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雷 《唯实》2023,(10):80-82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组织是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将丰富多元的体育内涵承载于一体、外化于行的重要主体之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事业摆上重要日程,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体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进全民健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13):125-125
《嘹望》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说,在我国某特大型城市,在其体育经费为5050万元时,分配给竞技体育是5000万元,大众体育为50万元;后因国家投入的增加和体育彩票等收入,体育经费涨到5个亿时,分配到社会体育中心的钱仅为1200万元,市民每年人均不足1元。与之对比,在全运会上夺取一块金牌折合1800万元投入,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记者: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您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李克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明确了我市各项工作目标,对体育工作提出了“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打造排球城市”的工作要求。全市体育工作者决心发扬天津女排精神,苦练事功,用实际行动为天津发展“提气、打气、鼓气”,用实际成果为天津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2,(2):39-41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熊熊圣火即将在北京点燃.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一道共赴冰雪之约。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重要作用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6.
赵薇 《北京党史》2014,(3):25-27
正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活动即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全民体育思想指导下,农村群众体育活动朝着形式组织化、内容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体育活动的普及化、经常化,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普遍加强。一、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背景及指导方针中共自成立起就提出要建设"人人权利平等"的民主体育制度,[1]通过体育活动提高民众身体素质,使之养成"勇敢的精神和团结的习惯"。[2]新中国成立后,党在体育工作方面坚持这一传统,将体育工作纳入国家计划,并进行领导与组织,以培养合  相似文献   

7.
陈太华  章忠富 《世纪桥》2012,(15):151-153
竞技体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振奋民族精神,带动全民健身等方面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产生了质的变化: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金牌和奖牌位列世界的第一和第二,同样,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不管在金牌总数还是在奖牌总数都走在世界前列,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震撼。辉煌的成绩证明了中国竞技体育领先于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周卫东 《世纪桥》2007,(12):153-154
农民健身意识淡漠、农村体育指导人才匮乏、经费不足、健身场地设施缺乏、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力度不足是制约江苏北部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发展的主要因素。推进苏北农村地区农民体育健身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是:强化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加速农民体育指导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建立健全相关的体育法规体系;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宁波建设体育强市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合作治理”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宁波体育强市建设的主要成果与做法,探讨了“十二五”时期宁波体育事业“以转型促发展;以开放促效能;以规范促监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平琦 《奋斗》2023,(1):53-5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及人民大众体育活动的关切和重视。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黑龙江省作为冰雪体育大省,大力开展群众冰雪体育运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在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合肥体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提升合肥体育综合实力。故以此纲要为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从体育产业、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赛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合肥体育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晓红  薛松 《世纪桥》2012,(5):113-114
为了寻求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路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党的关于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认为发展农村体育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发展创新要求,提出以小城镇体育作为突破口、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加快农村体育人才培养,建立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共同体、建立和完善新农村体育管理服务体系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普生是安徽省老年体育协会的秘书长,已退休多年。他虽然职位不高,但却将一个可能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活动——麻将,推动成为国家竞技项目。  相似文献   

14.
试析“人文奥运”对北京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2008年奥运会承办地,北京高校的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对于实施“科技、人文、绿色”奥运有其特殊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调研、专家讨论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为了实现北京“人文奥运”的宏伟构想,通过对“人文奥运”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与功能的分析讨论,我们认为首都高校需要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同时为北京奥运会培养出知识全面、身心健康,服务意识强、言谈举止得体、热情有礼的合格志愿者。从而提高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市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体育品牌,特指被社会认同的体现体育规则、组织优良、独具一格、影响深远并具有一定经济属性的区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典型活动。体育品牌活动的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对体育功能定位的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刚红光 《世纪桥》2012,(1):86-87
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所要达到的目的。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不仅对学校体育作用、目的以及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教材产生深刻的影响。终身体育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中华民族体魄建设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发展体育、振兴中华的重要战略规划。学校体育教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可以使广大青少年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健身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鹏 《求是》2011,(10)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已由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这是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健身工程,是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体育工作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把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文化之中,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关联入手,初探将高校体育文化作为心理健康辅导的干预手段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将举行青海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这是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全省体育盛会.是青海省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竞赛.目的是检验青海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加快发现和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宣传终身体育意识,激励全省人民以饱满的精神姿态投入到建设新青海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