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经历了重大变化。从人员往来和政治交流看,不仅受到防疫要求限制,更受到民进党当局刻意操弄两岸对立的影响,两岸关系进入到一个较为复杂的局面。但同时,从有关经济数据和线上交流活动看,两岸关系又似乎更进一步,交流交往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
刘红 《台声》2009,(9):38-39
在7月长沙国共第四届论坛举办之际。回顾一年多来的两岸关系,从政治基础上看.“九二共识”得到两岸确认;从政策要素上看,太陆提出两个“六点意见”;从两岸协商上看,两会实现三度“陈江会”;从交流台作上看,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取得的成就.正在影响着,推动着和平发展阔步向前。  相似文献   

3.
1991年两岸关系和人民间的交流往来虽因某些因素而受到一定影响,但总的发展势头仍然是好的。展望未来,虽还存在种种困扰和问题,但两岸关系一定会继续改善。历史发展的趋势终将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实现两岸直接、双向“三通”一直是两岸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从两岸人民往来便捷化、经贸交流便利化,还是从缓和两岸关系、为两岸开展政治对话营造合适气氛角度分析,“三通”都是不容回避的议题。从一定意义上看,“三通”不仅是两岸间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1)
<正>去年"5·20"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再次乌云笼罩。民进党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两岸官方制度化联系沟通机制中断,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两岸民众切身利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两岸关系何去何从,两岸各界高度关注。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两岸关系趋于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  相似文献   

6.
辛旗 《台声》2005,(7):24-24
连宋最近访问大陆以及和胡总书记会面所达成的共识,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历史新阶段。尽管未来还将有许多波折,甚至反复,但从总体看,今后两岸关系的走向应该是乐观的。当然,还是要看台湾当局领导人能否顺应历史潮流,尊重中华文化,真正做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两岸关系》杂志的基层发行员,同时,又是《两岸关系》杂志的忠实读者。从《两岸关系》创刊至今已有5年多,出版65期。由于工作关系,我几乎每期必看,可以说《两岸关系》是我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两岸青少年交流,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两岸的未来前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主流民意的新形势下,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既是深化两岸各领域、各界别交流合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关系是一种交往实践.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对话和独自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使了两岸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形成,两岸关系从扭曲的交往模式走向合理的交往模式.在两岸关系中构建交往理性,是本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语境下的尝试.两岸的儒学传统可以被发展为别具一格的两岸的交往理性.一种以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两岸交往伦理的建立,必定会对两岸的平等对话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1995年,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点主张,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普遍关注和拥护。但是6月以李登辉访美为导火线,使日趋缓和的两岸关系严重倒退。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台联坚持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决反对李登辉分裂祖国、损害台湾人民根本利益的活动,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开展两岸间的民间交流与交往,为发展两岸关系继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邰海 《统一论坛》2004,(4):13-14
当前台海局势的重大变化, 引起海内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台独”分裂图谋能否得到有效遏制,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不久前,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已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当前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从国际格局、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坚决挫败“台独”分裂图谋。  相似文献   

12.
从两岸关系史看,互信是两岸双方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重要前提.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互信的巩固和深化将日益离不开两岸关系制度化.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具有稳定两岸预期、减少不确定性、防止误读误判等功能.在利益和矛盾相互交织的情况下,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必须符合实际,理应是一个兼具传承与创新的渐进过程.在新的形势下,两岸双方应继续共同努力,用好用足历史机遇,不断去化解限制两岸关系制度化的各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全局,而发展两岸关系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福祉。但是,台湾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当前台湾岛内日趋严重的"台独"现象,给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两岸关系仍然在曲折中艰难前进。鉴于当下严峻的台海局势,我们要以"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为宗旨,立足两岸实际,采取务实、灵活的两岸政策,通过完善涉台立法、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交流、以党际交流为切入点加强两岸政治交流等多个渠道来推动两岸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实效化。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4)
<正>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步伐稳步前进,两岸交流不断深化,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在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下,两岸社区交流渐成两岸交流的重要渠道,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社区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亮点。两岸社区交流的规模不断扩  相似文献   

15.
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昭示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的今天,两岸双方和各界有识之士切实认识到了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两岸青少年交流,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和深度依存关系的加深,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已走向常态化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适时提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并逐步得以推进,两岸关系从政党交流到两岸社会融合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渐进趋势,交流领域从经济为重向社会融合演进,并从全球视野来审视两岸交流乃至两岸关系的深化。但是从2016年民进党当局实施全域性社会区隔和台海对立等系列政策以来,两岸社会融合进程严重受阻并伴随着新的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此,从战略和策略方面思考因应之策,则成为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4日,第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关注青年、服务基层为主题,由大会活动、青年交流、基层交流、经贸交流四大板块17项活动组成,是两岸关系发展重要节点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交流盛会,是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意基础的重要契机,必将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在台湾的重新执政,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也开创了两岸间侨务上的交流和融合。推进"聚同化异",要讲究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两岸率先从文化议题入手,从弘扬中华文化方面进行合作以推动侨界的"聚同化异",有助于促进侨界关系乃至两岸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23)
<正>30年前的1987年,台湾当局在大陆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同胞往来交流的新一页,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对立与隔绝的历史,为日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同胞的密切往来与各项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开放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序幕,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没有开放交流,就没有往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