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即一国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夺取政权,并开始社会主义变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即一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变革,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但同时认为一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经过了民主革命时期漫长的思想酝酿过程."两个务必"的提出是毛泽东对古代农民起义特别是李自成起义的深刻历史思考,对党的革命奋斗历程的深刻现实思考,是对党的前途命运的长远思考,从而保证了党最终取得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相似文献   

3.
张守印  杨金星 《前沿》2003,(9):93-96
为了避免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在新世纪新时期,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号召全党联系新的实际,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精神.文章认为,艰苦奋斗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前提.坚持"两个务必"要靠教育,要靠干部,更要靠制度.历史留给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机遇将是十分宝贵和转瞬即逝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在"相结合"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9日,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在新形势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条例>,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为实现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6.
邓维亮 《桂海论丛》2001,17(5):75-78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培养热爱学习,探索创新的风气,紧密联系群众,忠实代表人民利益,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好干部队伍的进出关口,重点建设好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7.
1992年初,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冯,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今天,江泽民同志针对党的建设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虽然二者论述上有不同的角度和要求,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一致的.同时,"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实现"三个有利于"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王宏阳 《创造》2021,29(12):60-65,78
从杜鲁门政府开始,冷战时期的美国各届政府为了争取意识形态的胜利,对外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宣传活动.其中,"特洛伊计划"是美国政府诉诸社会科学家进行冷战宣传的一次重要尝试.在这次颇具影响力的项目研究计划中,美国政府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合流",共同展开对外心理宣传政策的研究,并促成了心理战略委员会和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的建立,为美国以后的对外心理宣传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经验."特洛伊计划"也成为美国冷战时期对外心理宣传战略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卫星 《创造》2021,29(2):31-3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新坐标、锚定了新方位、擘画了新蓝图,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基本史实研究的史观、史论和方法等原则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 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观"概念,概述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观"的特征和缺陷,提出了确立"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铭记"9·3"     
1945年秋,我十八岁,是重庆南开中学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正放暑假,住在重庆南岸乡下家中.我的家在川黔公路边上.8月15日傍晚,公路上开过来一些美军军车,上面坐的是些美国兵.在重庆,来华和我们并肩打日本的美国兵多的去了,我们是见怪不怪,但这回有点异样,只见他们拿着手枪、冲锋枪朝天乱放,嘴里咿里哇啦地叫唤,听得出来,他们说的是:"停战啦!胜利啦!"显然,他们军队得到的消息快.  相似文献   

14.
2022年,绍兴市将深刻把握"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工作要求,紧盯"五个率先"、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协同发展"、聚焦"共同富裕"、强化"唯实惟先",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上展现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绍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5.
曾林平 《今日浙江》2021,(12):14-19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六月是"高考季".在这个影响人生发展的重要时刻,莘莘学子走上考场,凝神聚气,在试卷上庄严作答,只为不辜负这十几年的书山跋涉与寒窗苦读.72年前,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社会正经历着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转折,"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即将实现,"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即将过去.在这最后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以"进京赶考"的谨慎与虔诚的态度,牢记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为党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定规立制,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以及所实施的政党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凝结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7.
把社会主义"必须首先置于现实的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原理.建国50年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经验教训也是多方面的,而集中到一点,就是怎样把社会主义切实置于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轨道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18.
陈志宏 《前沿》2005,(10):3-4
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是针对了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全国的胜利形势;二是针对了党内高层领导人过去曾经犯过因胜利而骄傲的错误;三是针对了旧式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在新形势下,牢记“两个务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秀明 《前沿》2001,1(11):35-37
“精神胜利法”这一名词源于鲁迅的小说《阿 Q正传》,从“精神胜利法”这一名词的提出到现在还不到 1 0 0年的历史 ,但这一心理现象的产生可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可以说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本文试从“精神胜利法”的萌芽、产生、发展说明“精神胜利法”这种心理现象的实质。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无疑也是一种意识 ,任何一种意识和心理的产生都源于人们的物质和社会存在。列宁精辟地指出 ,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 ,是外部世界的反映”(1 ) 所以 ,研究精神胜利法首先要探讨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说 :“自然…  相似文献   

20.
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前,党中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中坚持"两个务必",要求我们强化终身学习、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廉洁自律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