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是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之举,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以解决辖区突出问题和维护稳定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而基层领导干部则是打牢"墙基"的"奠基石",所以要特别注重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社会治理能力。当前,基层领导干部社会治理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认识不够、方法不当、水平不高三个方面,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更新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呼组轩 《实践》2020,(3):17-18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区各地结合市域实际积极创新实践,摸索出一系列“党建+”社会治理的模式。比如,呼和浩特市坚持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全区域推进,积极推动城市基层各领域党建融合、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我们探索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青城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利津县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把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作为改革创新"一号工程",积极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区助力、居民自治"的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打造920个“红色网格”、推动成立“红色物业”、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商圈”创建……近年来,大连市沙河口区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建引领有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全区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群众纷纷点赞。  相似文献   

6.
周建立 《前线》2023,(11):70-73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朝阳区建外街道党工委在市委领导和区委带领下,以楼域主体为基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秉持平台化工作理念,从体系贯通、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党群协同、资源共享5方面发力,探索打造“楼域共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楼宇聚集区治理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调解是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目前,培养和增进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治理观念和组织结构,发挥社区调解的法律治理功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需要做好增强依托社区调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结合"硬法"和"软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规范作用以及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法律人才支撑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机构与行政》2022,(7):43-44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济宁市任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信用中心,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信用体系组织架构,把信用管理嵌入各个领域,倾力打造“崇信向善、仁义任城”品牌,充分释放基层治理“信”力量。  相似文献   

9.
徐炜  刘博维 《求实》2024,(1):71-83+111
社会动员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发挥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在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社会动员行动范式表现出分类精细化、机制结构化、逻辑明晰化等鲜明特征,在利益选择、社区资源、归属感、社会力量等方面面临动员困境。亟待通过社会动员理念重塑、社会动员共同体构建、社会动员技术更新、社会动员资源整合和社会动员抗逆力提升等,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效率,同时,准确把握社会动员的适度边界,实现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与社会动员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村(居)在自治中存在的基层权力界定模糊、决策随意、监管薄弱等诸多问题,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党建+"四张清单"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程序清单,明确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要求;责任清单,树立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思维;制度清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运行;考核清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党建+"四张清单"的创新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了管理的自治共治。  相似文献   

11.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新战略部署,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创新路径。针对长春市域社会治理布局、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及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坚持高位统筹,完善机制,打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组合拳”;构建体现长春特点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新时代长春社会治理品牌;发挥治理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补齐短板,深入推进平安长春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大广 《前线》2023,(4):78-80
公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公众参与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北京以接诉即办改革为牵引,通过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的多元化路径,激发公众参与的内源化动力,深化公众诉求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提升公众评价的科学化水平等途径,不断提升公众参与水平。在推进公众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引领公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3.
雷博雅  武刚 《兵团党校学报》2020,(2):108-112,F0003
社区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最主要表现形式,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在社区规模日趋扩张的形势下,尽管依法治理已成为各方面的广泛共识,但实践中仍存制约社区法治化发展的诸多障碍,亟待从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为切入,理顺参与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明晰不同主体之具体职责,依托政府治理水平提升、社区自身建设加强、居民参与意识养成,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积极构建“小区党支部引领,业委会示范带动,小区党员、物业公司和居民主动参与”的小区党建管理服务体系,西宁市城东区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以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打造育才路社区党建“微综合体”, 探索创新“ 四联四共”工作法,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效能的倍增效应。  相似文献   

15.
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点场域,其治理成效事关民生福祉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看,基层智慧治理遵循问题呈现、网络组建、利益赋予、多元互动的行动逻辑,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但同时,也存在权力与责任不匹配导致的权宜性治理、治理一体化与个体差异化张力导致的居民参与不足、技术应用数字鸿沟导致的老年群体被边缘化和技术平台公益性与运营部门营利性之间的冲突等治理限度。因此,要从深化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提升行动者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探索“数治”新范式下城乡基层协同治理对于国家层面的社会治理意义重大。当前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着治理机制不顺、治理主体单一、治理平台混乱及制度保障不力等治理难题。随着全域“数治”的发展,城乡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借助“数治”新范式,从多层级协同架构“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体制、多元化协同重建“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主体、多数据协同搭建“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平台、多制度协同打造“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保障、多指标协同构建“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考核体系,从而实现以数治化撬动城乡基层协同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再造。  相似文献   

17.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对于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站在提高党的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高度来看待。我工作的吴桥县铁城镇,有部分老党员对党的要求、党的知识一知半解,难以充分发挥带领群众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作用;在一些宗族关系比较复杂的村,有些党员因党性意识不够强而变为后进党员。  相似文献   

18.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理顺基层社会治理中“多中心治理”与“再中心化”的关系,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各方活力,发挥多元资源优势,需要以“五治融合”为牵引,守牢政治引领制高点,抓细法治保障关键点,夯实自治基础立足点,选准德治先导结合点,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以“五治”促“共治”,打造出具有兵团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有效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研究立足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紧盯基层工作中的堵点、痛点,由下而上“破”难点,将“五治融合”的成功经验与当前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让基层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创造既充满活力又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很大制约因素在于广袤的基层。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有着较为丰富的借鉴资源。纵观中国历史发展,乡绅阶层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成为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他们是中国传统乡村的治理者,是社会公共权力结构的主导者。"乡绅之治"作为传统社会的一种治理方式,在平衡国家权力、促进基层自治,节约行政成本、创造社会财富,构筑乡绅文化、凝聚乡村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乡绅文化不复存在,但乡村不会因现代化而消失,乡村治理是一个需深入研究的现代化命题。推进乡村自治,是今天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研究主要侧重结构功能主义、治理与善治两种视角,而政党和社会的二元结构构成了基层社区治理转型的逻辑。基层社会存在着政党、政府与社会三重力量,基于整合这三种力量的思考,建构“结构-能力”的包容性耦合框架,契合中国的制度环境。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包容性耦合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多元主体纵横结构的包容性耦合,并同步实现政党执政能力、政府服务能力和社会自治能力的聚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