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霆万钧震金门江英1958年8月23日下午,正在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举行丰盛的晚宴,欢迎从台湾前来部署作战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和美国顾问之际,一排排炮弹从大陆方面的厦门、角尾、大嶝、小嶝、围头等处铺天盖地向金门岛倾泻而来,国民党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无线通...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但因朝鲜战争爆发,推迟了解放台湾的作战行动。朝鲜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再次强调了武力解放台湾的问题。为了与政治上的攻势相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别于1954年9月3日和22日炮击金门,以炮声表明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其后,人民解放军攻击并解放了浙江沿海岛屿,着手实施翦除台海外围屏障的攻击作战。炮击金门以后,美国感到紧张,它不愿为保卫金门而与中国发生战争。因此,美国力主蒋介石集团放弃金门、马祖,但蒋介石拒不同意,坚决不肯…  相似文献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有54门礼炮齐鸣28响。然而,你可知道,为了这震撼世界的礼炮声,当时的旅大公安总局、大连铁路公安局的干警和苏联驻军,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艰辛呀! 鸣放礼炮始于400年前,原本是一个国家的战船进入另一个国家的港口时,双方对空鸣炮,用来表示致敬。后来,成为一种国际惯例,被用作一个国家举行隆重典礼和迎宾场合的不可或缺的礼仪。中国人民为了庆贺开国大典,当然也要鸣放礼炮。但是,当时的中国,解放战争的炮声还没最后停息,百废待兴的工业还不能生产礼炮和炮弹。怎么办?开国大典筹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4.
一门门大炮褪下了炮衣.巨大的炮口徐徐昂起.炮手们各就各位,指挥员高声下达了命令——“目标,大金门古宁头国民党军炮兵阵地,放!”“轰!轰!轰!”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出阵地,越过海峡,击向目标.  相似文献   

5.
闽海神兵     
8·24封锁金门之战 8月23日17时30分,炮击金门的战斗打响了。找军各种口径火炮喷射出桔红色的火光和白色的爆烟,顷刻间,炮声隆隆,地动山摇。金门岛顿时陷入烟雾火海之中。紧接着,我海岸炮兵的大炮也开始怒吼,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向停泊在料罗湾的敌舰船。敌“台生”号运输船甲板中弹起火,慌忙向料罗湾西南海域逃窜。其它敌舰船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仓皇逃遁。 在我炮击金门的前一天,即22日深夜,我海军快艇六支队一大队3个中队9艘鱼雷艇已装填好鱼雷。一、二中队6艘鱼雷艇,在张逸民参谋长的带领下从虎屿停泊点启航,经鼓浪屿、武安屿、镇海角,顺利到达镇海角最南端的定台湾待机。三中队3艘鱼雷艇作为预备兵力.继续留在虎屿待命。  相似文献   

6.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八二三"炮击金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回顾60年前的这场大规模炮击行动,是为了告诫那些蠢蠢欲动、游荡在分裂国家罪行边缘的人们:战争残酷无情,和平来之不易,为了苍生社稷,切莫玩火自焚。如今,金门岛上遗留的炮弹钢壳铸成了中外闻名的金门菜刀,海峡两岸刺破苍穹、撕裂大地的轰隆炮火变成了绚丽多彩、盛大喜庆的春节焰火。这不正是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例证么?唯愿这璀璨的和平之花,能永久地盛开在海峡两岸的上空;唯愿"从‘八二三’走来的历史,不再回到它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1938年深秋,阵阵炮声震撼着金菊飘香的武汉。 抗战半年来,民国海军已损失舰艇25艘,总吨位从5万多吨降至 1.6万吨,千吨以上的舰艇损失殆尽。原与军政部平级的海军部也被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前夕,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有一千多万人,他们寄人篱下,处于被歧视的劣等侨民的地位。广大侨胞深感祖国的前途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芦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祖国的大地,也震动了千百万海外华人。为了救亡图存,广大爱国华侨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毁家纾难,献财出  相似文献   

9.
第三集中流砥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神州大地。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抗战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共中央派出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积极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在共产党的推动下, 8 月13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抗日。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峡浪滔滔,掀起十二级大风暴! 开炮,向台湾海峡开炮!开炮,向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开炮! 台湾,祖国的明珠。台湾,美丽的宝岛…… 当年的小学课本,以一首长诗记载了新生共和国在福建前线对金门、马祖的炮击。那铿锵的语言,那隆隆的炮声,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炮击,为了领土的完整。炮击,为了祖国的统一。炮击,是政治家的政治!炮击,是军事家的军事!请看历史的真实,请看决策的内幕……  相似文献   

11.
金克  虞秋宁 《党建文汇》2002,(19):39-39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时30分,金门炮战打响,这场炮战一直进行到11月12日。在整个炮战阶段,有两个事件令台湾方面大惑不解:即金门防区三将领阵亡和“巨无霸”被毁事件。  相似文献   

12.
正1926年夏,北伐军誓师北上,北伐的炮声震撼着中国的大地。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倚仗着帝国主义的势力,勾结四川军阀,欲与国民革命军决一雌雄。这时,从苏联回国的朱德接受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一项任务: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到四川军阀杨森那里开展统战工作,劝阻杨森出兵东下支援吴佩孚,配合国民革命军进军武汉,  相似文献   

13.
1952年,在朝鲜战场上发生了一场世人瞩目的战斗.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战斗之残酷激烈,伤亡之惨重在世界战争史上实所罕见.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持续43天的战斗时间里,美军在这片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投入兵力6万多人,疯狂倾泻炮弹190余万发,飞机扔下炸弹9000余枚,整个阵地被削低了两米多.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张晖 《党史博览》2013,(8):51-56
1949年10月发生的金门之战,对于当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来说,实在是一次及时而又难得的胜利。在那个多事之秋,数百万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只有台湾一隅可以落脚,已经到了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的地步。有台湾的学者写文章称,当此之时,是"离此一步便无生路"的时刻,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真个是"抚影生悲、望风泣血"、危疑震撼的时候。"古宁头大捷(金门之战),使我们扭转当时恶劣的局势,获得了一个喘息整理的机会"。关于此战过程,已有较多论述,本文只就双方指挥系统谈点感想。  相似文献   

15.
敌人罪恶的炮弹,将陈毅右胯骨炸成一把碎片1934年8月28日中午,“秋老虎”仍在肆虐,空气灼人。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西线老营盘战场,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国民党的飞机,疯狂地往红军阵地扔着炸弹;山下敌军的炮弹,一串串往山上红军阵地倾泻。红军阵地泥石翻飞,硝烟滚滚。扼守在这里的是红三军团第六师。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兼任红军西方军总指挥,负责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整个西线战场的战事,近来一直在老营盘指挥作战。老营盘是西线通往苏区腹地兴国县的一个险要隘口,一旦失守,西线门户们开,兴国乃至整个中央苏区将发发…  相似文献   

16.
1958年7月,厦门前线公社小学的学生成立了"前线少年支前大队",下设3个中队(按原有的少先队组织,支前中队即校内的少先队中队)。8月22日我军炮轰金门前夕,前沿进行了备战动员,少年支前大队的孩子大部分迁移了后方,剩下一部分人坚决不走,在少先队辅导员吴潮柱领导下组织了3个支前小组(通信、联络、洗衣服扛炮弹),到后来3个支前小组人员包括何明泉、何大年在内,有12个孩子坚持到11月底。团厦门市委认为他  相似文献   

17.
正参加八路才有活路我1923年6月16日出生在河北省阜平县槐树庄乡苏家沟村一个穷苦的家庭里,自幼给地主放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的炮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强烈地震撼了我这个放牛娃幼小的心灵。1937年9月,在115师主力奔赴平型关时,罗荣桓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率领师政治部、骑兵营、教导大队和686团第6连,插向日军的侧翼,来到晋冀两省交界处的阜平、曲  相似文献   

18.
炮击金门是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福建前线从角尾到厦门、大嶝、小嶝,直到泉州湾的围头,长达30公里一线,万炮齐鸣突袭金门岛。作为轮流参战的师属炮兵,我八十四师炮兵第三六四团从1958年10月底进入大小嶝岛,至1959年5月下岛,历时半年多。时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的我,在炮战中荣立了三等功。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7日,俄罗斯东正教圣诞节,总统普京回到家乡圣彼得堡,按照当地传统,淡定地按下了一门苏联时期的122毫米D-30榴弹炮开关。炮声惊天动地,宣告着新一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1958年8月23日,宁静的福建前线突然万炮齐鸣,国民党军队盘踞的金门岛立刻笼罩在烟雾和火海之中,从而揭开了长达四个多月空前激烈的金门炮战序幕。一时之间,金门地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当局和美国政府三方围绕这弹丸之地展开了一场既激烈又微妙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金门炮击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