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秦汉以降两千多年,政治哲学理论与实践集中于一个重大而单纯的问题,即家国关系调整上。王权观、王朝观、治世观构成了传统国家观三位一体的显学逻辑,它对祖国的遮蔽,对某姓政权安危的关照,造成了家国关系无法弥平的逻辑—权益鸿沟,演绎了忠君—爱国主义的奇异悲歌。在近代两种政治哲学的冲突中,梁启超等人以卓越的建树颠覆了传统国家观的王朝正统,重新架构了家国关系的逻辑—权益桥梁,留给后人一系列极具规律性的政治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纵向央地关系与横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府际关系网络模型,将我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分为四种模式,即"单打独斗模式"、"貌合神离模式"、"柔性协调模式"和"上下协力模式"。四种模式体现为由央地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构成的府际关系在不断的冲突与共识中塑造区域一体化的不同作用机制。把握四种模式动态演变的规律,有利于明确现有区域一体化策略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法治秩序在乡村的建立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是乡村社区的风俗、情理等民间法的普遍存在是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客观现实,因此,无法撇开民间法来谈论乡村的法治建设.基于此,怎样处理好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是构建乡村社会法治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邹海伟 《民主》2014,(4):37-39
<正>"近些年方言的式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式微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速度在不断加快,长此以往,作为我国各地民俗文化、本土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前景堪忧,因为方言消亡,流失的是认同感,影响的是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政治象征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核心主题之一,其复兴在近30年中可谓缓滞。在当前政治理论和实践皆已巨变的背景下铺设一条象征政治学的新理路,需要对政治象征的学术史作重新梳理和反思。人类学通过分析象征在社会结构和政治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逐渐将权力当作政治象征研究的主要方向;早期政治科学的奠基者基于对政治象征与性情和情境这两类因素之间关系的界定,为政治象征研究筑造了相对独立的心理学基础;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时期的研究者则以行政系统中的象征作用和象征意义的生成模式为重点,初步构建起体系性的政治象征分析框架。基于这些文献梳理工作,本文构建了一条象征政治学理路,以为拓展和深化政治实践范畴中的国家建设、政府治理和政治文化等核心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善治的根本目标是构建良好的乡村秩序。治理主体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是乡村社会中两对核心关系,构成乡村社会的外生秩序和内生秩序,而影响两种秩序的关键要素分别是治理主体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村民的共同价值根基。基于关系学视角,按照乡村治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中心要求,乡村善治的逻辑即是实现乡村社会两种秩序由“散”到“聚”。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乡村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和共同价值根基的强弱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内生秩序和外生秩序的“聚”“散”状态进行交叉组合,可以针对我国村庄内外皆“聚”、内“聚”外“散”、内“散”外“聚”和内外皆“散”四大类型给出治理思路,从而为我国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村规民约需要通过国家建构,在一定的条件和机制下才能转换为乡村社会的实质运转秩序。以全国18个省份的36个村规民约建构的整体性考察入手,在分析国家建构村规民约的行动逻辑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探究转化的条件机制。文本层面建构的村规民约,仍处于“嵌入”而未达到“融入”乡村社会的效果,国家建构的规则要转化为运转的乡村秩序,就必须实现国家主导性政治势能与社会主体性社会动能的良性互动,直接运用的政治势能与间接激活的社会动能需要有机结合。强化教育濡化机制、健全多主体协商机制、探索“以小博大”的奖惩机制,应当成为村规民约“深度建构”阶段的重点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与政治文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管理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受到政治文明的规制和导引,即它必须体现和弘扬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而公共管理则是体现和促进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现状与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在现代政治文明的规制和导引下重构中国公共管理,即它必须注重公共性、民主性、法治性、公平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9.
杨光斌  释启鹏 《政治学研究》2020,(1):10-20,M0002
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引发了中国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路径的历史政治学不但具有客观的分析主义特征,而且和其它政治理论的研究路径一样,还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特征。历史政治学首先回答了政治理论的知识来源问题,从而为建构中国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基于政治学取向的政治史研究有助于避免因“文化转向”而导致的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这意味着历史政治学研究既追求“真相”也关怀“真理”。历史政治学的知识功能自然有其政治实践价值,那就是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解释与现实论述,并为认识合法性政治提供一套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历时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控制的方法是铁路治安控制的重要内容,属于行动技术部分,它是铁路公安机关几十年治安控制实践的结晶。控制方法对铁路治安控制具有重要和深刻的影响。控制目标、控制体系、警力状态等对控制方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传统政治总是处于“内圣外王”幻觉的笼罩之中,一心想培养造就出英明无比的领导人。但“内圣外王”幻觉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重重矛盾,它把天下兴亡的功过是非一概归到个人名下的做法只会接二连三地带来悲剧和苦难。邓小平则主张,第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能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第二,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第三,要用包括能及时纠正错误、能正常移交权力、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等内容的和平渐进方式完成改革开放大业。非常明显,邓小平的政治理论在根本上是与“内圣外王”幻觉大相径庭的,“内圣外王”幻觉从此走向终结,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景观正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12.
铁路治安控制的基本原则是进行铁路治安控制的行动规范,它对铁路治安控制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它对控制目标、控制方法、控制体系、警力部署、行动技术等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尽管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但实践对它的需求却是十分迫切。在理论上阐明铁路治安控制的基本原则,将有力地促进控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morality of public deficits through the views of political leaders, economists and public finance experts. It looks at the changing attitude about borrowing for the modern state and examines the ability of current generations to shift the debt burden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whether the adoption of an organic or individualistic concept of the role of the state affects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morality of public debt.  相似文献   

14.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转型是指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形态转变和发展状态.考察这种历史转型,主要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特征两大方面展开,前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的特征,后者包括指导思想、教育内容特征、方式方法特征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erennial ugly duckling — public sector education in tertiary institutions before and after Coombs', an invited contribution on management education delivered at the Sydney Academics Symposium on the Coombs Commission in Retrospect, IPAA National Conference, 28 November 2001.  相似文献   

16.
铁路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适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渊源上看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对治安处罚有规定,但因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不同,因而在适用时其优先性不同,且彼此容易发生冲突。本文运用解决法律冲突的一般规则,结合现行有关治安管理的法律规范内容,试图解决铁路公安执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价值是政治哲学的主题."美"作为政治哲学不可或缺的价值向度,是人类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的与直观、情感相联系而又超越直观、情感的政治认知能力和政治实践能力."美"根源于人的存在,人的存在的双重生命构成了对"美"进行政治哲学诠释的逻辑基础;"美"在与政治理性的合理性张力关系中,确立其空间存在和功能定位;"美"在与政治道德的合理性张力关系中,确立其形式存在和功能定位;"美"在与政治自由的合理性张力关系中,彰显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指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