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华生 《群众》2011,(1):45-45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比较完整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贯彻落实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徐州拥有六成以上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来讲,就是要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借力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但也产生了服务的不均衡和不公平性问题。因此,如何跨越"数字鸿沟"保障公共服务普惠性成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问题。可从加快顶层设计、强化中层机制支撑和夯实底层保障基础方面出发跨越"数字鸿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3.
彭旻 《中国民政》2023,(13):26-2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是由民政部门承担主要供给责任,同时引导市场主体、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补充供给,面向民政服务对象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殡葬等基本社会服务。近年来,贵州省民政系统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持续提升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成效显著。民政基本公共服务兜底保障实现了“应兜尽兜、应保尽保”,民政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陈杰 《人民论坛》2024,(5):28-31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完整准确全面认识住房的多种属性,确保住房的居住功能优先,在住房相关制度政策设计中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并发挥好各自优势,努力实现住房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住房民生建设取得的重要经验。当前,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不断向更为优质、形式更为多元、保障更加坚实、更高质量发展,“住”的品质持续提升,“有”的形式更加丰富,“所”的保障更为有力和多元,“居”的内涵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12,(8):15-15
7月11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由发展改蕈委牵头,教育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部门和中国残联参与编制。“规划”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单列一奄,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弱有所扶”是民生与社会保障的重点议题。当前,各界对如何实现“弱有所扶”高质量发展还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在架构认知、体系评价与路径识别上存在分歧。文章构建基于风险、功能整合视角的“弱有所扶”分析框架,厘清“弱有所扶”目标群体及政策轮廓,科学评价“弱有所扶”政策体系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弱有所扶”政策体系以自然、经济和社会弱势群体为政策对象,由保护政策和预防政策构成,从架构设计、管理治理、政策执行维度上看,“弱有所扶”政策体系承担了重要的兜底保障功能,但仍面临政策交叉缺漏、主体定位不清、保障不足不公等难点。文章认为“弱有所扶”政策体系应锚定建设目标,完善一体化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共治的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弱势群体保障水平和福利公平。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在义务教育、医疗、住房、治安、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基本而有保障、水平大致相当、机会平等、结果大体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8.
福兵 《中国民政》2011,(9):F0004-F0004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系统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强化民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科学规划,大胆推进。进一步提高“三大群体”生活保障水平,确保困有所助、老有所养、灾有所济、孤有所靠,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实现了万州民政事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7月20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全文约3万余字,包括序言和正文共15章,主要阐明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君飚 《创造》2007,(11):75-77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中,这几句朴实而带有先贤理想色彩的郑重承诺,让百姓惊喜地发现: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的盛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表示,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关平民生的大话题,将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金世斌 《群众》2012,(3):58-6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2.
要闻     
《今日浙江》2012,(10):5-5
国务院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5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3.
要闻     
国务院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5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4.
卢玮  温婷 《中国民政》2022,(15):45-46
<正>2021年12月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逐步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行业管理、公益慈善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探索经验,儿童关爱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得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投入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中。仅从近三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深圳市购买儿童服务相关的项目总额呈直线上升趋势,从664.3万元提高到1768万元。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深圳市进一步做好儿童关爱保护探索出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7月11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教育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部门和中国残联参与编制。"规划"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单列一章,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基本标准和保障工程。"规划"的实施对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走上制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轨道将产生重要影响。"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要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和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均等化、公共事业性服务均等化、公益基础性服务均等化、公共安全性服务均等化四个方面内容。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保障。举其大要,应包括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协调制度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一新 《群众》2022,(11):59-6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逐步成为所在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出台江苏省内首部关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立法《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9.
6月17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京会见香港扶康会总干事陆慧妍,双方就两地智障人士康复与照料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张海迪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她说,目前,国家正在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按照平等、参与和共享的原则,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其特殊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残疾人生活  相似文献   

20.
士闻 《创造》2017,(8):48-49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这是8月15日出台的《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