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国现行人事行政法规对公务员的纪律处分问题也有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是很不完善的,或者是不能适应新时期公务员管理需要,应该修改的。因而对如何建立我国公务员纪律处分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制定《国家公务员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人事救济制度即指国家公务员基于公职身份受到行政机关不法侵害,要求一定机关防止和排除侵害的法律制度。人事救济主要通过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途径。目前,我国人事救济制度尚待建立,笔者仅在通过对几国人事救济制度简略介绍和评析,以求对我国人事行政管理法治化进程发挥借鉴作用。一、英国英国现代文官制度建立于十九世纪下半期,1870年英国政府枢密院令正式确立以公开竞争考试作为录用文官的原则。英国公务员制度得以确立。自此,也开始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英国公务员(civil servant)即文官是指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腐斗争形势已经很严峻,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而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一向被称为“阳光法案”,世界上已经有137个国家相继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事实证明,财产公开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反腐利器,可以有效预防腐败。国家要想真正做到反腐防腐,财产公开制度必不可少,可以说不建立财产公开制度的反腐是不彻底的。本文对财产公开制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进行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推行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最后,对构建我国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事行政救济制度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人事行政救济制度探讨叶必丰行政救济制度,是国家民主和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事行政救济制度,即公务员依法要求特定国家机关撤销或变更违法或不当具体人事行政行为,并获得赔偿的法律制度。这是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得以建立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其个人的行为,而是事关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因此,凡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都对本国公务员的语言和仪表举止行为作出严格的规范,以使其更好地承担起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任.本文就我国公务员的语言行为规范和仪表举止行为规范作了简要地论述界定了它们的概念,分析了它们的作用,阐明了它们的基本内容.以期对我国人事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日趋完善,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也得到充分发展,诸如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工资保险福利、退休等管理环节已经在全国广泛施行。人事行政实践的发展也为人事行政学研究的勃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者们的勤勉努力和热烈讨论已使人事行政学的研究逐渐系统化和深化,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李德志教授主编的《人事行政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即是其中一部颇有特色的力作。它是作者经多年潜心研究和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与…  相似文献   

7.
赵臣 《法制与社会》2013,(31):54-55
笔者从隐私权的定义、公务员隐私权及其亲属的隐私权界定等方面论述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是否对义务人构成侵权,以及如何规制财产公开义务人的范围和各自对应财产公开义务.  相似文献   

8.
日本情报公开制度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法学论坛》2000,15(5):55-62
日本情报公开制度是在市民运动的推动下历经30多年而最终得以确立的,最早由地方制定情报公开条例,后来由政府制定情报公开法.其主要内容涉及立法的基本观念、实施机关、公开请求人、不予公开和限制公开的情报、第三人、审查会、诉讼管辖的特别规定等方面.从目前来看日本情报公开法在实施中主要存在着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个人情报向本人公开、特殊法人的情报公开,以及有关法律的调整、地方条例的修改、公务员观念的转变、文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得以建立起来,全国各地和各级政府均出台诸如电子政务、新闻发言人、政府上网工程等信息公开制度,推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的是公众的知情权抑或其他?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受到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缺乏监督机制和制度保障,司法救济途径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10.
论政务公开的法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已走上法治化轨道。政务公开的法治化,除制定必要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外,还须从四个方面完善立法,以建立政务公开的法律体系:一是在有关全社会和公民重大利益的法律中增设“公开”程序;二是建立健全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法律制度;三是实行财政公开,健全公共财政,确保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公开透明;四是制定《个人隐私法》,完善商业秘密法,修改《保密法》,切实保障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1.
邓辉辉 《时代法学》2004,2(3):64-67
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研究 ,已经是摆在民事诉讼法学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是我国走向司法民主和政治文明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2.
高建华 《行政与法》2005,1(8):27-29
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反异化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反公共性”的结果。公共权力反异化,既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等方式,还必须考虑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要淡化公共权力,使公共权力的运作向服务行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季文 《行政与法》2007,(1):30-32
公务员精神作为非正式制度,与公务员法共同形成了现代公共行政的基础。文章从分析公务员精神的特点与功用出发,分析了公务员精神的构建有利于树立公务员公正、公平、廉洁和功绩至上的行政理念和价值观,指出了转型时期公务员精神构建的困难,提出了公务员精神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行政效益是衡量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行政效益的提高是理论界和实践中共同关注的议题。在影响行政效益的诸多因素中,行政人格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现代行政人格的完善与理想行政人格的建构是提高行政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动态意义和静态意义上的行政人格为立足点,探讨行政人格对行政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对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存在误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是法律监督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事实行为。可以借鉴行政指导理论,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为检察指导行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改革应当明确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程序、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理论水平、提供公正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6.
靠什么制约公权力的滥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单纯依靠行政法制的完善 ,依靠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行政程序 ,是不能真正达到目的的。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进步的、科学的民法典向整个社会 ,特别是向我们的政府、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灌输私法观念、私权观念 ,约束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民参与公共行政是民主发展的要求,在政府层面和公民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必然对社会和谐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民主建设的现状等原因,我国公民参与权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差。公民参与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它取决于公民与政府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公共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基层组织自治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兴起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依法治国能否有效进行。目前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必须通过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对公务员评价考核制度,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使公务员真正树立行政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19.
郭劲光 《行政与法》2006,(10):37-40
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转轨时期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而传统上政府部门人事工作所依据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又多具原则性和抽象性,相比之下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都比较差。本文即是从这一现状出发,经过吸收西方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结合科学发展观,对政府行政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这对于提高政府绩效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政补偿制是现代法治国家极其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对于规范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关于行政补偿的规定过于分散,缺乏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基本法。因此,科学界定行政补偿的概念、探讨行政补偿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分析我国现行行政补偿制度的缺陷,是构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