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山大佛,依山凿就,脚跳三江,背负九峰,面对峨眉,巍然屹立已有1200多年历史,堪称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像。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乐山大佛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乐山大佛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建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同其它文物古迹一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乐山地方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美术、石刻、建筑等的综合性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乐山大佛已成了乐山的象征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保护,应当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怎样保护,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作者拟就乐山大佛及其环境保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乐山大佛从它选址动工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乐山大佛及其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单位 首先,乐山大佛的艺术感染力及其价值,除了存在于它本身的形象艺术外,很大程度上是同它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仅选址就十分讲究。乐山大佛采用了“借景”的手法,使佛像同周围的环境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乐山大佛特有的完整性。它凭借规模宏大的凌云寺、九峰临江崖壁、浩瀚的三江流水以及与之呼应的峨眉秀色、离堆和飘不去的凤州绿岛,将佛像开凿在整座的山崖上,巧妙地将山、水、佛、寺融为一体,若远处望去,“如莲花出水、如从天降、如从地涌”,恰似一幅绝妙的天然山水画卷。而理解这独特的匠  相似文献   

3.
四、大佛禅院-培育僧才的中心大佛禅院是峨眉山教育和培养僧才,弘扬佛教文化的中心,代表僧宝。如果说把峨眉山比着普贤菩萨化身的话,金顶是头,大佛禅院便是脚。脚踏实地,从基础开始,正是普贤精神的实质,培养僧才乃弘扬佛法的根本所在。(一)历史上的大佛禅院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位于太原市的蒙山大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型石刻佛像。它建于北齐,经历隋、唐、五代,显赫八百年,受到历朝统治者的礼遇。大佛在宋元明清时经历战火和自然风化,湮没六百年,消失于记载之中。现在,它已重现于世。蒙山大佛是迄今为止有确切记年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是迄今所知的世界第二大佛。它的重现有力地推动了山西佛教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年代久远的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位于乐山市中区东南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梅里达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蛾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乐山大佛列入世界遗产后,1996年——2006年的10年,是乐山大佛景区保护与发展最快、最好的10年,也是成绩最辉煌的10年。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0年来,景区保护与建设共投入资金7亿元。在加强对文物遗产保护的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强宣传营销,使景区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取得了文物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丰收。景区旅游接待人数从1997年的4573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231.5万人次,相应的旅游收入也从1392万元增长到9685万元。截至2006年11月底,今年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271.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063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由于“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项目的逐步实施,景区环境及景区形象不断提升,景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乐山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成为乐山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获得以下殊荣“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40佳”、“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先进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四川省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先进单位”,2001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将努力把景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把乐山大佛这一人类瑰宝、艺术珍品传之万世。  相似文献   

6.
乐山大佛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符合国家宏观政策,顺应乐山城市及旅游业发展需要,也是满足景区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结合规划区旅游资源分布和地理环境实际,为发挥度假区优势,实现文旅项目配套、功能相互承接,度假区的功能分区为"一心三大片区",形成以乐山大佛景区这一旅游资源为核心,建成融合各类文旅项目的接待服务复合体,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市的旅游综合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景城隔江相望,相距峨眉山26公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归一,浩荡东流。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为中心,散布着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1982年,乐山大佛及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坐落在中国乐山市域东南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乐山大佛脚下有无莲花宝座,长期以来众说不一,争论不休。这是由于对这尊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通高71米"表示怀疑而引发的一个未解之谜。通高71米的数据是1962年乐山文化部门维修大佛时,采取分段绳测计量出佛顶至脚踏平台的高度,不是很准确。自1981年以来,先后有多个测量单位用现代化手段对大佛的高度进行测量,数据各有差别,但都在60米上下。1991年,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中,专家们采取近景摄影的科学方法,测出大佛自顶至脚板底59.84米,脚下平台右厚2.16米、左厚2.02  相似文献   

9.
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文管局)严格执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使以乐山大佛为主体的世界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毁后,人们更关心世界第一石刻大佛乐山大佛的身体健康。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头胸部“洗脸换肤”的维修后,乐山大佛从本月起,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恢复莲台、加固台基、开凿栈道、全身防风化维修工程。其中,恢复大佛脚下的蓬台是第二阶段维修的重头戏,大佛脚下为什么有蓬台?唐时开凿的莲台是啥样?恢复莲台的工程昨搞?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