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步平 《党政论坛》2014,(10):62-63
1993年的“河野谈话”与1982年表态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谬误的“宫泽谈话”、1995年反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村山谈话”一起,并称为战后日本“三大历史谈话”。它们都是日本政治家在关键时期就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做出的正式表态,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即所谓"安倍谈话"。这引起日本国内外舆论关注。从安倍以往表态和近期日本政要的发言看,"安倍谈话"很有可能表面继承"村山谈话"、实际摈弃"村山谈话"核心精神。"村山谈话"的核心精神是明确承认日本战时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行径,并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就"村山谈话"继承问题,安倍在1月5日的新年记者会上有一个说法,称将"整体继承包括村山谈话在内的历代内阁有关历史认识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日本首相小泉在纪念亚非会议50周年首脑会议上引用当年日本政府发表的"村山谈话",再次表示对于过去殖民统治和侵略"深刻反省和发自内心的歉意",强调将继续走"和平国家"路线。但是,小泉之说并不能完全让国际社会放心,因为"历史问题"的反复"发作"已经让世人对日本的诚意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卢昊 《党政论坛》2014,(24):40-40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亚洲国家慰安妇勇敢现身揭露,慰安妇问题成为舆论焦点,在重重压力下,日本政府最终以官房长官发言的形式发表"河野谈话",试图摆脱道德困境。但实际上,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定"河野谈话"、否认日本战时强征慰安妇史实的鲜明意识与行动。这应引发亚洲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警惕。  相似文献   

5.
一对拳击手的握手刘江永新年伊始,日本首相村山不顾自己领导的社会党行将分裂,偕河野外相启程访美。日美关系一张一弛,既激烈竞争,又力避全面对抗,村山访美.意在使这种关系松弛一下。克林顿总统和村山首相举行了高峰会谈,双方一扫去年2月前首相细川访美时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6.
<正>应约会见2014年11月10日中午时分,习近平主席走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在那里等待,两人以蓝色幕布为背景,握手合影。在这场二十多分钟的"应约会见"中,习近平郑重指出,"历史问题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感情","日本只有信守中日双边政治文件和‘村山谈话’等历届政府作出的承诺,才能同亚洲邻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安倍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日本、对世界是重要机遇,日本决心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本届政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5)
日首相就战败50周年表示反省日本首相村山富市8月15日在首相官邸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说,日本过去“走了战争道路”,其“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害和痛苦”.他承认这段“无可怀疑的历史”,再次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的歉意”.日一批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8月15日,现任日本村山内阁通产大臣桥本龙太郎等8名自民党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作为“昭和殉国者”也被奉祀在此.  相似文献   

8.
游博 《理论导刊》2006,(12):104-105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开始激化,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果我们从日本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则提供了认清此问题新的视角,这包括四个方面: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天皇信仰与天皇崇拜思想、日本的耻辱感文化。扩大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是缓解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矛盾激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冯昭奎 《求知》2010,(6):38-40
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历史认识问题;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如目军遗留在中国国土上的化学武器的处理问题);三是历史牵连问题(如台湾问题);四是历史根源问题(在中国方面,需要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日本方面则需要反省“国强就想扩张”的教训)。但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历史问题”.主要是指历史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6)
国际要闻(6月12日──18日)日新进党对村山内阁提出不信任案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新进党6月12日晚向国会众议院提交了对村山内阁的不信任案。与此同时,参议院新进党所属议员组成的“平成会”向原文兵卫递交了“质问村山首相决议案”。新进党国会运营委员长神崎武法...  相似文献   

11.
在“8·15”日本投降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在世界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日本政界要人又公然发表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论,并更加堂皇地采取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动.这种挑战性的言行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不满和忧虑.“8·15”的前夕,即8月9日,新任文部大臣岛村宜伸上台伊始就大放厥词,说日本过去进行的那场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优胜劣败,胜者就是侵略”.他甚至把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说成是一场“要么杀人,要么被杀”的战争.岛村此言一出,当即遭到日本和亚洲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迫于内外压力,岛村不得不赶忙表示“收回讲话”,并假惺惺地把村山首相对战争问题的认识作为自己的话念了一遍.然而,他并没有认错,相反还辩解说,是由于自己没有把话说清楚,而引起了邻国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4)
国际要闻(3月20日一26日)东京地铁内发生毒气事件3月20日上午8时许,日本首都东京市区3条地下铁电车内发生施放神经性毒气“沙林”事件,已有10人死亡,5500多人因中毒进医院治疗。这起日本历史上严重的恐怖事件使日本政府受到震动。首相村山当天召开紧...  相似文献   

13.
李树果 《侨园》2012,(11):14-16
最近,著名军旅作家杨大群用了整整10年时间创作完成的《伪满洲国演义》已经正式出版。此书的出版,正值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公然对钓鱼岛采取所谓"国有化"等非法行动,严重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践踏了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伪满洲国演义》这部史书是对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的强有力回击,更有助于国人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当年德、日、意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早已盖棺论定.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在如何认识侵略历史的问题上,仍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一股否认侵略历史的逆流显得来势汹汹.今年6月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以不到半数通过一项所谓《以史为训重表和平决心的决议》.日本参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2)
国际要闻(5月15日—21日)奥姆真理教祖麻原被捕涉嫌制造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杀人案的日本奥姆真理教头目麻原彰晃于5月16日被日本警方逮捕,对这一案件的全面审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日本村山首相表示将依法取缔奥姆真理教。现年40岁的麻原彰晃是1985年创立“...  相似文献   

16.
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激怒韩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汉城大学教授协议会谈5月21日致函联合国总部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仅不反省战争罪行,反而美化战争”。日本政府对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侵略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说成是“进出”、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解放战争”等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是日本政府“企图在21世纪向其国民进行侵略思想和政策的教育”。因此,日本“不能成为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负责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7.
4月22日,出席亚非峰会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发表演讲时,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表示"深刻的反省和发自内心的道歉"。较之于德国总理施罗德早已多次公开为战争"下跪谢罪",小泉的"诚挚道歉"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在100多位亚非国家领导人和代表面前进行道歉,还是需要勇气的。故而,我们欢迎小泉的"诚挚道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9)
自"七七事变"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发表庐山谈话,制定民主建国纲领。开展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动员,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采取行动,进行国际声讨和国内动员,军民一心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但国民政府在社会动员上的不计成本,对社会承受能力的考虑不足,加之自身的内斗和腐败,深化了社会矛盾,为国共内战的失败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9.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伪满洲国实施"内部统辖"制度,通过在伪政权中安插大量的日系官吏,推行总务厅中心主义和次长中心主义,实行"火曜日"会议制度,将伪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一切权力都紧密地掌握在他们手中,推行日本的侵略政策,东北人民从此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经历了14年的亡国奴黑暗岁月。  相似文献   

20.
"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时产生的巨大效应。20年后的今天,重温"南方谈话",我们依然感受得到那意蕴深沉的历史巨响及其对现实震撼。"南方谈话"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如果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