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呈现给后人的是一幅成功与失误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历史画卷。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毛泽东的探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一方面 ,毛泽东在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后来邓小平形成系统、成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尤其是毛泽东的许多正确思想、观点成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或理论生长点 ;另一方面 ,邓小平解决了毛泽东许多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纠正了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 ,对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做出了重大的发展。总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始于毛泽东 ,成于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值得彪炳史册的三位政论文大家。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场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创建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设计者,把中国引导上一条繁荣富裕的现代化之路。三位伟人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写下了大量政论文,这些文章如同他们的历史功绩一样,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但是细究起来,三人的语言风格又不尽相同。孙中山的文章庄重严谨,常给人以草创未果、壮志未酬的遗憾、悲壮感;毛泽东的文章文意深邃、文采斐然,…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权、民生”是由孙中山率先提出、经毛泽东到邓小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不断、与时俱进地解决的时代性、历史性的重大现实课题,当下惟有邓小平首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效解决这个课题的正确之道。  相似文献   

4.
"民族、民权、民生"是由孙中山率先提出、经毛泽东到邓小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不断、与时俱进地解决的时代性、历史性的重大现实课题,而惟有邓小平首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效解决这个课题的正确之道。当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完全可以在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理念和纲领基础上对话与沟通,在解决这个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过程中,完成祖国统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共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就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坚持不懈的理论探索,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建立后,毛泽东对新中国应该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壮丽事业。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开辟现代化之路,一方面又在不断积累和总结自己的探索成果,逐渐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在现代化的内涵表述、模式探索、发展战略、实现途径、依靠力量等基本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的现代化蓝图进行了大胆探索。他们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既是一脉相承的继续,又在各自的背景和时空里,有所超越,有所创新,形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链条,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8.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的领导核心 ,为实现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强国之梦 ,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 ,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三个不同的“四化观”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指导和鼓舞中国人民拼搏前进的灯塔。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的奋斗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八十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如果说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现代化理论在毛泽东那里还不太系统和完整的话,那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则相当系统和完整,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文献,这里面包含着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卓越成果。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之中,指引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的空想变为科学,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毛泽东使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但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里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对此,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