边有一个小警棚,昼夜有警察值班。我们经过那里,心想祖父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否则为什么要派提着警棍带着枪的警官守卫呢?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7,(6)
正应美国旧金山中国画廊之邀,他于2015年4月在那儿办了场个展,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不久,他又牵头在厦门办了"八闽之光"书画展。其实,在画画与办展览的同时,他还忙着编撰《盛世艺征——沈斗平翰墨缘》一书。他就是著名国画家沈斗平先生。看完《盛世艺征——沈斗平翰墨缘》,我对斗平兄的评价是:幼承家学,交游广  相似文献   

20.
反清的林白水 林白水是个脑子比较新的旧文人.打小就很传统的接受了传统的教育.不仅是严格的家学,而且还曾拜在名士高啸桐的门下,练就了扎实旧学底子. 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林白水应林启之邀,赴杭州办学,并担任学校的的总教习.没多少日子林白水就开始进军报界,于1901年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扬新政,提倡社会变革,宣传禁烟、呼吁放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