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庸》作为阐述儒家本体论、道德论与方法论的哲学著作,历代学者对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解读。本文结合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庸》的若干问题加以探析,试析“性”、“道”、“教”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中和”是中庸的价值取向,《中庸》以“合外内之道”作为论述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核,“诚”是《中庸》的中心观念,时中是中庸的方法论之核心。  相似文献   

2.
孔子"中庸"思想不仅是一种伦理规范和处事准则,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对个人而言,"中庸"思想可以提高自我的内心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而言,"中庸"思想有利于防止"左"或"右"的跳跃性思维,对于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中庸"思想可以为发展现代经济,创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镜鉴。对世界而言,"中庸"思想能够促进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实现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古希腊,以“不要过度”为基本特征的中庸精神在日常生活以及哲学和文学中有着广泛的体现。这一精神至亚里士多德时发展成为具有伦理学、政治学和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的“中道”思想。古希腊的中庸精神反映了人类早期求“中”、求“和”的共同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4.
中庸是儒家思想精华之一,考察《中庸》一文可发现,中庸的精神内蕴是重和。一是从天——人纬度看重天人之和,追求天地人三者的融合和谐境界;二是从人——人纬度看重处世之和,力求平衡、协调矛盾的对立面,恰如其分的待人处世;三是从人——己纬度看重身心之和,进行自身修养,追求个人身心和谐。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庸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庸是儒家哲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也有合理因素,这主要包括"尚中"即中正不偏的思想和"尚和"即寻求事物和谐统一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培养中庸的思维品质.运用中庸艺术处理问题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唐入宋,重建成圣工夫成为儒家主要问题,旧有的《中庸》诠释范式已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李翱作《复性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回应,但未形成新的《中庸》诠释范式。北宋契嵩禅师依据佛教如来藏系思想,将佛教本体论思维模式纳入《中庸》,形成了以中庸之体、用、境为内容的《中庸》新范式。这一新范式正式回应了重建成圣工夫的问题,即中庸之体是重建成圣工夫的本体依据;中庸之用是重建成圣工夫的经验依据;中庸之境是重建成圣工夫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庸哲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邓小平的不结盟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决策的指针。虽然两者产生的年代相隔久远,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其中的相连脉络。从方法论上看,中庸之道就是对度的把握,即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上寻找一个平衡点,使之恰到好处。不结盟思想则意在使国家间关系亲密有度,既友好相处又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十多年来,正是与别国保持适当距离的不结盟思想,使我国广泛发展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我国的外交赢得了自主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儒家的"中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论范畴,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按照中庸的原则方法去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道德行为,在道德实践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庸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提出上、内容上、实上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起着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和最早自觉地研究社会学方法论问题的两位社会学大师 ,涂尔干与韦伯均强调因果解释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并将探求因果解释的策略与途径规定为社会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论题。但是 ,他们对因果性的意义、原因与结果的对应关系以及作用形式的分析互不相同。比较涂尔干与韦伯在因果解释问题上的异同 ,对于把握社会学方法论的整体脉络 ,对于理解当前社会学界的有关方法论争议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政治"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整体气质,《中庸》之"诚"是儒家理想的道德主义的实现过程。"诚"又贯彻为两条理路,即"致中和"的政治文明、"君子时中"的政治参与。《中庸》是传统儒家"道德的政治"政治哲学精神气质的经典诠释,是"政治的道德主义"与"道德的政治实践"结合的思维典范。对《中庸》政治哲学的内涵与价值的分析,即是"道德的政治"儒学研究的重要案例,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襄助。  相似文献   

12.
"中庸"是孔子学说的"一贯之道",是孔子的人格教养之道。孔子在修养自身崇高人格的同时,为世人设计了多样化具有内在联系而合乎"中道"的理想人格。中庸人格的基本特质是:尚中而贵和,度于仁义礼,权变而时中。基于中庸至德,孔子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修己以安百姓"的人生价值、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格内涵,致力于探讨实现理想人格之路。孔子的中庸人格教育论取得了多方面认识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今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人才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才管理实践,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对其具有根本性的导向意义。管理学中存在科学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和文化主义方法论,秉持不同的方法论,会有不同的人才资源管理思路。人才资源管理需要兼顾、融合三种方法论的人才资源管理思路:以科学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提高人才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兼顾人本主义方法论,在人才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文化主义方法论,营造人才资源管理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学中咏月现象极为突出。从审美主客体关系考察,这是作为客体的月与审美主体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适应的体现。儒、释、道三家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国人独特而稳定的审美理念:对中庸、和谐、纯净、虚幻和宁静事物的追求。月作为客观存在的宇宙星球,它蕴含着中庸、和谐、纯净、虚幻和宁静的内涵。月与审美心理的适应,使得人与月交融一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方法论和法律适用方法论都是法学方法论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法学研究的视角看,法学方法论的主要有四个逻辑构成要素,即研究立场、逻辑起点、基石范畴和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其中所阐述的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曾多次盛赞中庸之德,但同时也提出实行中庸之道是非常困难的。中庸之难,难在不易"知"、不易"行"、不易"守"。  相似文献   

17.
脱贫行动实践在海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并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海外脱贫行动政策发展脉络,对于构建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为理论范畴的脱贫行动理论范式及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脱贫行动实践理论为我国社会工作有效介入脱贫行动实践领域、促进社会工作实务与社会福利发展提供了新型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学作为刑事科学中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范畴体现为精神价值、实体价值与应用价值三个层次;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由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构成。本文旨在探讨精神价值与哲学方法论、实体价值与系统方法论、应用价值与具体方法之间,及其价值范畴各层次与方法体系之间的上下位协同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立在执政党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对协商民主的发展空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从科学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基本内容以及方法论三方面,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发展的积极意义——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发展空间,丰富了协商民主的理论蕴涵。  相似文献   

20.
当代济南人具有重感情、有责任感、稳重、朴实、热情、宽容、不排外、重义轻利、好面子、规矩、中庸、保守等性格特点。济南人的性格优势有利于提升济南人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但也有一些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