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先贤的思想智慧结晶,也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科学厘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好的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州市10所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认同状况较好,在重要性、影响力和前景性都呈现出较高认同比例。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接受度、感受性、实践性、期待性上有值得注意的倾向,突出表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不明、师资建设局限、教学问题突出等方面的问题表征,需要从有序推进教育实践、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充实完善课程教学、打造"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夯实文化根基,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创造的文化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宝藏,是历史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鲜明而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文化滋养,是当今青少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因素为"五常"美德,即"仁义礼智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须。传承"五常"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从小抓起,其途径主要有:诵读传统经典、传颂历史故事、引导修身立德、培养德行习惯。  相似文献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海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高校应从海丝文化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进社会实践活动、进校园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社团开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内在需要。由于高校第一、二课堂割裂,宣传氛围对接性缺乏,学生社团自身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内涵量少、参与度低、专业性缺乏。可以从统筹丰富学生社团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时空载体、打造学生社团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协同网络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直面和破解"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具体问题。其中,"教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把传统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有助于更好地破解"教什么"和"怎么教"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由"小传统"切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循序渐进的逻辑。在"小传统"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问题由教师主讲,知识点由学生主讲,实践环节师生共同参与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要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精神,要发挥广大教师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学者的作用,共同破解"谁来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多元背景与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设相关课程,实现传统文化的灌输和渗透;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必须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传统文化知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必须抓好网络阵地建设,利用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坚持原则,寻求方法,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9.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第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高校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优秀文化去感染学生,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